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邊就只是蓋牌
單日增10萬例不準?感染科權威:2障礙導致「自我蓋牌」
國內新增63964本土個案,40例死亡病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推估,疫情最高峰最快出現在5月20日,單日可能新增10萬例確診個案。感染科專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單日10萬人的確診推估「可能少估」,近期已有民眾即便快篩陽性,也不願意做PCR確診,因過程太繁瑣、確診還會被限制行動,這兩個原因導致「自我蓋牌」。
羅一鈞表示,先前中央和學界一同做推估,綜合來看目前趨勢,會認為高峰落在5月下旬,今天已經5月14日,即將進入中旬,現在看高峰可能會落在5月20日至30日這段期間,最快5月20日左右,晚一點就是5月底,但會隨北中南疫情趨勢有所不同。
羅一鈞指出,北部疫情較早開始,目前人數也是最多,近期中南部縣市病例數有增加狀況,近幾天數據看來,都是呈現高原的情形,這周末過後要觀察分區病例數是否增加,這些都會影響後續疫情推估的判斷。
至於疫情高峰期單日會新增多少例?羅一鈞認為,先前低推估10萬例、中推估15萬例、高推估20萬例等,都有很多種推測,我們現在還沒進展到低推估,未來高峰的確可能每天新增10萬例,後續要看疫情與北中南變化再做說明。
針對中央推估5月20日高峰來襲,單日確診會有10萬人,黃立民認為,這個推估「可能少推估了」,現在病人數太多,很多快篩陽民眾「自我蓋牌」,因為不想去醫院,認為還要做PCR確認的程序繁瑣,且會被限制行動,很難掌握社區黑數有多少。
黃立民表示,這群快篩陽「自己蓋牌」的民眾,大多屬於年輕族,對他們來說「確診沒好處」,自己判斷是輕症後,乾脆放棄確診,好在台灣一般民眾素質不錯,就做好自我管理,包括口罩戴好、盡量少出門;若是符合用藥資格的年長者,快篩陽性後還是會做PCR確診、想辦法拿藥。
黃立民認為,社區一定有潛藏黑數,只能後續用血清調查來判斷,也很難說這群黑數是否影響疫情發展或醫療量能,他提醒,年輕族感染後還是有可能出現中重症,但在不符合用藥資格的族群,要演變為中重症機率較低,建議民眾若快篩陽性,有不舒服症狀仍要去就醫。
針對未來疫情走向,黃立民認為,應該要看「重症」及「死亡」百分比,來評估疫情走勢最準確,因死亡率是慢指標,感染發病1、2周後才會顯現出來,若死亡數一直增加,代表疫情高峰往後延,死亡數下降疫情高峰才會過,由此可見,台灣現在還沒過疫情高峰。
黃立民指出,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診斷治療」、「醫療量能」、「藥物準備」3大重點,未來全台灣疫情會一致、均勻化,不會有哪些縣市病例數特別多,中央應開始思考是否設置專責醫院,如北、中、南各設置一家專責醫院,一旦新冠病人數增加,就要往專責醫院送。
黃立民表示,若要設立專責醫院,至少要提前一周準備,需將原本醫院內的病人移出,調派人力進駐,必須要有計畫來進行,像是何時設立專責醫院、設置地點、何時啟動,如果中央至今沒打算成立專責醫院,代表可能仍想維持現況,讓各醫院繼續應戰。
PCR量能1天22萬? 議員打臉:只有8萬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全國PCR量能1天可達22萬。不過,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指出,以法定傳染病通報分析,PCR檢測量能最高頂多8萬,嘲諷是「國王的PCR檢驗量能」,再次證實中央沒有超前部署。
徐巧芯表示,前副總統陳建仁曾說抗疫三寶是「快篩、疫苗、口服藥物」,但看來指揮中心這三樣都做不好,既然快篩尚未全視為確診,PCR的量能依然相當重要、不可取代。這幾天的確診數看起來下降,但即便是指揮中心都沒有往這個方向解讀,就是因為篩檢的數字比較少,甚至可能又出現校正回歸的情形。
徐巧芯說,陳時中號稱PCR核酸檢測每日檢驗量能可達22萬件,反問「但真的能夠做到這麼多嗎?為什麼基層了解的情況仍然是經常塞車?」事實上1天的量能只有6萬,經過了一年,台灣的檢驗量能還是困難重重。
