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tHA wrote:
印度沒多少人打疫苗,降得更漂亮!

以色列打疫苗模範班,成效如狗屁!

印度被天擇死多少人?
你願意自己及親友當死亡數之一
就可以學印度
微微55
那個人到處在抹黑疫苗沒用 疫苗這麼爛的話印度每天打800萬 目前打了684,430,749 疫苗沒用印度人打這麼多幹嘛 真的是一堆出來唬爛反疫苗的
herblee wrote:
因為這個病毒的設計也(恕刪)

不要一直重複轉貼大紀元的東西洗板

大紀元也說拜登父子貪瀆
川普才是真正的美國總統
CIA德國法蘭克福總部被攻陷
CIA首長吉娜被移送關達那摩
...

herblee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中國排名第三,僅次於北大清華的大學, 它的碩博士論文, 您說成大紀元?
herblee
如果不正視這個病毒被增加正電荷 , 能『靜電吸附』, 就會輕忽以為疫苗萬能? 也無法解釋為何會突破性感染?無法解釋"氣溶膠"?也無法解釋非ACE2受體的味覺細胞為何失去味覺 ?
Prince Philip - “If I were reincarnated I would...be...as a killer virus..."
Prince Philip on growing human population:
“If it isn't controlled voluntarily, it will be controlled involuntarily...”

西方好幾個超級富豪們(包含比爾蓋茨),都覺得全球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過多。

以下連結裡面還有英國女王剛去世的先生飛利浦講話的影片
資料來源:https://nwo.fandom.com/wiki/Prince_Philip_-_%E2%80%9CIf_I_were_reincarnated_I_would...be...as_a_killer_virus...%22
微微55
所以你鼓吹疫苗沒用 誤導大眾不打疫苗讓更多人被達爾文接走 這樣可以降低人口過多問題?你是這種想法喔?難怪你一直散布錯誤資訊誤導別人 這樣母湯喔~
Panchrotal wrote:
印度被天擇死多少人?(恕刪)

打2劑3劑疫苗後還是被感染或死亡,也是天擇。
打疫苗猝死的,就叫人擇。
就看你和家人親友喜歡天擇或人擇了。
飛行波 wrote:
疫苗是把有害的物質打入體內?
這個科學根據是...... 你在馬桶上做的充分研究?



就事論事就這麼難??


我發文目的是告訴大家
目前新冠疫苗使用的主要抗原 covid-19 spike protein 本身就可能造成血管損傷

連結幫你貼好, 自己進去看
不懂得可以問
SARS-CoV-2 Spike Protein Impairs Endothelial Function via Downregulation of ACE 2

今年四月的報告,
發表單位是: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系心髒病學部
Division of Cardiolog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通訊作者是: John Y-J. Shyy
他的email在上面的pdf中有, 你懷疑他的研究是在馬桶上做得也可以寫信去問他

如果懶得看或是看不懂,
請直接看論文第二頁左側倒數第十一行



我用心發文, 想回文的網友也請麻煩花點心思
Circulation Research 這本期刊的名氣也不小, 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發得進去的...
herblee wrote:
由於這個病毒受體為ACE2, ,當疫苗模擬了病毒的S蛋白去結合了ACE2 , 就會暫時抑制了ACE2舒張血管降血壓的功能 。而所有的疫苗 , 包括AZ ,BNT, Moderna 才會都發生了心血管的不良作用

打過疫苗, 因為受體ACE2被嵌合, ACE2無法轉換Ang1-7,以反向作用去舒張血管, 只要感覺胸悶, 血壓變化及心跳變慢變快都要趕快就醫 。

疫苗的副作用 正好 反證了 病毒的受體是ACE2 , ACE2受體結合了病毒, 造成了磨紗樣病毒性肺炎病變



這就是新冠肺炎防疫如此棘手的關鍵

SARS-CoV-2所結合的ACE2位置太過重要, 一旦相關功能被過度抑制或過度提升
馬上會有致命症狀, 這也讓所有的主被動免疫手段通通束手束腳

另外一篇南非的研究更指出spike protein對凝血溶血機制的影響
SARS-CoV-2 spike protein S1 induces fibrin(ogen) resistant to fibrinolysis: implications for microclot formation in COVID-19

