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現在是失智老人了嗎? 3+11非破口?

chinshentw wrote:
請教一下您老的中文是誰教的? 既然說可能就是不能肯定, 應該是用不排除萬華初期51人確診有可能是案1424傳染吧? 您不只是對文字的敏感度不及格, 還有真的說過很多次了, 不懂我的意思要問, 不要自己亂下結論


1. 你肯定萬華初期51人確診有可能是案1424傳染的。

看的見紅字的部分嗎? 我可能中文不好,但確定你眼睛不好..... 選擇性失明
我只是單純把你攏長的文字做簡述,現在知道自己在講廢話了嗎?
你上哪個大學? 邏輯怎麼這麼差? 還是只上到幼稚園?

chinshentw wrote:
用PCR做普篩? 您跟欄主一樣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吧? 這個不能稱作殺雞用牛刀, 根本叫做拿大砲打小鳥

講過很多次了, 檢測僅能確定當下的狀況, 姑且不論快篩的偽陰性及偽陽性, 就算經費無上限大家都用PCR來檢測好了, 三天前的上午驗沒問題不代表下午不會遇到新的感染源, 所以請教一下您老, 您打算篩檢的週期是甚麼? 兩天一次? 一周一次? 還是乾脆上午下午各一次? 您是不是以為PCR像是量體溫一樣方便簡單? 柯文哲連針對北農作PCR都有預算上的考量, 您老竟然這麼豪氣打算用PCR來普篩? 再一次, 您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


原來最近這波疫情死了的800多人如此命不值錢,那應該死多少人或確診多少人才該用你所謂的牛刀?
不懂你一直拿地方政府來舉例是何用意? 難道中央政府形同虛設? 你到底知不知道現在的行政院長叫蘇貞昌不是柯文哲?

chinshentw wrote:
不管是CDC或是衛服部, 從來沒有因為公布當日確診案例為零就打包票說社區很安全, 每天記者會一樣告訴國人社區不排除有沒被抓到的感染鏈, 然而用普篩的方式去抓是亂槍打鳥, 與其用這種精準度有疑慮(快篩)或是處理相較難以負擔(包含預算, 執行時間及資料處理能量的考量)的方式去執行, 何況確認的也不過是當下的狀況(當下沒有發病甚至不代表是否已經感染, 因為還有潛伏期), 事實上要求大家出們戴口罩及人潮分流與保持社交距離是不是實際多了?


這就是一串又一串為了掩蓋事實的理由。
沒有普篩因為什麼狗屁弱陰陽、沒有普PCR因為什麼狗屁預算太高。
因為以上兩點,所以造成一堆隱形傳播練,所以眾多黑數未被發現,所以台灣死亡率全球第8。

最後你談到實際,真正的實際是人人有疫苗打,覆蓋率越高越好。
結果現在呢? 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kue_uk wrote:
看的見紅字的部分嗎? 我可能中文不好,但確定你眼睛不好..... 選擇性失明
我只是單純把你攏長的文字做簡述,現在知道自己在講廢話了嗎?
你上哪個大學? 邏輯怎麼這麼差? 還是只上到幼稚園?


我在108樓與129樓回應您的文章裡面, 哪裡有提到我"肯定萬華初期51人確診有可能是案1424傳染的"? 這是您老替我亂下的結論好嗎? 我就是在嘲笑您的邏輯不通啊, 說了可能還用肯定, 這種用語上的基本錯誤只有您老會犯, 您是不是根本不知道我這樣寫是在嘲笑您?

回去看一下135樓的文字好嗎? 我說您這對活寶還是會對我的回應作出鬼打牆般的反應, 還真的沒有冤枉您

chinshentw wrote:
請教一下您老的中文是誰教的? 既然說可能就是不能肯定, 應該是用不排除萬華初期51人確診有可能是案1424傳染吧? 您不只是對文字的敏感度不及格, 還有真的說過很多次了, 不懂我的意思要問, 不要自己亂下結論


至於這種情緒勒索真的是不用了, 世界各國疫情比台灣嚴重這麼多的, 請問哪一個國家像您老所說的用PCR來做全民普篩? 您到現在還在狀況外, 大人在講話您聽不懂去一邊玩沙比較適合您.

kue_uk wrote:
原來最近這波疫情死了的800多人如此命不值錢,那應該死多少人或確診多少人才該用你所謂的牛刀?
不懂你一直拿地方政府來舉例是何用意? 難道中央政府形同虛設? 你到底知不知道現在的行政院長叫蘇貞昌不是柯文哲?


