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34分
文章編號:91083247
====================================================
電子菸致肺疾 美研究指維生素E醋酸酯是元凶
2019/12/25 23:02(12/26 07:56 更新)
(中央社華盛頓2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歷經數月調查,終於替全美數千起電子菸造成肺部損傷的病例找到解釋。元凶似是今年在電子菸黑市首度亮相的濃稠添加物「維生素E醋酸酯」。
科學新聞網站Inverse報導,上週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項分析發現,研究人員從51名「電子菸相關肺部傷害」(EVALI)人士身上取得的肺部組織檢體,其中48個內含維生素E醋酸酯(Vitamin E Acetate)。
個人積分:134分
文章編號:91083263
個人積分:32分
文章編號:91084197
wonderzero2 所以我才去問美國的AI啊 [笑]
石正麗研究冠狀病毒算甚麼,中研院還有冠狀病毒之父呢!
個人積分:134分
文章編號:91088270
中國卻讓病毒外洩,釀成大禍



=======================================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usa/20250127/cia-covid-lab-leak/zh-hant/
美國中情局幾年來一直表示,它沒有足夠的信息來斷定新冠大流行是從中國武漢的一個野生動物濕貨市場自然產生的,還是那裡的一個研究實驗室意外洩漏的。
但該機構本週發布了一份新的評估報告,分析人員表示,他們現在更傾向於實驗室洩漏的推測。
官員們表示,該機構的立場轉變背後並沒有新的情報。相反,它所依據的是幾個月來一直在研究的相同證據。
不過,據熟悉該機構工作的人士透露,這一分析部分是基於對武漢的高安全等級實驗室在大流行爆發前的條件進行的仔細研究。
該機構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另一種理論仍然可信,該機構將繼續評估任何可信的新情報報告。
一些美國官員表示,這場辯論無關緊要:在規範市場和監督實驗室這兩件事上,中國政府都失敗了。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情報和科學問題。
美國中央情報局新任局長約翰·拉特克利夫長期以來一直支持實驗室洩漏的假設。他表示這是一個需要弄清楚的重要情報,而且會對中美關係產生影響。
在中情局宣布這一轉變不久前,拉特克利夫告訴布賴特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他不再希望該機構在新冠大流行起源的爭論中「袖手旁觀」。他長期以來一直表示,他認為該病毒很可能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
官員們表示,該機構並非因為新局長的到來而改變自己的觀點,而且新的評估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
在拜登政府執政的最後幾週,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下令對大流行的起源進行新的機密審查。一位美國高級情報官員稱,作為審查的一部分,中情局的前任局長威廉·伯恩斯告訴分析人員,他們需要對新冠起源表明立場,但他對他們應該接受哪種假設沒有傾向性。
另一位美國高級官員稱,解密和發布新的分析報告是拉特克利夫的決定。
自疫情暴發以來,武漢兩所研究冠狀病毒的實驗室是否嚴格遵守了安全規程,一直備受質疑。
中情局以「低置信度」做出了新的評估,這意味著其背後的情報是零碎和不完整的。
即使在沒有確鑿情報的情況下,實驗室洩漏假設在間諜機構內部也越來越得到認同。但一些分析人士質疑,在沒有新情報的情況下轉變立場是否明智。
前官員表示,他們並不反對川普政府對新冠起源的情報進行重新審查。拜登總統在執政初期曾下令對情報進行新的審查,因為當時有官員告訴白宮,他們掌握了尚未審查的證據。
拉特克利夫提出了關於情報機構政治化的問題。在川普的上一任政府中擔任國家情報總監時,他在2023年為福克斯新聞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情局不想接受實驗室洩漏假設,以避免給拜登政府帶來地緣政治問題。
他在這篇與高級助手凱瑞夫·希姆斯共同撰寫的文章中表示:「真正的問題是,該機構所能做出的唯一評估——即導致一百多萬美國人死亡的病毒源自一個由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實驗室,而該實驗室的研究包括為中國軍方工作——具有巨大的地緣政治影響,而拜登政府不想直面這種影響。」
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新任主席湯姆·科頓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大流行病源於武漢的某個實驗室,並對中情局判斷的轉變表示讚賞。
科頓稱:「現在最重要的是讓中國為向世界釋放瘟疫付出代價。」
拉特克利夫在上週四宣誓就職時表示,調查新冠起源是「第一天」的首要任務。
「我認為,我們的情報、科學和常識都表明,新冠病毒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洩漏,」他告訴布賴特巴特新聞。「但中情局並沒有做出這樣的評估,至少沒有公開做出這樣的評估。所以我要關注這一點,研究情報,確保公眾知道該機構不再袖手旁觀。」
拜登政府的高級情報官員為他們的程序和方法做出了辯護。他們表示沒有壓制任何情報,並堅稱政治因素沒有影響他們的分析。
這些官員稱,實驗室洩漏假設和自然原因假設都有強有力的邏輯論據,但無論哪一方都沒有決定性的情報依據。
要支持自然起源假設,情報人員希望找到將其傳給人類的動物,或者找到攜帶了導致新冠病毒的可能原型的蝙蝠。
同樣,為了確認實驗室洩漏假設,情報部門希望找到證據,證明武漢的某個實驗室當時正在研究直接導致大流行的原生病毒。
這兩項證據均未找到。
但是,拉特克利夫已經承諾要讓中情局變得更加積極,他有可能會下令採取更多行動,滲透到武漢的實驗室或中國政府尋找信息。