徐巧芯指出,網友每天都登記每日PCR「已判讀件數」與「未判讀件數」,以CDC法定通傳系統來看,PCR檢測量最高的1天也就是8萬,但大多數時候都在5到6萬之間遊走,甚至5月9日可能掉到4萬,這大概才是這幾天確診數字看起來下降的主因。
徐巧芯並不認為每天14時的確診數字會是準確的,基本上都可以想像得到沒有通報、檢測的黑數有多少,但經過疫情已經2年,全國的PCR檢驗能量被號稱有22萬,但實際上只有5萬到8萬,又再次是一個沒有超前部署的例證。
確診人數即將黑掉?陳時中認了:PCR量能已飽和
國內疫情洪峰將至,指揮中心估高峰將在落在下周,衛福部長陳時中今晨緊急召集各縣市首長開會。據與會人士透露,台北市長柯文哲會中直言,北部PCR量能已飽和,確診人數將失真,陳時中也認了PCR量能確實飽和。另外,由於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狀況百出,讓不少縣市罵聲連連,指揮中心則承諾在24小時內解決。
據悉,陳時中今召集各縣市首長舉行防疫會議,向來緊盯中央防疫作為的柯文哲,今在會上直言,北部PCR量能已經飽和,確診人數將有失真狀況,中央必須誠實面對,PCR不能再做為確診標準,要放寬快篩陽成判斷指標之一,陳時中對此表示認同,坦言PCR量能確實飽和。
柯文哲也建議,中央必須把法律與臨床分開快篩陽給抗病毒藥物的,不應只有65歲以上、或長照機構住民,而是改為高齡或高風險族群,當快篩陽且臨床上已經出現明顯症狀,就應相信醫生臨床判斷,避免錯失黃金救援時間,呼籲中央應先開放大於65歲,以及50歲至65歲具危險因素,且有相當程度的臨床症狀,由臨床醫師決定。
柯文哲批評,之前中央下達醫院要開設30%專責病床,目前許多醫院都未達標,中央務必留意此現象,他也建議全台縣市開設防疫急門診處理掉大部分的輕症,且住院、出院的標準要嚴格遵守,保留量能,最後則是防疫專責旅館房間數要夠,方便醫院已好轉者可以下轉、或確診者不能在家照顧的狀況。
柯文哲不滿地說,因為確診數太多現已停止疫調,全部改為確診者自主回報,但接觸者的居家隔離管制已經失去意義,因為都是由確診者自己疫調上傳,非疫調專業,再加上中央自主回報系統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反造成地方大量的行政人力浪費。
這點獲得許多縣市首長的附議,包括台中、宜蘭及屏東等縣市也罵聲連連,新北市也坦言,隔離新制「3+4」太浪費人力,否則一直在增加行政人力負擔,多一個工作就多一個負擔,中央如果沒有工作重點,造成第一線的麻煩,指揮中心則承諾會在24小時內解決。
數據就越失真~尤其是當初武漢爆發時~還是封鎖消息不願面對事實
直到紙包不住火了~連李文亮醫師都被警告別亂發文章~最後還確診死亡
這些例子歷歷在目~還是有人選擇相信對岸的黨媒新聞~不願相信自己國家的新聞
而且還是一個對台灣極不友善的國家(每天恐嚇.威脅你).這是斯德哥爾摩症嗎??
台灣自由到~PO這種文章也不會有事~還可以大家來討論(對岸還要翻牆來熱鬧一下

這種文章在中國~早就被下架了(跟"四月之聲"一樣.明明就很感人的加油打氣影片.中國官方不知道在怕啥??)
連事實抒發心情的影片都怕成這樣(是多沒自信啊???)
有本事你去中國PO個確診數據比中國官方多一倍的試看看

台灣 選擇與病毒共存(給你方便不是隨便)~確診數字越來越多~本來就是正常的

中國 走清零政策本來就會越來越少~不然是在封城封辛酸的喔

所以拿這種來讓自己有面子的新聞~還是對岸新聞的最愛(咱們中國比較厲害)
好啦你們最厲害~中國防疫第一名~好棒棒

對岸繼續清零+封城阿~別解封阿~目標全中國清零~加油A!!
對岸清零政策一天不修正(不與病毒共存)~除非中國要鎖國一輩子
北韓鎖成這樣還是爆發
全世界已經受夠這個病毒了~被搞快三年了!!
世界各國早就跟這病毒攤牌了啦

病毒無所不在~流感就是一種
同樣病毒~有人沒事~有人就是掛掉
我相信 ~物競天擇 . 適者生存~ 不是沒道理的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