niaba wrote:
這更證明台灣的生技科技水準更上一層樓
國產二期鼠人加油!
我只想統計
到年底前
二期鼠人有多少?
高端的孿生兄弟超級大利空 20210811
高端大利多 - 預約複選高端的每個都有機會 20210802
蔡主席生氣了 - 保持穩健的經濟成長,團結防疫守台灣! 愛台灣打高端的人呢 ? 20210730
獨家》與莫德納相當!打3劑高端 對死亡、中重症保護力超過9成
相關新聞:高端疫苗對中重症、死亡有保護效益 食藥署:維持EUA有效首次上稿 11-03 23:39更新時間 11-04 05:44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食藥署3日晚召開高端疫苗保護效益專家評估會議,與會14人一致投票通過確定有良好保護效益;據內部統計數據分析,同樣打3劑疫苗來比較,高端疫苗對死亡的保護力高達90.3%、避免中重症效果高達91.4%。
專家會議就高端疫苗整體保護效益報告、國內某醫學中心資料庫分析報告、以及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與傳染病通報系統資料庫的大數據資料,顯示接種高端疫苗對於預防中重症、死亡具有保護效益。
根據內部資料分析結果,以全年齡層來看,相對於沒有打疫苗者的避免死亡保護效果,同樣都打3劑疫苗,AZ為60.9%、莫德納為90.0%、BNT為95.6%、高端為90.3%。
相對於沒有打疫苗者的避免中重症保護效果,都打3劑疫苗後,AZ為65.9%、莫德納為87.4%、BNT為95.8%、高端為91.4%。
上述數據為第一階段部份統計分析數據,據了解,指揮中心會在近期公布完整資料,明天(4日)則邀集中研院、國衛院及台大專家,針對資料的進階分析研究進行討論。
blackhades wrote:
日本疫苗施打速度太快疫苗不夠,日本首相菅義偉7月23日與輝瑞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在東京會面,請託輝瑞把預定10月出貨的疫苗提早交貨。
郭董也跑國外去催疫苗。
我們大多數拿到的疫苗都是人家贈與的,台灣自己買的疫苗到貨一些些而已。國際買賣不用寫上大約的交貨日期嗎?政府不急,也沒有去跟藥廠催,難道是當初合約上寫的交貨日期都還沒到所以無從催起?
目前看到的國際新聞都可以看到其他國家跟藥廠購買的疫苗的交貨日期的報導,為什麼只有我們連個交貨日期都不知道?
高端EUA七月十九號通過,而國際早有認證的BNT直到八月三號才通過EUA,陳時中部長還說郭董很急。我只看到政府對於高端很急,所有跟高端相關的事情都是上一步進行到一半而已就趕快開始進行下一步。
台灣八月三號下午通過BNT的EUA,郭董八月四號的晚上就已經貼出在捷克接種疫苗照片。而陳時中部長也說郭董準備要跟BNT的人討論疫苗。
到底我們政府對於台灣疫苗的供應情況急不急?做了甚麼努力去爭取疫苗可以早日到貨?現在到底是交貨日期已到但是沒有收到貨?(如果這樣子不也應該趕快去催?) 還是交貨日期還沒到所以只能每天開記者會等候國外通知要出貨?
完全壓寶疫苗? 還壓寶單一輝瑞 BNT疫苗 ?
台灣打最多的是 Moderna 23906887 劑 + Moderna 雙價 BA.1 1481072
其次才是 輝瑞 BioNTec 19340022 , 如何壓寶輝瑞 BNT疫苗 ?
AZ 15297501
高端 3064022
Novavax 458903
對於新冠肺炎 SARS-CoV-2這個病, 疫苗只是防疫的一部份
疫苗產生足夠抗體需要21天, BNT疫苗要打第二劑? 需滿4週(1個月)以上(18歲以上)。緊急出國為至少21天。
這樣至少需要2個月之後,疫苗才開始有保護力 !
不幸 , 台灣明明有整套的防疫措施 ,許多政治人物卻單單只壓寶在疫苗上
面對一個 能靜電吸附 氣溶膠黏上來感染的病毒, 幻想以為傳統的"單點"疫苗就能有效?
完全忘記病毒能逃避抗體 , 超出人體免疫系統當中,液遞免疫原本的功能