隨著疫苗施打越來越廣泛
針對新冠疫苗主要成分 spike protein 的有害影響報告也越來越多

但各國醫療單位與大眾傳播媒體卻通通視而不見???
jmgreat
我這邊得到的資料是15比1的鋅跟銅,可以降低spike protein的影響, 版主可以研究看看。
在台灣

等到打疫苗後死亡人數>染疫死亡人數,

一堆說不打疫苗就會怎樣的人,要嘛神隱,要嘛又帶風向,轉移焦點。

按照這種速度,大概10月中左右就超越了!
oculata wrote:
這就是新冠肺炎防疫如(恕刪)

政策必需依賴 科學 , 但這個事件有太多"科學研究人員" 涉入 , 本身就是當事人
不能讓真象曝光
轉包資金的紐約生態健康聯盟主席彼得·達扎克 (Peter Daszak) 是 現任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白宮冠狀病毒工作組成員 , 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的好朋友 。
達扎克 (Peter Daszak) 不斷在媒體上引導風向
和石正麗共同發表"嵌合病毒"論文的, 是冠狀病毒權威 ,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拉爾夫·巴里克(Ralph Baric)博士。
不過他後來也改口了 , 轉而支持朔源調查
如果一個病毒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 要如何防治?

這次Covid-19疫情 , 考驗了 Nature , Lancet 這些知名期刊 , 對於這些期刊鼓勵並刊出虛假錯誤的 Covid-19 敘述? 將來的學術界必然會檢討
引述
https://unherd.com/2021/06/beijings-useful-idiots/
Beijing’s useful idiots
Science journals have encouraged and enforced a false Covid narrative
BY IAN BIRRELL 這篇文章
尼古拉·彼得羅夫斯基(Nikolai Petrovsky)有一篇有趣的科學論文。它表明正在世界各地肆虐的Covid-19大流行“獨特地適合感染人類”;它“不是正常人畜共通感染的典型特徵”,因為它首次出現時就具有進入人體細胞的“特殊”能力。
它的超級適應性要嘛是“一個非凡的巧合,要嘛是人為干預的跡象”。他甚至說出“沒有人可以說實驗室洩漏是不可能的”。
然而 彼得羅夫斯基Petrovsky 這篇論文 , 嘗試將放在由紐約著名實驗室運營的 BioRxiv 上被拒絕了;最終,他在 ArXiv 上發表。一般發表在重要期刊上的論文在 10 週內就得到了同行評審;在短短 9 天內就為Nature完成了整個過程。
這篇重要的起源建模論文在“經歷了 12 個月的反複審查、拒絕、上訴、重新審查和最終接受後,終於被《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自然科學報告》接受了。
愛因斯坦:「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凡事存疑最重要」也是他說的,為什麼不能質疑愛因斯坦說的話?

直到現在,人們才開始接受科學機構沆瀣一氣,將實驗室洩漏假說視為陰謀論? 並得到利益衝突明顯的知名專家、粗心的政客和大多未能完成其工作的可悲媒體的協助。然而,這一醜聞的核心是一些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科學期刊。

許多科學家對知名期刊的行為感到沮喪。“談論科學期刊非常重要——我認為它們對掩蓋事實負有部分責任,”法國頂尖的進化生物學家、巴黎科學家小組的主要成員 Virginie Courtier-Orgogozo 說。這些問題。她認為,實驗室洩密假說被否決在很多地方並不是因為反擊川普的干預,而是“受人尊敬的科學期刊不接受討論此事”的結果。

