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算打新冠疫苗,有人和我一樣嗎?

一直扯肺部纖維化好恐怖,後遺症好恐怖...
一般急慢性肺炎對肺部一樣有傷害,一樣可能導致肺部纖維化
這不是把新冠肺炎=肺部纖維化的標籤一直貼上去嗎?
但這是事實嗎?
成年人了,對事情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電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導短片大家應該都看過
曾經有一段讓我可以思考再三的片段:
"輕症請在家休養"
有人不能理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不就是:
如果你確診了新冠肺炎
但你症狀很輕
或根本沒症狀
請乖乖待在家裡休息
不要出門去傳染給別人

然後呢? 有沒有告訴你然後呢?
沒告訴你後遺症很嚴重,趕快去看醫生!
沒告訴你會肺部纖維化,趕快去看醫生!
只告訴你萬一惡化了再去看醫生,記得不要搭大眾交通工具喔!

鄉民們肺炎肺炎講了一堆,真正有得過的經驗有幾人?
不巧前2~3年,在我40年人生中我還真得過這頭一次嚴重肺炎。
半夜睡到一半忽然發高燒,跑去醫院掛急診,檢查出是急性肺炎還住了一晚急診室!
當下真的覺得超痛苦,但是隔1~2天好了之後,就跟沒事一樣...

講這麼多,不是說我不打,而是不急著打,畢竟打與不打間的好壞還看不清...
一窩蜂則是在看到
一會帶打AZ不好的風向就一堆人拒打
一會帶打AZ好可混打的風向就一堆人搶打
反正慢慢觀察吧,畢竟屬於政府最不被重視的年齡類別,想打也打不到,哈哈!
微微55
忽然想到你為什麼會希望我不要在公開論壇發表這些客觀的證據 難不成你真的想看台灣人不敢打疫苗解封後確診跟重症爆發喔?好~~可怕喔
yuxian
打了疫苗有90%輕症可復原,但不打疫苗卻是賭運氣,那就賭自己運氣夠好是那個肺部可自行復原的那個人吧。表象輕症,肺部卻白影一片新聞都找得到案例,自己爬文吧
JFR wrote:
一直扯肺部纖維化好恐(恕刪)

去年沒有疫苗,很多住歐美的台灣人自訴有症狀或確診,醫院拒收,只能關在家中休養,大多兩週就康復了。最近國外有研究指出,人體內自然產生的抗體,可能比疫苗打入的抗體更能抵抗變種病毒。
yuxian
英國公共衛生部則以多樣的統計數據分析出,兩劑疫苗降低將Delta感染者的住院率降低了91%至98%。
微微55
沒用在哪啊 你沒看到英國完全解封嗎 科學家預估一天10萬確診可以接受 極限是20萬 現在是看重症跟死亡率 不是看確診 觀念該換了
輕症在家休養,那是醫院滿載時不得已的作法
有的人染疫後毫無後遺症,但這確實也不是全部
凡事沒有一定,也沒人可以事先知道自己染疫後的狀況\
年輕人的重症率不高,打了疫苗也有可能成為傳播者
所以理性一點的還是根據統計來判斷

每個人都可以有做出自己的選擇
不站在理性的那一方也行
彼此立場有表達到,其他不必干涉那麼多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前面有人跟我提英國群體免疫失敗的例子,卻沒提到大量施打疫苗還是失敗的現狀。疫苗普及了,So what?不戴好口罩保持距離,疫苗打好打滿,照樣擋不住變種病毒。以色列也做了最好的示範。

++++++++++++++

FT 中文網「英格蘭新冠陽性案例增多,為何還會解封?」

今年5月,科學雜誌Nature(《自然》)發表文章《後疫情時代——多少新冠感染死亡數字可以被接受?》。文章暗示了一個前提:在後疫情時代海關開放以後,就算每個國家的國民都接受了兩劑疫苗的保護,猶如人會死於流感一樣,也一定會有人死於新冠病毒感染。而這樣的前提,對於很多實施病毒零容忍的國家,也許還是個未來的麻煩,能推後就推後,見一步走一步,讓那些膽大敢冒險的「小白鼠」國家先探路。

英國就是這個疫情中的「小白鼠」國家,它已經接受人會死於新冠感染的「新常態」。英格蘭已在7月19日大範圍、幅度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秩序,與病毒零距離接觸。無論英國國內還是海外,此解封政策招來很多批評,說這是冒險,或是「向病毒投降」。領導抗疫的首相約翰遜,的確有著敢於冒險的DNA:在2016年看準機會,轉向脫歐派,最終借脫歐達成夙願,入主首相府,就是極其冒險的招數;在去年疫情中感染新冠病毒,進入ICU,這場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並未增加他對病毒的害怕,他從未在鏡頭前談論患病的痛苦,但深深感謝救活他的國民健康醫療體系(NHS)醫生與護士。

但約翰遜的所謂「冒險」,是有一定醫療資源與醫學數據支撐的。首先,解封底線是感染者都能得到最及時妥當的治療,ICU病床和呼吸機充足。這其實也是英國三次封鎖的底線,如果判斷醫院將人滿為患,出現患者無法得到拯救的前景,英國就會開始封鎖,以降低對醫院的衝擊。

第二,雖然案例每日增加(官方預計最高數字可達10萬/日),但過去數月的臨床數據證明,入院人數和死亡人數幾乎保留在水平線,並未隨病例數字同步攀升,證明全民疫苗接種打破了此前病毒感染與死亡之間的正比關係。從前被當作判斷疫情嚴重程度高低的「感染數字」已經不再是恰當指標,更值得關注的指標是每日死亡人數。