不!台灣防疫針對這個病的防治,一直是套餐, 是隔離檢疫,疫調,口罩洗手消毒, 疫苗,藥物通通要,
是有次序的,從餐前酒前菜主餐附餐甜點飲料一道一道上菜! 每道菜全都有!
而不是像夜市路邊攤,只"單點"其中一項"疫苗"就能奏效?
奇怪的是有人進餐廳, 明明已經擺了前菜了不吃, 卻一直嚷怎麼不上"鐵板明蝦"?不知道蝦子加熱變熟要時間嗎?
只重疫苗?對於造冊列管 , 置之不理 ?
地方政府不配合"造冊"才是問題所在! 沒有人想要被管控行動, 但是以當時的疫情不得不"隔離檢疫" ?
人人都要當好人 , 要出門賺錢不能被列管?都不依照檢疫規定扮黑臉 ? 疫情如何能控制住
最後還是中央派王必勝去才解決了問題
台灣的防疫,從隔離檢疫,疫調,口罩洗手消毒,疫苗,藥物,負壓隔離病房是整套作業的,不是只壓寶在疫苗上?
台灣以疫情追蹤調查,匡列接觸者.加以『 隔離檢疫』 將病毒防堵 , 2020年4月至12月,還曾經連續八個月本土零確診。生活完全正常運作 , 沒有匡列 , 更沒有封城
連疫苗都沒人想打
最後放到過期沒人要打?共銷毀400萬劑,其中高端120萬劑,其餘銷毀280萬劑;280萬劑中以AZ疫苗為主,也包含莫德納與BNT疫苗。
當時環南市場 造冊不實 , 漏掉許多零星攤商, 休巿消毒免談、人員進出零管控 ?
柯文哲討好攤商不想篩檢的心態 ,迎合攤商不造冊列管的心態,不隔離保證給攤商打疫苗 ? 這是在害攤商! 因為要等21天後才有足夠抗體, 且尚缺乏第二劑補強 , 造成當時疫情多燒了好幾個月才控制住
壓寶疫苗的柯文哲 根本在畫 當時無法實現的大餅 !
在當時都缺疫苗的情況下, 用這種"給疫苗"的糖果籠絡人心? 無視"疫苗"產生作用需要時間
因為不能完全依賴疫苗 , 必需 回到老方法 檢疫 →隔離
如果造冊不實漏掉沒有被驗到 ? 要如何 檢疫 ?
這就是破口 , 破口在這裏 "造冊不實"
北農一直無法掌握進出拍賣市場的確切人員身分和數量,甚至從產地來的卸貨工人都沒有確實量體溫、實聯制;備援的二市相關工作人員,仍和一市工作者一起混雜排隊在萬華快篩。從內部人員管控不良,到拍賣市場間交叉感染,北農漏列了運輸業者危及全台產地。
無法透過實聯制發簡訊警示,遑論一旦確診要如何匡列,指揮中心要求北農提出貨運司機和卸貨工名單,但北農從未清查過。從門口就開始失守 。
產地運送蔬果的搬貨工人(俗稱拖工)自稱 「我們是邊緣人,第一波篩檢、打疫苗都沒份」
最後還是指揮中心最新定調:司機和捆工要造冊
檢疫 →隔離 → 治療
檢疫 都漏掉了 , 如何執行後面的隔離 → 治療
完全壓寶疫苗?以為打了"疫苗" 就沒事 ????? 以為依靠"疫苗"就能檔住 ?
忘記這個病毒 感染 , 不一定需要 ACE2 受體
這個病毒還有 『靜電吸附』的能力 , 不必ACE2受體也能感染
這個病毒能 "突破性感染"
這一篇是美國醫學期刊 JAMA ,
該篇論文統計實驗是在以色列做的, 打過三劑BNT之後的突破性感染是19.8% , 打第四劑是降低到 6.9%

就算打了四劑還是有6.9%會突破性感染
台灣以疫情追蹤調查,匡列接觸者.加以『 隔離檢疫』 將病毒防堵連續八個月本土零確診。生活完全正常運作 , 沒有匡列 , 更沒有封城
並沒有壓寶在疫苗上
SmellBad wrote:
有任何文件能證明高端疫苗棘蛋白選用的片段跟Novavax是相同片段嗎?
當然有 , 自己看