巴黎科學團體於 1 月初向《Lancet柳葉刀》提交了一封由來自世界各地的 14 位專家簽名的信函,呼籲進行公開辯論,並稱“自然起源沒有確鑿的論據支持,實驗室起源不能正式丟棄”。但它被Lancet拒絕刊登,理由是它“不是我們的優先事項”。當作者質疑這一決定時,主編理查德·霍頓(Richard Horton)在未經同行評審的情況下重新評估並退回了該決定,並簡短地駁回了“我們已同意維持我們最初的決定,放棄這一決定”。作者最終在一個預印本網站上發表了他們的聲明。

但明明是同一本期刊,相反的 ,2020 年 2 月 19 日在《Lancet柳葉刀》上寫道:“我們站在一起強烈譴責陰謀論,這些陰謀論表明 COVID-19 不是自然起源的” ,當時任何人都無法確定發生了什麼事。科學家們“壓倒性地得出結論,這種冠狀病毒起源於野生動物,”他們說,並激動地呼籲讀者與在抗擊這種疾病的前線的中國同事站在一起。

這份"臭名昭彰"的聲明,攻擊“暗示 Covid-19 非自然起源是陰謀論”。顯然,這是為了扼殺辯論。它由 27 位專家簽署,但後來證明,這份聲明背後是由與「武漢病毒研究所」有資金往來 ,並廣泛聯繫的紐約生態健康聯盟主席, 英國科學家彼得·達扎克( Peter Daszak)所秘密起草的。
Daszak 博士的組織資助了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冠狀病毒研究。如果 SARS2 病毒確實從他資助的研究中逃脫了,那麼 Daszak 博士可能要承擔責任。他沒有向《Lancet柳葉刀》的讀者宣布有這種嚴重的利益衝突存在。相反,這封信的結論是,“我們宣布沒有競爭利益。”
更糟糕的是,《Lancet柳葉刀》隨後成立了一個病毒起源委員會——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選擇了 有利害關係的Daszak 擔任其 12 人工作組的主席,其中還有另外五人簽署了先前那份聲明,駁斥了這種病毒不是自然發生的觀點。

巴黎科學團體一直在收集持不同意見的科學家的詳細信息,他們的信件或批評文章被主要期刊拒絕,其中包括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這兩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科學辯論工具。


《自然Nature 》的立場尤其值得懷疑。大約在達扎克的信發表的同時,一項聲明開始置頂於一些先前發表的論文,例如美國病毒學家拉爾夫·巴里克 (Ralph Baric) 和來自武漢的“蝙蝠女俠”專家石正麗的“功能獲得研究”,題目為“一組類似 SARS 的循環蝙蝠冠狀病毒顯示出人類感染的潛力”(這是2015年將蝙蝠冠狀病毒 和 SARS 嵌合成一種新病毒SHC014-MA15 的研究)。這份精心製作的補充註記稱,此類"『嵌合二種不同病毒』"的論文被推論出 Covid-19 的新型冠狀病毒是經過設計的,乃未經證實的理論基礎”,並補充說“沒有證據表明這是真的;並說科學家認為,動物是最有可能的新型冠狀病毒來源。”

《自然》雜誌 還發表了石教授和兩位同事在去年 1 月的同一天寄給他們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詳細說明了有一種名為 RaTG13 的病毒的存在,該病毒取自馬蹄蝠並儲存在武漢病毒研究所。據說它是已知的與 Sars-Cov-2 最接近的基因,遺傳相似性超過 96%。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強調了此類疾病在自然界中發生,儘管密切相關,但在野外需要幾十年才能進化,而且似乎太遙遠而無法在實驗室中進行操作。