要竊取這個祕密並不容易。美國官員稱,中國政府高層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真相。因此,如果有情報,很可能藏在一個難以獲取的地方。
最近幾週接受採訪的情報官員稱,這樣的證據可能存在於中國的某個實驗室,至少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他們說,更有可能的是通過科學突破而不是情報揭示來解答有關病毒起源的問題。
在拜登政府時期,情報部門傾向於病毒來自野生動物市場的假設。但官員們也坦率地承認,事實很難確定。
包括國家情報委員會和國防情報局在內的五個機構評估認為,自然接觸最有可能導致了大流行。但他們表示,對自己的評估只有低信心。
直到現在,聯邦調查局和能源部這兩個機構都認為實驗室洩漏的可能性更大。但他們的假設是不同的。聯邦調查局認為病毒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能源部則認為是另一個實驗室——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官員們不願透露中情局是否認為這兩個實驗室中的一個更有可能是病毒的來源。
個人積分:439分
文章編號:91112942
Phookie-BB wrote:
Phookie-BB
是又如何,我問了chatgpt跟gemini。兩個都說SARS病毒不可能自然變異成新冠病毒,也說了人工改造的可能性也極低,且沒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有經人工改造
wonderzero2 所以我才去問美國的AI啊
奇怪了,我問了 Microsoft 的 Copilot 結果和您說的完全不同
Thanks! Is it possible to take a bat coronavirus RaTG13 as a backbone and insert the RBD of pangolin coronavirus MP789 to create a new chimeric virus?
Message Copilot
Yes, it is theoretically possible to create a chimeric virus by using the backbone of the bat coronavirus RaTG13 and inserting th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 of the pangolin coronavirus MP789. Both RaTG13 and MP789 are coronaviruses, and their genetic material can be manipulated in a laboratory setting to create a new chimeric virus.
我加上正體漢字的翻譯如下
是的,理論上可以利用蝙蝠冠狀病毒 RaTG13 的骨幹並插入穿山甲冠狀病毒 MP789 的受體結合域 (RBD) 來創建嵌合病毒。 RaTG13 和 MP789 都是冠狀病毒,可以在實驗室環境下操縱它們的遺傳物質以產生新的嵌合病毒。
RaTG13 is a bat coronavirus that shares about 96.2% nucleotide sequence identity with SARS-CoV-2(1). The pangolin coronavirus MP789 has a spike protein RBD that is highly similar to that of SARS-CoV-2(2). By combining the genetic material from these two viruses, scientists can study how changes in the RBD affect the virus's ability to infect host cells and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mechanisms of viral transmission and infection.
RaTG13 是一種蝙蝠冠狀病毒,其核苷酸序列與 SARS-CoV-2(1) 的同一性約為 96.2%。穿山甲冠狀病毒MP789的刺突蛋白RBD與SARS-CoV-2(2)的RBD高度相似。透過結合這兩種病毒的遺傳物質,科學家可以研究 RBD 的變化如何影響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能力,並進一步了解病毒傳播和感染的機制。
However, creating chimeric viruses is a complex and highly regulated process that requires strict safety protocols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t is typically done for research purposes to develop vaccines or study viral behavior, and not for any malicious intent.
然而,製造嵌合病毒是一個複雜且受到嚴格監管的過程,需要嚴格的安全協議和道德考慮。這樣做通常是為了開發疫苗或研究病毒行為的研究目的,而不是出於任何惡意。
If you have any more questions or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feel free to ask!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更多信息,請隨時詢問!
Copilot 有標註引用來源
(1)en.wikipedia.or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TG13
(2) biorxiv.org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7.07.184374v1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