您不懂我何以舉地方政府為例, 我再跟您說明一次, 希望您這次能多些長進.

中央政府的定調是不會去廣做社區的無差別廣篩, 因為不用說經費, 全台灣的資料量就算只篩一遍也有2300萬, 這不是現階段台灣醫療院所可以負擔的, 我說的是您老天馬行空式PCR普篩, 這樣懂了嗎? 但是針對可能的熱區, 像是北農的群聚感染, 中央是建議地方政府(因為有管轄權的思量)要對北農這個案子進行PCR的普篩(注意不是快篩! 也不是無差別的社區廣篩, 而是針對本農的接觸者而已), 結果實際的執行單位(就是柯文哲的台北市政府)就在說有預算上的考量, 我舉這個例子只是在告訴您老您所謂的PCR廣篩(注意不是快篩!)有多不切實際, 只是再一次, 您從來有不知道自己是哪裡被洗臉, 只是一個勁的暴走, 然後不斷出來秀自己有多狀況外.
chinshentw wrote:
這種用語上的基本錯誤


人都要有立場才會進行辯論,假設你沒有立場那又何來與人辯論的道理?
而你的論述的語氣就是否定別人針對萬華初期確診51人與華航諾富特無關,自然歸類為肯定是案1424傳染。
所以不要怪別人強行解讀,是你自己態度鮮明。
題外話,我很確定可能是白癡,我完全看不出來這用語哪裡有問題。

chinshentw wrote:
請問哪一個國家像您老所說的用PCR來做全民普篩?

中央政府的定調是不會去廣做社區的無差別廣篩, 因為不用說經費, 全台灣的資料量就算只篩一遍也有2300萬, 這不是現階段台灣醫療院所可以負擔的, 我說的是您老天馬行空式PCR普篩, 這樣懂了嗎? 但是針對可能的熱區, 像是北農的群聚感染, 中央是建議地方政府(因為有管轄權的思量)要對北農這個案子進行PCR的普篩(注意不是快篩! 也不是無差別的社區廣篩, 而是針對本農的接觸者而已), 結果實際的執行單位(就是柯文哲的台北市政府)就在說有預算上的考量, 我舉這個例子只是在告訴您老您所謂的PCR廣篩(注意不是快篩!)有多不切實際, 只是再一次, 您從來有不知道自己是哪裡被洗臉, 只是一個勁的暴走, 然後不斷出來秀自己有多狀況外


我從來沒說過PCR普篩=全民普篩,這是你自己腦捕的吧....
PCR費用高,北市是地方政府當然會有預算上的考量。中央不能補助?
之前也說不普篩,結果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73/5496051?
而且現在是討論因果! 普篩早點執行,案1424不就有更早被確診的可能,感染鍊還需要我們在這543嗎?

如果你要討論實際,一切最實際的做法就是疫苗覆蓋率,結果?
https://tw.news.yahoo.com/莫德納疫苗缺貨-陳時中:接種間隔不排除延至-12-周以上-071231222.html

沒有誰狀況外,只有自己選擇自己想看想聽想理解的。
從這棟樓其他人的留言看來,你比較狀況外。
在134樓的, kue_uk老兄自己幫我下的結論, 他當時自覺很精準

kue_uk wrote:
3. 為什麼案1424沒有更早被檢測出來是因為沒有執行PCR普篩所造成的。


對應138樓的改口

kue_uk wrote:
我從來沒說過PCR普篩=全民普篩


但我就說過很多次啦, 全民普篩用快篩的精準不佳, 可能錯殺可能遺漏, 然而用kue_uk老兄對CDC的指責. 用PCR是不是較快篩來得可靠? 但這不只是預算上的問題, 資料量的處理也不是目前的醫療量能有辦法負擔, 執行面上的確是有窒礙難行的部分, 何況普篩派一直沒有辦法自圓其說的, 就是結果僅代表當下的狀況, 要用這種有時效lag的方式去抓隱藏傳染鏈並不可靠, 除非照三餐睡前量(但資料處理不可能跟得上, 每天將近一億份資料需要下去處理), 不然要抓得滴水不漏就是會有涵蓋不到的範圍, 雖說不理解您老何以有把握全民普篩能讓病例無所遁形, 只是我寫的這麼白話, 您老兄還是看不到重點