如果您知道 這 S2P 抗原是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分子生物學系教授麥克萊倫(Jason McLellan)實驗室設計出棘蛋白結構「S-2P」的專利。曾在期刊《科學》(Science)上發表
由於這是Jason McLellan教授,此前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疫苗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時的發現,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負責對外授權使用該專利。目前,BioNTech/輝瑞,強生,Novavax,CureVac後來都使用該專利改善自己的COVID-19疫苗抗原設計,Morderna公司因為與NIH一直有合作,對冠狀病毒S蛋白的特性比較了解,所以一開始就用了S-2p蛋白。台灣的高端同樣一開始就使用這種抗原。
因為新冠病毒的S蛋白是所有冠毒中,型態最多變的。
(1)這個病毒的 S蛋白會折疊 , 能表現出二種構象會"變臉" ,造成抗體抓不到

S蛋白上綠色的蛋白會折疊 , 左邊折疊為down(綠色躺下來) , 右圖綠色蛋白伸展up , 接合紅色的ACE2受體
融合前的蛋白和進入人體後,這個病毒自備Furin弗林蛋白酶,切開S蛋白的S1和S2亞基,
(2)融合前的蛋白和進入人體,和細胞受體融合後蛋白構象亦不同

用融合前S蛋白做疫苗抗原,刺激出相對的抗體。以插頭和插座來解釋, 產生的抗體(如同插頭保護蓋)與融合前S蛋白(插頭)特異性嵌合,可以理解為抗體把融合前S蛋白捆綁住了,病毒就不能用該S蛋白(插頭)與細胞ACE2受體(插座)融合,避免細胞被感染。
如果用融合後S蛋白做為疫苗抗原,所產生的抗體只認識融合後S蛋白,很可能難以識別融合前S蛋白,也就不能阻斷病毒與細胞的融合
該棘蛋白形狀不定,還沒黏上細胞時長得像根甜筒,一旦黏上細胞就變成一根短矛。要怎麼讓棘蛋白固定形狀,好讓人體免疫系統不會認錯?
因此,麥克萊倫(Jason McLellan)實驗室團隊還加了2個脯胺酸(proline)分子,設計出和新冠病毒本尊外殼棘蛋白一模一樣的蛋白,形狀固定為黏住細胞前的甜筒形。
而且, 該麥克萊倫(Jason McLellan)實驗室有一位來自台灣的博士後研究員謝慶霖, 更進一步把棘蛋白加上6個脯胺酸,用「6倍」的字根,取名「HexaPro」。
和S-2P相較,HexaPro不只更穩定,產量也增加近10倍,較低的劑量就可以產生一樣多的中和抗體,降低生產成本。
SmellBad wrote:
有任何文件能證明高端疫苗棘蛋白選用的輔劑跟Novavax是相同輔劑嗎?
對不起, adjuvant 稱為佐劑 , 從來沒聽過 有 "輔劑"這種說法 ?
adjuvant 佐劑 當然不一樣 , 在高端的第一期報告就有 S-2P +adjuvant CpG 1018 的實驗

SmellBad wrote:
你知道棘蛋白選用的片段不同,可能完全沒效果嗎?
當然, 這就是中國科興疫苗無效 , 到現在還需要封城 的原因
新冠病毒的S蛋白是所有冠毒中,型態最多變的。將病毒不活化?死毒疫苗?怎麼有辦法表現出棘蛋白(S蛋白)多變的原貌 ?
SmellBad wrote:
三期人體試驗不是要給受試者一到三萬美金的營養費嗎?什麼樣的政府會決定讓人民當白老鼠免錢受試呢?
高端"第三期"是WHO做的.忘記之前已經有第一期和第二期嗎?白老鼠? 營養費? 應該去問 WHO ?
WHO 的網頁上都有寫, 都查得到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solidarity-trial-vaccines-(stv)-presentation
Medigen 就是高端
https://cdn.who.int/media/docs/default-source/blue-print/solidarity-trial-vaccines-(stv)-presentation.pdf?sfvrsn=7e3c46de_4&download=true