一些專家立即對缺乏有關這種新菌株的信息表示懷疑。原因很快就清楚了:它的名字RaTG13是從之前一篇論文中發現的另一種病毒名稱(之前稱為 BtCoV / 4991)更改而來的,但是, 對於這樣知名出版物來說是不尋常的—這在《自然》中從沒有過。這掩蓋了與六名礦工肺炎的聯繫,7年前他們在中國雲南的一個洞穴中接觸蝙蝠糞便時爆發一種奇怪的呼吸道疾病,其中3人死亡。該洞穴距離武漢數百英里,但被石正麗和她的同事用來收集蝙蝠樣本。武漢的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承認,他們還有八種未公開的類似SARS的病毒來自礦井。但是,儘管在發表後的幾週內就出現了一連串的同行的質疑,《自然》 10 個月後發布她的附錄,這只是讓人提出了更多至今仍未得到解答的問題。
2012年, 雲南昆明醫科大學 發表的碩士論文《未知病毒引起重症肺炎6例分析》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80&t=6371784&p=7#81995615

Nature姊妹刊物《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也是繼 Daszak 在《Lancet柳葉刀》中出場後 ,企圖為科學界定下基調的第二篇重要評論的發源地 。

2020 年 3 月 17 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雜誌上的一封信(換句話說,是一篇評論文章,而不是一篇科學文章)。它的作者是由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Kristian G. Andersen克里斯蒂安·安德森領導的一組病毒學家。“我們的分析清楚地表明,SARS-CoV-2 不是實驗室構建的病毒,也不是故意操縱的病毒,”這五名病毒學家在信的第二段中宣稱。
““Sars-CoV-2 的近端起源”一文直言不諱地得出結論:“我們不相信任何類型的基於實驗室的場景都是合理的”。然而, 更多同儕批評人士指出,聲稱有任何“證據”證明 Sars-CoV-2 不是故意操縱的病毒是有問題的。
因為該聲明提到了尼古拉·彼得羅夫克斯 (Nikolai Petrovksy) 說明過的, Sars-CoV-2出現神秘的弗林Furin蛋白酶裂解位點,因為Furin蛋白酶幫助刺突蛋白與人體組織中的細胞有效結合,但在Sars-CoV-2最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中, 卻完全沒有發現。但Kristian G. Andersen克里斯蒂安·安德森淡化了弗林Furin蛋白酶潛在意義。該聲明暗示“很可能會在其他物種中發現具有部分或全部多鹼基切割位點的類 Sars-CoV-2 病毒”。但是, 到目前為止根本沒有發生這種情況。
也就是說 , 安德森博士和他的同事正在向他們的讀者保證一些他們不知道的事情。這樣的臆測卻被 《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刊登出來?
這份文件的五名簽署人包括一名在中國工作近 20 年獲得中國最高外國科學家獎的專家,另一名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客座教授”——它是如此有影響力的期刊, impact factor當然高 , 該文已被訪問過 540 萬次並在其他論文中被引用近 1,500 次。

主要作者加州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免疫學家Kristian G. Andersen克里斯蒂安·安德森,他一直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積極發聲,譴責實驗室洩漏理論並與其支持者對抗。
然而,最近一封發佈給安東尼·佛奇的電子郵件表明,安德森此前曾向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佛奇承認該病毒具有“(可能)看起來經過設計”的異常特徵,並且“與進化論的預期不一致” . 他上周聲稱,討論只是“科學過程的明顯例子”,。現在安德森的推特賬號卻突然消失了。

還有很多例子。例如,中國在承認病毒"人傳人"後,指責華南海鮮市場出售的動物。幾週內,四篇描述穿山甲病毒的手稿被提交給期刊,這些手稿都嚴重依賴一組中國科學家去年發表的數據。其中兩篇關於穿山甲冠狀病毒的論文由Nature 發表。不可避免地,這些文章引發了全球的激烈討論,即市場上出售的穿山甲是否是此種人畜共通傳染病 ,病毒由蝙蝠跳躍過渡到人類的聯繫,類似於第一次發生非典疫情的果子狸。

