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再给我講普篩試試看」的人呢?

ANDYLIU66Y wrote:
這群吵普篩的人,是唯恐天下不亂吧, 耍數字好看的話,普篩是一個方法, 但是完全沒有意義。


現在仁寶在做啥?
herblee
疫調發現的,和已知西堤牛排感染鍊有關 ,仁寶員工是相關接觸者, 針對目標篩檢 , 並沒有對無病例的彰化,進行盲目無目標篩檢?
風間 真 wrote:
好像還有一個什麼鴿的...(恕刪)


那些骨子裡的都是綠色特別喜歡用藍色的稱呼?

用綠色稱呼自己很可恥嗎?

比如用

綠鴿的鳥屎窩

這樣不好嗎?


哈哈哈哈!
風間 真 wrote:
那些「再给我講普篩試試看」的人呢?

"名詞"定義要先清楚
這不稱為 "普 篩 " , 不是彰化血清抗體 那種無目標 盲目篩檢
到社區裏面去亂篩 , 這是 浪費醫療資源

台灣一向是經由疫調 ,做精準篩檢 , 追蹤相關接觸者進行篩檢

現在入境航班 是 7% 驗出陽性 , 比例太高, 一天最高有90例傳染源在機場內自由移動, 轉盤取行李 ,把病毒散布

這個 "新冠病毒" SARS-CoV-2是重組嵌合病毒 , 和以前的自然界病毒不一樣 ?
它的S蛋白上有一連串帶"正電荷"的位點,K444 R509 R346 , R355 K356 R357 R466 這幾個位點帶正電荷

SARS-2這些正電荷群能和 帶負電荷的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醣HSPGs結合,獨立於結合Spike棘蛋白ACE2受體的模式 ,利於 SARS-CoV-2 黏上人類細胞 , 以雙重結合模式ACE2+HSPGs去感染人類細胞。
這個病毒不需要ACE2受體 , 能靜電吸附黏上靶細胞 , 抗體是擋不住的

這個病毒帶正電荷 會黏, 搭飛機來的更容易傳染, 因為機艙內的空氣濕度只介於15~25%,因機艙內的乾燥引起的頭髮靜電, 讓病毒更容易黏附 , 航空器更容易傳染

每班班機都驗到陽性,是有找到傳染源 , 不是彰化驗了4871人, 4個陽性都是舊案及已知隔離者,沒有新發現,沒有傳染源 , 這是偵對目標在做篩檢 , 是 做精準篩檢 , 不稱為 "普篩"
帕達鴨
還在耍名詞上的垃圾話?2020年6月份要求入境的普篩就是2次PCR,精篩是你自己發明的嗎?
herblee wrote:
疫調發現的,和已知西堤牛排感染鍊有關 ,仁寶員工是相關接觸者, 針對目標篩檢 , 並沒有對無病例的彰化,進行盲目無目標篩檢?


可是無病例的卻篩出代有抗原者?

還有既然是 "相關接觸者",那為何是整廠篩?

難道那位確診者 職位是站門口跟每個人打招呼?
herblee
帶有抗原?就是驗到病毒S蛋白,這個病毒有潛伏期5.2天 ,尚未表現出症狀,無法憑外觀症狀被檢疫出,抓出來隔離 ,還有80%的無症狀,可能會排放出病毒, 所以要篩
herblee wrote:
現在入境航班 是 7% 驗出陽性 , 比例太高, 一天最高有90例傳染源在機場內自由移動, 轉盤取行李 ,把病毒散布


當初對大陸回來的台商檢疫標準,現在怎不拿出來用?

明知回台的確診者多

環境消毒的酒精還稀釋?

是在做防疫還是做標面功夫?

3+11 的翻版?
herblee
當時剛發病,比例沒有這麼高,而且台商是短程班機, 不是這種長程要拿下口罩用餐點, 這個病毒會靜電吸附 , 要戴口罩才能抵擋,3+11=14天,以為防疫3天?那11天不是放風可以不要防疫?那是自我管理
herblee wrote:
"名詞"定義要先清楚...(恕刪)



所以要分辨是精準篩檢或是普篩,
是依篩檢結果來論斷?
還是依照自己建構的名詞來判斷?

herblee
所以才需要疫調, 判別會造成傳染的就要篩, 沒有傳染可能的不必浪費醫療資源普篩,疫調判別會不會傳染,是依據這個病毒的毒力,傳染方式,途徑,潛伏期,好發年齡層等等指標來製訂
「入境普篩」「入境普篩」⋯⋯
什麼叫做「普篩」?去問李秉穎⋯⋯

npnpnp1979
這 應該 要 載入 史冊 讓後人 膜拜!
帕達鴨
黨軍的目的就是亂貼標籤,將普篩打成抗原篩檢,再假裝民進黨從未反對普篩,台灣人腦子很好洗滴
風間 真 wrote:
「入境普篩」「入境普(恕刪)


人家已經創設新名詞了.....
就像以前所謂的朝令夕改,
現在叫做滾動式政策...............
甚麼跟甚麼,新冠病毒都突變第幾代了,雞同鴨講,到底是誰?
suyisan
就是你啊,塔綠斑,臉皮有夠厚的
best6888
高端打不完,慘...

今年已經是2022年了

跟不上時代的真慘

suyisan
快笑死,你們這些塔綠斑真的臉皮有夠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