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CUB81 wrote:
明說,民眾能接受嗎?...(恕刪)
這部份感覺阿中部長已經忍很久了
從越來越不掩飾的發言就感覺的出來
他應該是覺得很無奈
面對那些無厘頭的問題
已經開始忍不住說出心裡話了
(以上應該會被一堆人鞭)
很多人會覺得為啥醫療能量拉不上來
能量建立可以分軟體跟硬體
硬體的建立要靠$$
快篩每人配5劑大概是120億
篩個兩輪是240億
不是很多但也不是很少
大約佔年度預算的1%
以立院不見兔子不撒鷹尿性
想在1500億防疫預算裡面佔有一席之地
肯定也是要經過一翻生死鬥
(小弟是沒去了解當初衛福部送出的預算案是多少,那應該又是另一番刪刪減減的戰鬥)
再說防疫也不是光靠快篩
想把所以事情儘量設想到位不是很難的事
政策要到位~提著頭全拼一把也會成
但是錢要到位~很難
1500億先翻倍再說吧
跟立委要錢很虐心又糟蹋人
看看國會頻道就知道
再來~
軟體的主體是醫療人員
台灣醫療人員對比其他先進國家而言比率本就較低
今天想要大幅加強防疫的能量
那就是挖東牆補西牆
要嘛挖急診的人、要嘛挖門診的人
而切相關防疫行政措施也要配合
各部門除了日常的工作外,更是要耗費不少的人力在醫院本身的防疫上
就小弟看到的~醫院就是一直在缺護理人員
申請加班費要看臉色
提前交接,因為那不算上班時間
上班沒時間吃飯上廁所
休假也難安心的放,不是臨時叫你放,就是把你的假切的很奇怪
想放2天以上的長假要先協調
新人留不住
老人就是靠一份執念再撐
人都不夠了~要去哪邊挖呢?
而且試問~醫院不也是營利事業嗎?
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
要求醫院強化針對防疫大幅強化相關能量
勢必就是會大幅犧牲掉其他可以賺錢的項目
在疫情還沒爆發前
試問會有哪個醫院願意犧牲盈利配合呢?
就算有也是靠死命壓榨醫療人員得來的
人就是這麼多
不是用喊的就會跑出一堆護理人員來
殘忍地說~
疫情沒爆發
那一切就是只能具備基本能量
就是只有等疫情爆發了
所有的能量才會紛紛集中過來
政府預算才會快速通過
機關審查程序才能快速通關
醫院門診跟手術量才會減少
人力往防疫集中
殘念~理想很豐滿
現實就是這麼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