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2 更新★Omicron不會產生群體免疫。請做好自我保護。

MICHAELCUB81 wrote:
明說,民眾能接受嗎?...(恕刪)

這部份感覺阿中部長已經忍很久了
從越來越不掩飾的發言就感覺的出來
他應該是覺得很無奈
面對那些無厘頭的問題
已經開始忍不住說出心裡話了
(以上應該會被一堆人鞭)

很多人會覺得為啥醫療能量拉不上來
能量建立可以分軟體跟硬體
硬體的建立要靠$$
快篩每人配5劑大概是120億
篩個兩輪是240億
不是很多但也不是很少
大約佔年度預算的1%
以立院不見兔子不撒鷹尿性
想在1500億防疫預算裡面佔有一席之地
肯定也是要經過一翻生死鬥
(小弟是沒去了解當初衛福部送出的預算案是多少,那應該又是另一番刪刪減減的戰鬥)
再說防疫也不是光靠快篩
想把所以事情儘量設想到位不是很難的事
政策要到位~提著頭全拼一把也會成
但是錢要到位~很難
1500億先翻倍再說吧
跟立委要錢很虐心又糟蹋人
看看國會頻道就知道


再來~
軟體的主體是醫療人員
台灣醫療人員對比其他先進國家而言比率本就較低
今天想要大幅加強防疫的能量
那就是挖東牆補西牆
要嘛挖急診的人、要嘛挖門診的人
而切相關防疫行政措施也要配合
各部門除了日常的工作外,更是要耗費不少的人力在醫院本身的防疫上

就小弟看到的~醫院就是一直在缺護理人員
申請加班費要看臉色
提前交接,因為那不算上班時間
上班沒時間吃飯上廁所
休假也難安心的放,不是臨時叫你放,就是把你的假切的很奇怪
想放2天以上的長假要先協調
新人留不住
老人就是靠一份執念再撐
人都不夠了~要去哪邊挖呢?

而且試問~醫院不也是營利事業嗎?
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
要求醫院強化針對防疫大幅強化相關能量
勢必就是會大幅犧牲掉其他可以賺錢的項目
在疫情還沒爆發前
試問會有哪個醫院願意犧牲盈利配合呢?
就算有也是靠死命壓榨醫療人員得來的
人就是這麼多
不是用喊的就會跑出一堆護理人員來

殘忍地說~
疫情沒爆發
那一切就是只能具備基本能量
就是只有等疫情爆發了
所有的能量才會紛紛集中過來
政府預算才會快速通過
機關審查程序才能快速通關
醫院門診跟手術量才會減少
人力往防疫集中

殘念~理想很豐滿
現實就是這麼骨感

MICHAELCUB81 wrote:
大概是台灣過去兩年防疫做得太成功了


是呀,硬要推高端疫苗

到現在都沒有國際認可的數據


還擋人民自行購買捐苗苗


結果就是,一劑高端疫苗要800多元

8400億都快花完了,人民緊要關頭要什麼缺什麼。


真的做得太成功了。


民進黨們,你們吃飽沒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
是呀,硬要推高端疫苗(恕刪)


確實看起來,台灣政府有意扶持、發展台灣自己的生物科技產業,包括各種疫苗,當然包括現在的新冠疫苗。

台灣能在二次戰後,國民政府遷台後,從百廢待舉,發展到今日的科技水準、經濟實力、醫療水準,例如大家熟知的晶片製造、晶片設計,還有現在的遠程攻擊飛彈,這是因為台灣的領導高層,不但努力、用心,且有遠見、雄心,也許再過幾年,台灣在生物科技領域上,也能在全球,有一席之地!

這豈是一般市井小民、凡夫俗子,看得懂,想的通的!
興仔XD
好的,塔綠班。
ccs911
拿台灣人命扶植特定公司,也只有塔綠班綠蛆能吞得下去
什麼是 herd immunity 群體免疫? 這個字最初是來自於農場動物在大規模感染病的防控

當人或動物群體中有很高比例對傳染病有免疫力,就能保護"其他沒免疫力的個體",而不被傳染。

在一個群體中,因自然感染或疫苗注射,讓免疫系統能認出病毒而抵抗病毒入侵。如此擁有抵抗力的個體便組成一個防禦網 , 擁有抵抗力的個體越多, 防禦網覆蓋的範圍就越大。一旦病毒侵入防禦網,被這些個體"擋住",無法再傳給下一個體,病菌就只能在防禦網之外傳染,在個體間傳播的疫病感染鏈就容易切斷 。
由於病毒在大多數的人群都被擋住,被封鎖在較少的人群內, 病毒傳染受限,族群越來越小,發病人數大量減少、流行病轉為區域內地方流行或消失,進而達到群體免疫。

但是這個病毒能靜電吸附躲避抗體 ,防禦網張開也無法擋住病毒, 會侵入原本為防禦網內的個體,在T細胞活化之前,仍然會放出病毒, 只能保護自己,無法幫別人擋住病毒,保護到不傳染它人, 群體免疫因此不存在

