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起入境管制從一人一屋改回一人一室,這不是又倒退回讓同住家人面臨感染威脅嗎?

HJ616 wrote:
很小的新聞,沒人討論(恕刪)


因為台灣不打算開設蘇貞艙醫院,勢必只能把防疫旅館和隔離所變更為確診者收容所。那有足夠的地方給海外回來的人住呢。
a0980000056 wrote:
其實感染者無症狀或者(恕刪)


當然是真的!

跟本擠不進醫院!不是嗎?

醫院也沒有辦法收

就專心好好在家休養



黨說什麼照做就對了
再吵你就是中共同路人
winrom wrote:
我們對入境人士並沒有(恕刪)

容不下其它人的意見,
從頭到尾關注的焦點就不是疫情,
舞台,滿滿的政治能量.
HJ616 wrote:
很小的新聞,沒人討論...(恕刪)


北七防疫,民進黨的頭腦....
Enter Passcode wrote:

當你知道跟你住在一起的親人確診了!其實你們可能已經接觸多時了!


因為疫情爆發
要將部分入境管制檢疫旅館要改為其他用途
但至少要先做個快篩吧
我是不相信所有入境的3天內PCR報告都是真的
不默而生 wrote:
因為疫情爆發要將部分(恕刪)


連護照身分證及畢業證書都有假的!你以為每一個人都看得懂嗎?
要不是疫情時間拉長,不然還真TMD不曉得台灣防疫這麼落後


偉哉菸政府
我去年從美回台兩次, 居家隔離了兩次.

第一次在三月底, 因為家父病危. 當時配合政府政策, 沒能到加護病房見到父親最後一面, 內心無比悲痛. 幾個月後政策改了, 有了較人道的作法. 我完全可以理解當時的政府跟鄉里同胞的想法, 心裡只有遺憾沒有怨恨.

隔離期間, 家中老母沒有同住, 她到我已出嫁的姊妹家去住. 我也不想增加任何人染疫的風險, 完全配合居家隔離.

第二次在十二月. 這次帶著全家回台, 一方面陪伴老母親, 也必須帶妻小去祭拜亡父. 政府要求家人不能同住, 所以我們住在舊家, 隔離期間沒有跟台灣家人同住.

這個月初, 我們又訂了機票回台. 政策又改了, 規定返台的必須一人一屋, 即使是同行, 即使是同家人, 不能同住. 我們也配合政策, 訂了三間防疫旅館, 因為兩個女兒一個成年一個未滿十四歲. 我們在台的舊家有四房兩衛, 可是不能同住. 有陽台有頂樓, 可是我們只能關在單獨的旅館房間, 跟家人分離. 我們也願意照做, 只為了能回台陪伴年邁的長輩. 出發日前幾天, 考量女兒可能不耐長時間關在一個旅館小房間, 我們臨時決定分兩批回台, 這樣至少小女兒可以跟我妻子住在四房兩衛的舊家. 兩週後大女兒可以循同模式, 希望可以免去她獨居密室的恐懼. 做了那個決定之後, 內心平安不少. 對願意退還大部分防疫旅館費用的旅館老闆, 心裡也充滿感激.

幾天後, 台灣的疫情就爆發了.

過去這一週可能是我在 01 上發言最頻繁的時間. 因為我時時注意政府對防疫政策是不是會有變化.

我完全可以理解任何人對政府政策會有意見. 也明白政府決策的過程所要花費的心思, 跟承擔政策對民眾生活影響的內心壓力. 我自己因為工作關係, 在美也參與了數次的立法過程 - 提案分析, 技術分析, 財務成本分析, 準備公聽會, 等等. 所以我很願意去理解政策擬定都有一個嚴謹的過程, 以及出發點都是為了整體大眾的利益.

另外, 我也希望分享我們回台的經驗, 讓在台的大家知道, 絕大部分的台灣人回台都是很負責任的, 戰戰兢兢, 深怕把病毒帶回台灣. 君不見在機場全身包覆防護衣, 忍受長時間飛行, 很多人沒有吃東西的, 因為要脫口罩, 而且會增加上廁所的次數. 穿著成人尿布上機的大有人在.

加州政府昨天宣布了六月十五之後, 一切活動恢復正常. 經歷過了去年三月中的封城, 股市崩盤, 急就章的遠距教學, 反覆開關某些營業場所, 終於迎來了重新開放, 一切回到正軌. 在美國這個注重個人自由的地方, 疫苗似乎證明了它是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 我聽到了在台灣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業, 只能把親身所見所聞分享給各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