高端三期臨床試驗由WHO主導,由WHO主導執行的新冠疫苗STV(Solidarity Trial Vaccines)全球團結三期臨床試驗,多中心、多疫苗、適應性、共享安慰劑、事件驅動、個體隨機分派的大型三期臨床試驗。
在STV試驗中,高端MVC-COV1901疫苗已在菲律賓、哥倫比亞、馬利,完成橫跨亞洲、南美洲、與非洲的跨區域收案。迄今共計有18,000名受試者納入了MVC-COV1901的試驗評估,且幾乎全數受試者皆完成兩劑疫苗或安慰劑接種,目前已進入數據分析階段。
臨床試驗結果將由WHO對外宣佈。
依據
https://www.precisionvaccinations.com/vaccines/medigen-covid-19-vaccine
Medigen MVC-COV1901目前參與了9 項臨床試驗,以評估這種 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
截至 2021 年 12 月上旬 ,Medigen Vaccine Biologics Corp. 在巴拉圭的 COVID-19 疫苗3 期臨床試驗的參與者已經接種了兩次 Medigen 或 AstraZeneca 疫苗。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測量成年參與者的抗 SARS-CoV-2 中和抗體滴度,以證明 MVC-COV1901 在中和抗體的 GMT 比率方面對主動對照 AZD1222 疫苗的免疫原性優勢在第二次研究干預後的 14 天。本研究還評估了研究干預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並探討了抗 S IgG 的免疫原性以及 MVC-COV1901 在預防 COVID-19 方面的潛在功效。- 最後更新於 2022 年 1 月 14 日。
MVC-COV1901疫苗的1期和3,815名參與者的2期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出強大的安全性和有希望的免疫原性反應,並因此於2021年7月19日獲得台灣EUA批准。MVC將繼續與國際合作夥伴合作進行3期臨床試驗開發並協助全球社會抗擊 COVID-19 大流行。
世衛組織和哥倫比亞、馬利和菲律賓衛生部宣布聯合發起團結試驗疫苗 ,其中包括 MVC-COV1901。這是一個國際隨機臨床試驗平台,旨在快速評估由領先科學家和專家組成的獨立疫苗優先級諮詢小組選擇的有前景的新候選疫苗。
臨床試驗
一項評估 MVC-COV1901 疫苗在老年人中對抗 COVID-19 的研究
一項旨在評估 SARS-CoV-2 候選疫苗 MVC-COV1901 在老年人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的 II 期、前瞻性、隨機、雙盲、劑量比較、多中心研究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822025
評估 MVC-COV1901 成人 COVID-19 疫苗 (COVID-19) 的研究
評估 SARS-CoV-2 候選疫苗 MVC-COV1901 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的 II 期、前瞻性、雙盲、多中心、多區域研究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695652
SmellBad wrote:
什麼效果都不能證明為什麼要給人民施打呢? 安全?食鹽水更安全不是嗎? 全世界除了幾個共產國家好像沒有人這麼搞自己人民的不是嗎?
你知道比爾蓋茲投資的德國CureVac棘蛋白疫苗二期抗體效價也很高'三期卻只有47%效果'失敗了嗎?
什麼政府會把人民當免費的白老鼠給人民施打什麼效果風險都不知道的疫苗呢? 可以算蓄意謀殺嗎?
EUA 審查會議記錄黑箱不公佈
高端的報告網路上都有 . 黑箱 ?
高端新冠肺炎疫苗二期期中分析數據,已由醫學期刊《刺胳針呼吸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完成審查並公開發表。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3, 202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res/article/PIIS2213-2600(21)00402-1/fulltext

高端二期的論文預測臨床療效的方法是 BAU 轉換模型。
牛津大學(英國牛津)的研究人員發表了牛津-阿斯利康的 ChAdOx1 nCoV-19 疫苗對有症狀和無症狀 SARS-CoV-2 感染的保護相關性,這是當時發表的 COVID-19 疫苗保護估計的唯一相關性。
當轉換為 BAU 時,報告顯示,如果抗尖峰 IgG 滴度在 264 到 899 BAU/mL 之間,則預測的疫苗效力在 80% 到 90% 之間。