群體免疫閾值(門檻): HIT =1-1/R0
此公式顯示:HIT 取決於 R0,R0 愈大則 HIT 愈高;單一個體可傳染的人數越多,阻斷疫病需要具免疫力的人群就要越多才能堵住。
2019冠狀病毒病(Delta變異株)為飛沫及空氣(帶電氣溶膠)傳染 ,R0=5.1 群體免疫閾值(門檻)為80%
Omicron變異株BA.1 R0約 8.2 群體免疫閾值(門檻)為88% , BA.2 R0約 12,群體免疫閾值(門檻)為92%

這還是 "抗體" 能擋住病毒的情況下 , 有保護力的人(打過三劑疫苗) 需有 88% - 92% 才夠
況且 病毒能突破 有保護力的人

從目前全球的數據看起來,Omicron造成的死亡率大概落在0.06%到0.07%
英國在Omicron疫情高峰期,每天19萬例病例中約有120例死亡(0.06%)

香港疫情根據官方數字,Omicron的致死率高達0.75%
不過目前台灣這波Omicron累計近48萬確診,115人死亡,致死率萬分之2.4 ( 0.024%)
herblee wrote:
99.7%的人都會自癒 , 根本不需要藥物 , 卻去搶一個會抑制這種原本會促毒素或藥物排出之酶(CYP3A4)的藥物Ritonavir ?不讓毒素排出體外?

黨永遠是對的如果有錯肯定是人民的錯
尤其如果是99.7%的人都會自癒至少比94.87%高
我是信了
另外我也相信100%的男性都滷過管
MICHAELCUB81 wrote:
確實看起來,台灣政府有意扶持、發展台灣自己的生物科技產業,包括各種疫苗,當然包括現在的新冠疫苗。

台灣能在二次戰後,國民政府遷台後,從百廢待舉,發展到今日的科技水準、經濟實力、醫療水準,例如大家熟知的晶片製造、晶片設計,還有現在的遠程攻擊飛彈,這是因為台灣的領導高層,不但努力、用心,且有遠見、雄心,也許再過幾年,台灣在生物科技領域上,也能在全球,有一席之地!

這豈是一般市井小民、凡夫俗子,看得懂,想的通的!

強行將沒有通過三期的疫苗進行EUA甚至施打在民眾的身上 並不是"有意扶持、發展台灣自己的生物科技產業". 所得到的結果 也不會是"再過幾年,台灣在生物科技領域上,也能在全球,有一席之地" 而是相反的 因為官方公正中立審核的立場已可被公論與質疑 從這樣環境得出的所有數據與結論也都一併理應被質疑與再三確認 要重新被世界與人民信任 是很漫長與艱難的
爬山的阿光 wrote:
是呀,硬要推高端疫苗

到現在都沒有國際認可的數據

高端新冠肺炎疫苗二期期中分析數據,已由醫學期刊《刺胳針呼吸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完成審查並公開發表。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3, 202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res/article/PIIS2213-2600(21)00402-1/fulltext


高端三期臨床試驗由WHO主導,由WHO主導執行的新冠疫苗STV(Solidarity Trial Vaccines)全球團結三期臨床試驗,多中心、多疫苗、適應性、共享安慰劑、事件驅動、個體隨機分派的大型三期臨床試驗。
在STV試驗中,高端MVC-COV1901疫苗已在菲律賓、哥倫比亞、馬利,完成橫跨亞洲、南美洲、與非洲的跨區域收案。迄今共計有18,000名受試者納入了MVC-COV1901的試驗評估,且幾乎全數受試者皆完成兩劑疫苗或安慰劑接種,目前已進入數據分析階段。
臨床試驗結果將由WHO對外宣佈。
MICHAELCUB81 wrote:
確實看起來,台灣政府有意扶持、發展台灣自己的生物科技產業,包括各種疫苗,當然包括現在的新冠疫苗。(恕刪)

台灣的各行各業可以遍地開花當然很好
但~這可能嗎?
與其選擇遍地開花
個人更偏向擇重培植


事後諸葛一下~
高端疫苗到現在還沒得到國際認可
泰博快篩的準確度據另一棟樓的顯示只有10%
現在來看~
就是白白浪費了政府為他們開闢的幾個月甚至是一年多的時間
這或許實際上對疫情沒太多影響
但政府願意承擔焦急民眾的叫罵
就表示培植自身生技產業的決心很強烈
目前看來這似乎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但至少現在看來~傷害不如扁政府的兩兆雙星

herblee wrote:
高端新冠肺炎疫苗二期期中分析數據,已由醫學期刊《刺胳針呼吸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完成審查並公開發表。


才二期期中而已,你清楚,二期,三期的意意嗎?

去年完全沒有數據就一定要給人民施打,明擺的,就是要人民進行人體試驗,那全國人民的性命當賭注給一家私人公司。真是可惡


到現在,先進國家連美國、歐盟、英國、日本、世衛都拿不到許可。


還要台灣人民的錢買世界目前最貴的類疫苗,民進黨真是用心良苦呀


發表到期刊有什麼用啦

發表到期刊≠有效

發表到期刊≠拿到WHO國際認證許可。


麻煩,加油點,好嗎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
這次變種病毒更容易逃...(恕刪)
要看一下內容,不同病毒株,目前來看越後面越厲害,中前面的病毒株,後面無法免役,但相同的病毒株要重覆確診很難,美國會再流行是因為不同病毒株
herblee
因為能靜電吸附,繞過被抗體綑綁的ACE2受體,黏上帶負電的HSPGs感染,所以相同病毒株重複感染也常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