kue_uk wrote:
題外話,我很確定你可能是白癡,我完全看不出來這用語哪裡有問題。


我想以您的思考邏輯的確是不容易分出差距啦, 只是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確信正常人不會用上肯定的語氣, 您老這種用一個可能去否定前面的肯定, 所以這句話到底是多少有多大的信心區間? 您要不要回去問一下您的小學老師? 您是對自己的判斷沒有把握還是罵人又不想擔責任?
你知道確診是怎麼抓出來的嗎? 幾乎都是靠普篩
部分縣市普篩肯定可以抓出潛在確診者,就算不準,至少篩完後陽性人數已經很少,又不是一次要隔離幾千幾萬人
後來陳時中在部分縣市做的不就是普篩嗎? 確診病例不都是靠普篩抓到的嗎?
不然靠蔡英文去求宮廟求來的嗎?

全台一直都靠局部普篩在防堵疫情擴大,我們在談的普篩都是局部性,地區性,你非要故意延伸到全台灣
至於為何你故意要把普篩說成全民普篩,可能和你的智力有關吧?

最後我建議你的菜單該換了,因為後來的區域普篩,防疫所都已經把陳時中和民進黨先前的做法臉打到爛了
記得換菜單了吧?

其實最讓我納悶的就是我從未見你批評過政府,這就是你可憐之處,已經無法明辨是非


chinshentw wrote:
但我就說過很多次啦, 全民普篩用快篩的精準不佳, 可能錯殺可能遺漏, 但用kue_uk老兄對CDC的指責. 用PCR是不是較可靠? 但這不只是預算上的問題, 資料量的處理也不是目前的醫療量能有辦法負擔, 何況普篩派一直沒有辦法自圓其說的, 就是結果僅代表當下的狀況, 要用這種有時效lag的方式去抓隱藏傳染鏈並不可靠, 除非照三餐量, 不然要抓得滴水不漏做不到, 雖說不理解您老何以有把握全民普篩能讓病例無所遁形, 只是我寫的這麼白話, 您老兄還是看不到重點
ltelung
理他幹嘛..通篇唬爛話,說不出個結論..
魯拉拉拉 wrote:
我們在談的普篩都是局部性,地區性


所以我不是一直在問您在病例有限時的怎麼取決所謂的局部性與地區性? 結果您不是說不出的所以然就耍賴要我去問陳時中? 問題是陳時中從來就是走疫調的方式來圍堵啊.

魯拉拉拉 wrote:
因為後來的區域普篩,防疫所都已經把陳時中和民進黨先前的做法臉打到爛了
記得換菜單了吧?


後來是因為疫情發酵, 病例相較起二級警戒前可以歸納出熱區才開始針對這些區域做重點普篩, 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做法, 這些很多學者都解釋過很多次了, 然而對您這種先射箭再畫靶的傢伙是不會去看的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0951/5491999

https://gooddoctorweb.com/post/862

再說清楚一點, 在台灣先前病例不多的時候, 我們是用抓病例來疫調與匡列, 除了入境篩檢, 針對本土病例因為台灣一線醫療院所的密度高, 民眾有症狀會就醫的意識夠, 社區如有感染的起源要抓會比您與kue_uk這兩個活寶想走的社區無差別普篩有效率. 所以您現在終於可以懂我為何在問您在病例有限時的怎麼取決順序了嗎? 因為病例要到一定的程度才分的出熱區去集中火力, 當各地都是零星案例時普篩是亂槍打鳥, 我已經很循序漸進地說明了, 但您的思考邏輯就真的很單細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