SmellBad wrote:
3+11會議記錄不公佈
3+11當然不是破口......3+11只是為了甩鍋之前有人信誓旦旦的說入境只要隔離14天不用篩,那個才是破口....
有人說入境篩一年要花八億,所以堅持不要篩?
有人說再給我說普篩試試看?
原來全世界都是笨蛋?
這樣發言表示您不知道冠毒如何感染 ?
3+11 =14 和之前「5+9」=14 是完全一樣 ,14天檢疫。
由「5+9」(「居家檢疫」5天採檢陰性,再「自主健康管理」9天)調整成「3+11」(機組人員均適用「居家檢疫」3天採檢陰性,再「自主健康管理」11天。)
(1)檢疫期完全一樣是14天 , 差別是 「居家檢疫」有衛生局電話追蹤及手機定位 , 由政府介入追蹤。而後面的「自主健康管理」是個人自我管理 , 仍然是在檢疫。
「自主健康管理對象應遵守及注意事項」, 就有寫"若有出現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相關症狀如發燒、咳嗽、腹瀉、嗅味覺異常或呼吸道症狀, 應主動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1922,依指示方式儘速就醫
自我管理不是不管理?是政府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6條,應執行自主健康管理, 依 傳染病防治法第36條、第48條第1項、第58條第1項第4款, 仍然有「自主健康管理對象應遵守及注意事項」, 還是要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禁止與他人從事近距離或群聚型之活動,如聚餐、聚會、公眾集會, )禁止前往醫院陪病等等,違反者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7條、第69條、第70條規定處罰 , 怎麼會誤會成 「自主健康管理」是放出來自由活動?
(2)疾病傳染有潛伏期 , 而這個早期病毒株潛伏期是5天, 「居家檢疫」才設為5天。是後來的毒株潛伏期縮短為3天,「居家檢疫」設為3天, 檢疫期仍然為14天, 不知有何破口????
(3)入境只要隔離14天不用篩,那個才是破口
為了篩而篩?
您不知道 冠狀病毒為『不連續複製』嗎?
因為冠狀病毒不同於其它病毒 , 不是連續複製完成整顆病毒, 而是分成兩套系統
複製 病毒 RNA 主序列 和 複製病毒外殼, 是分開進行的 二套系統
病毒外殼複製是由 另一套subgenomic RNA (sg-mRNA)進行, 通常感染8天之後, 就驗不到製造外殼蛋白的sg-mRNA, 沒有外殼蛋白,就插不進人類ACE2受體, 無法造成感染
就算有病毒 RNA 主序列 , 同樣無法感染 !

一般病毒驗到陽性則表示病毒存在有感染力,驗不到 遺傳物質DNA/RNA 才代表病毒消失。
但冠狀病毒不是
PCR是檢驗冠狀病毒RNA 主序列 陽性 , RNA的存在根本不代表這個病毒會感染 ? 或不會感染 ?
因為無法分辨, 這是年輕會產生子序列sgRNA ? 還是已經老化超過8天,無法產生sgRNA製造外殼 ?
檢驗出這樣一個 『 不會感染的RNA 主序列"核酸" 』? 是浪費時間做白工窮忙
不了解這個病毒的特性 ? 沒有理論基礎就跟著喊要"普篩"?以為篩了就安心了?
篩的目的是要區分出,篩出陽性這是會傳染它人的個體 , 篩出陰性那是不會傳染的放心 ?
偏偏 新冠病毒 就不是這樣 !
篩? 您是要 快篩 ? 還是 PCR ?
快篩 ? 是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Lateral Flow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 若發生偽陽性 → 吳錚 被抓去多關了7天 , 浪費醫療資源
若發生偽陰性 → 文山一分局員警 , 以為沒事? 卻多傳染了好多人 , 要花更多醫療資源去篩
PCR ? 要 3-5小時才有結果
而且PCR 檢驗到 陽性 , 只是抓到核酸 ? 根本不代表 "有感染能力" 或是 抓到 活病毒 ?只抓到核酸 !
感染60天仍然能驗到PCR陽性, 60天早已經超過驗不到sg-RNA的8天, 這是個造不出外殼蛋白去嵌入ACE2受體的病毒核酸,已經失去傳染力了!
這樣追蹤一個不會感染的"核酸", 是浪費醫療資源 。
反而擾亂防疫 , 放任真正帶毒者 傳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