穿山甲傳播鍊? 後來被證明是 鋪設的虛假線索。然而,《Nature自然》卻拒絕了另一位重要的科學異議人士提交的一份文件,該文件顯示所有四篇論文如何主要使用來自同一批穿山甲的樣本,並且其中兩篇論文中報告的關鍵數據並不準確。
羅格斯大學生物安全專家兼化學生物學教授理查德·埃布賴特(Richard Ebright)認為,這種對“重大遺漏和重大錯誤陳述”的容忍暴露了一個大問題。“《自然Nature》和《柳葉刀Lancet》 在支持、鼓勵和執行科學證據表明 Sars-CoV-2 具有"自然溢出"源點的敘述錯誤並說這是科學共識? 這樣錯誤敘述,推波助瀾,轉移焦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或者正如另一位觀察家所說:“自然Nature和柳葉刀Lancet的遊戲似乎是為了設定基調,然後推遲關鍵論文和回覆。”
但是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就是事情變得更加模糊的地方。許多指控認為,這不是編輯誤判,而是更險惡的事情:出於商業原因想要安撫中國。《金融時報》 四年前披露,負債累累的德國自然出版集團施普林格·自然 (Springer Nature)正在阻止涉及中國的數百篇學術文章,內文提到了北京認為敏感的主題,例如香港、台灣或西藏。中國也在全球範圍內大手筆投入,以贏得科學領域的霸主地位——其中包括成為 Springer Nature 和Elsevier(《柳葉刀》的所有者)共同出版的開放和成為期刊的最大贊助國家。

消息人士估計,去年 Springer Nature 與中國機構之間的 49 項贊助協議價值至少為 1000 萬美元。這些交易涵蓋了作者在此類期刊上支付的出版費,因此在創造依賴文化的同時為中國籍作者鋪平了道路。它們對雙方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們為出版商提供了進入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及其資源豐富的大學的機會,同時也提供了國際認可和地位。但我們知道,即使是外資公司 ,中國也要求遵守他的世界觀,—尤其是中國對於引發這場全球災難這樣敏感的問題上,可能扮演有角色?

批評人士擔心,這些企業與中國過多的金錢聯繫會損害出版並扭曲"學術中立"的議程。“科學出版已經成為一個高度政治化的行業,”彼得羅夫克斯說。“顯然,需要對科學出版商的作用展開國際調查,隨著主要出版社收購許多較小的獨立期刊,它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是這些主控期刊的出版商日益政治化和對公眾影響的敏感性。我們需要研究這可能對這場Covid-19大流行產生什麼影響,以及它可能對未來的科學研究產生什麼影響?”

請參考這一篇 , 作者尼古拉斯·韋德 (Nicholas Wade) 是一名科學作家,任職過 《自然》、《科學》和《紐約時報》
https://nicholaswade.medium.com/origin-of-covid-following-the-clues-6f03564c038
COVID-19 的起源:誰在武漢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人類還是自然?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80&t=6371784&p=8#82001992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80&t=6371784&p=9#82012634
Covid的起源——追踪線索

這篇文章您可以再讀一下 , 釐清前後的因果
www.independentsciencenews.org
SARS-CoV-2和COVID-19大流行的擬議起源
作者:喬納森·拉瑟姆(Jonathan Latham)博士和艾莉森·威爾遜(Allison Wilson)博士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80&t=6388916&p=7#82157761
這是另外一篇 論文
https://www.minervanett.no/files/2020/07/13/TheEvidenceNoNaturalEvol.pdf
The Evidence which Suggests that This Is No Naturally Evolved Virus
A Reconstructed Historical Aetiology of the SARS-CoV-2 Spike
Birger Sørensen, Angus Dalgleish & Andres Susrud
Immunor & St Georges 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國倫敦聖喬治大學的腫瘤學教授達格利什(Angus Dalgleish) 和挪威病毒學家索倫森(Birger Sørensen)去年研究新冠病毒,並共同撰寫一份22頁的報告,指發現「特別線索」顯示病毒只能經由實驗室人為操作產生。該論文被包括《自然》和《柳葉刀》在內的主流期刊拒絕刊登。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80&t=6371784&p=9#82026753

