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吹泡 wrote:
目前狀況是打完兩劑疫苗也不代表不會確診,頂多就是輕症,
在這個目前不變的前提下,鎖國門能鎖多久?一輩子?
還是堅持要等到有特效藥才開國門?
即使是輕症,還是需要就醫,像是新加坡第二劑覆蓋率那麼高的情況下,
還是會使用到加護病房。
與病毒共存的代價 新冠肺炎重症激增 新加坡加護病房只剩60張空床位
2021年10月27日
由於當局警告新加坡醫療健保體系存在不堪負荷的風險,ICU床位數量受到各界密切關注,目前ICU病床利用率從一周前的68%左右往上增加。
當然,
台灣是不可能鎖一輩子,
我想應該是要有幾個條件:
1) 第二劑覆蓋率有70%,至少要跟新加坡差不多
2) 口罩政策延續,戴口罩仍是非常有效的作法
3) 國外特效藥已經進入人體實驗階段,雖然不太樂觀,至少有進展。
4) 選舉,你知道的,誰開放,如果有死人,誰就是箭靶
我猜是明年Q2,過完農曆年後,應該會逐步開放國外旅客進來。
鼻吹泡 wrote:
目前狀況是打完兩劑疫苗也不代表不會確診,頂多就是輕症,(恕刪)
英國的數據是打完2劑疫苗後又確診,死亡率會x2倍以上,並不是頂多輕症。
你的認知只是政府官員說詞,並不是真實數據。
就像指揮中心沒跟你講:英國疫苗聯合委員會建議40歲以下盡量避免打英國AZ,但台灣40歲以下卻照打AZ。反正不講你就不知道…
英國感染確診後的死亡率:
有打疫苗 0.2097% > 沒打疫苗 0.0957%
這數據已證明新冠疫苗人體實驗失敗!
花納稅人錢買疫苗/領納稅人錢當薪水的衛生部門官員不敢明講或刻意遮掩。
不打疫苗,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率約千分之一左右,打疫苗後就變成千分之二。
借圖

-----
為什麼變這樣?
1. 疫苗2劑後確實可增加保護力,但大約只能維持3-5個月,6個月後保護力就剩不到50%,曾經號稱95%保護力的BNT也一樣。
2. WHO不允許保護力低於50%的疫苗上市,但打2劑疫苗過6個月保護力剩不到50%卻繼續賣、繼續打?
3. 以下A.B.C.都會增加疫苗保護力的數據,才要以50%為基準:
A. 保護力是天然的並不是疫苗給的:打疫苗前未先做血清抗體檢驗是否曾感染過已有新冠病毒的天然抗體,這是比疫苗更好的抗體!(所有疫苗都是在模仿天然抗體)
B. 排除天擇弱勢:若體質不好,打更毒的新冠疫苗死了,算在疫苗副作用而死,不必算進感染較不毒的新冠病毒而死。
C. 製造人擇優勢:若體質好,打更毒的新冠疫苗都不會死,感染較不毒的新冠病毒當然也不會死。
也代表保護力低於50%就相當於沒有保護力,甚至「負保護力」讓死亡率更高,變成現在英國的數據,也變成台灣打疫苗死亡比確診感染死亡還要高出61%的數據。
4. 花納稅人大筆錢買疫苗,又領納稅人的錢當薪水的各國衛生部門官員,為了掩飾做出蠢事怕沒薪水可領,就主張1年內再多打幾劑疫苗,增加這3-5個月有限的保護力數據,就可把打疫苗6個月後死亡率更高的「負保護力」數據掩飾掉。
5. 至於打新冠疫苗後,會不會也像菲律賓失敗的登革熱疫苗"ADE效應"讓免疫反應失控,增加各種疾病的死亡率?這要看明年的數據…
ADE效應:抗體依賴增強作用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6. WHO和政府緊急授權疫苗,本來就是拿百姓當免費白老鼠做人體實驗,現在「失敗的人體實驗」還在累積數據中…,也還在圖利疫苗公司。
------
研究:美國2種疫苗效力6個月後低於50%
2021年11月09日
研究人員發現,Moderna的COVID-19(中共病毒)疫苗的有效性,從3月份的89.2%下降到9月份的58% 。在相同的時間段內,輝瑞公司(Pfizer)的COVID-19(中共病毒)疫苗的有效率從86.9%下降到43.3% ,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疫苗的有效率從86.4%下降到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