目前英格蘭基本不再以人工手段進行干預,全英民眾與病毒共同生活。約翰遜呼籲民眾繼續保持對病毒的高度警戒,保留了與陽性案例接觸後需要隔離十天的政策,但取消了在法律上對行為與口罩的限令,除了擁擠場所(如公交車和劇院等公共場所),其他地區可以不戴口罩(也可以戴,民眾自由選擇),亦無需保持一米社交距離。

在實施病毒「零容忍」政策的國家看來,與病毒共存大概是不可思議的行為。我在紐西蘭的姐姐幾個月前告訴我,奧克蘭出現了幾個陽性病例,所以全城要封鎖幾日。當時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英國天天都幾千幾萬案例,我早就習慣了,幾個/幾十個病例不過是英國的尾數,用得著這麼著急嗎?我問姐姐紐西蘭疫苗接種進度如何?她說不知道。我比較驚訝,因為當時英國人已大都具備疫苗常識,疫苗注射幾乎是見面必談話題。後來我發現實行零容忍政策的國家,疫苗注射進度大都比較慢,估計只要封閉國界,就能繼續與外界隔離,保持正常生活生產秩序。原因我估計有兩個:(1)新冠疫苗臨床檢驗周期已被急速縮短,不知是否安全,故讓其他國家先做「小白鼠」;(2)對購買疫苗缺乏急迫性,等意識到了,已經要排長隊了。

英國走的是依賴疫苗抗疫與病毒共存的路線。其實英國也沒得選。去年3月英國突然進入封國,那時病毒早已在英國人不知情的狀態下擴散到全英,此後病毒每日與英國人作伴,每日都有病毒新增感染人數,每日都有感染死亡案例(只有一日是零死亡),到現在死亡人數超過12萬。所以英國從疫情伊始,就只有疫苗抗疫一條路,目前英國已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接受了兩劑疫苗的完全保護。


###########
倒是打疫苗的後遺症,不妨參考一下前幾年的子宮頸癌疫苗施打,結果造成全球許多「痛痛女孩」求償無門,犧牲大好人生的慘狀。HPV疫苗不是在緊急狀況下授權的,卻也在十年間陸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特別是免疫系統問題,但主流醫師都不把打疫苗當成主因。現在新冠疫苗都是緊急授權使用,一旦有藥害是無處求償的。身體是你自己的,打疫苗之前,最好還是多方評估,不要只看主流新聞。

想打疫苗的不必再來炮我,特別是微微50。你們的意見都是老調重彈,報上天天有,誰會不知道?在這裡只是交流一下不同的意見罷了,誰對誰錯,要過幾年才知道答案。
有許多人不想和你們搶疫苗,豈不是更好?
微微55
你如果沒有散布錯誤資訊 我還懶得回你 就是有你們這種不講證據不客觀的說疫苗沒用 錯誤誤導別人 台灣老人疫苗覆蓋居然比美國這種反疫苗國家還低 英國失敗在哪?去問一下住英國的現在過甚麼生活
微微55
哪天台灣本土又爆發 這些高風險老人重症死亡 都是沒有打到疫苗害的 新加坡也是打到七成要跟病毒共存 以後全世界各國都會這樣是主流 你等著看好了
剛好英國示範給你看大量施打疫苗後,照樣擋不住變種病毒,
但死亡人數有明顯減少了。


打不打個人自由
打疫苗有副作用死亡率
不管打不打都要承擔風險
你自己評估好就好
Nuke worker wrote:
剛好英國示範給你看大量施打疫苗後,照樣擋不住變種病毒,
但死亡人數有明顯減少了。

這要如何證明是疫苗有效 而不是變種病毒本身毒性就比較弱 ?
yuxian
看看印度死了多少人再來說Delta比較弱(怎麼有人這麼天真)
今天的新聞

高雄確診破蛋 醫師打完疫苗仍確診

這算是最糟的情況,打了疫苗的人,多少會仗著自己已經打了疫苗,到處趴趴走,

反正自己不會得重症,就算再確診,傳染給別人也無所謂!

新聞中,這位醫生已經打了兩劑,但確診時CT值只有13。

已經進入突破性感染,其他請自行判斷吧!

有需要就去打,不需要就不打,不用勉強。

---------------------------------------

維持免疫力,主要是每餐不要吃很飽,除了三餐以外,儘量維持空腹,

稍微餓或不會餓就不要吃,供參考。
lls613
6月的新聞,婦人在美國打了兩劑BNT,保護力有95%左右,仍然確診。
yuxian
打了疫苗仍有機會確診,但都是極少數,且都會痊癒的輕症居多。所以無論如何都應該提早接種疫苗。
從最近各國的消息顯示
打過疫苗也會感染,只是症狀普遍較輕,但依然會傳染給別人
這代表的是
無法靠多數人打過疫苗達到群體免疫
病毒會永遠在人群中傳播
而且打過疫苗者會輕忽自己的症狀
或者害怕又被隔離而隱匿
反而更有利病毒傳染
所以只要解封,病例馬上飆高
沒打疫苗者,不要幻想不會被感染了
有打疫苗的機會,就快去打好打滿
特別是50歲以上的
20%重症的機率是很可怕的
yuxian
如需全體免疫,需要至少8成以上人口打完二劑有效疫苗。搭配好新的社交規範,就可以比較能夠接近以往的生活。所以我很反對不打疫苗的奇怪理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