雖然 , 自然界病毒不只是一次從一個物種跳到另一個物種。
適應攻擊蝙蝠細胞的冠狀病毒刺突蛋白需要反復跳轉殖到另外一個物種,其中大部份失敗,然後才能獲得幸運突變。突變→其中一個 RNA 單位的變化→導致不同的氨基酸單位被納入其刺突蛋白,並使刺突蛋白能夠更好地攻擊其他物種的細胞。
通過更多這樣的突變驅動調整,病毒適應了它的新宿主,比如蝙蝠經常接觸的一些動物。整個過程不斷重複 ,隨後病毒從這個中間宿主轉移到人體身上。
就 SARS1 而言,研究人員記錄了隨著病毒逐步進化為危險病原體時其刺突蛋白的連續變化。在它從蝙蝠轉變成果子狸之後,在它成為人類的溫和病原體之前,它的刺突蛋白發生了六次進一步的變化。再經過 14 次變化後,該病毒更適合人類,並且隨著再發生 4 次變化,傳染病開始流行。
所以, 能在 果子狸身上及周邊環境找到 SARS1, 並紀錄到變化 。
同樣 , MERS 在駱駝身上及周邊環境中找到 , 並紀錄到變化。
SARS1 和 MERS 病毒都在環境中留下了大量痕跡。SARS1 的中間宿主物種在疫情爆發後的 4 個月內被確定,而 MERS 的宿主則是在 9 個月內確定的。然而,在 SARS2 大流行開始大約 15 個月後,經過大概密集的搜索,中國研究人員既沒有找到原始蝙蝠種群,也沒有找到 SARS2 可能跳入的中間物種,也沒有找到任何中國種群的血清學證據,包括武漢人在 2019 年 12 月之前曾接觸過該病毒。一年多來絲毫沒有獲得支持"病毒自然出現"的證據。

SARS2 自首次出現在人類身上以來一直沒有改變→它並非不需要,而是因為它已經可以有效地攻擊人體細胞。
SARS2 基因組的統一結構暗示沒有任何通過中間動物宿主的跡象,自然界中也沒有發現這樣的宿主。

如果 SARS2 一躍從蝙蝠跳到人身上並且此後沒有太大變化,它應該仍然擅長感染蝙蝠。但似乎不是。
“經過測試的13種蝙蝠, 只有其中2種蝙蝠能被 SARS-CoV-2 感染,而且病毒對蝙蝠細胞的結合能力? 親合力只有對人類細胞的1/10 ? 因此它們不太可能成為人類感染的直接來源,也沒有找到那一個蝙蝠族群是 Covid-19(SARS-CoV-2病毒)的保毒者 ?

即使那些認為實驗室起源不太可能的人也同意 SARS2 基因組非常一致。和石正麗共同發表論文的Baric 博士寫道,“在中國武漢發現的早期毒株顯示出有限的遺傳多樣性,這表明該病毒可能是從單一來源引入的。”

實驗室逃脫的支持者開玩笑說,SARS2 病毒在傳播給人類之前當然會感染一種中間宿主物種,並且他們已經確定了它——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人源化小鼠(帶有人類ACE2受體的基因工程小鼠)。
Ace.H wrote:
這你是聽誰說的?
以色列自己的統計報告:
新冠肺炎死亡率驟降98.9%、重症率降低95.8%(恕刪)

你只是把帶風向的數字列出來!但沒有完整的數據。

1. 英國兩劑疫苗接種的人不治死亡佔46%,這是科學數據。
2. 只接種一劑疫苗又不治死亡的數據,並沒有列出來。
3. 打疫苗死亡的數據也沒列出來。

其他的鬼扯推論,都只是特定立場帶風向。

結論,你就是在鬼扯!別再造孽了!


------
(46%打過2劑疫苗,只打1劑照樣死的還沒算進去喔! )

英國新冠死亡者46%打過疫苗 編譯 張詠晴 天下雜誌期 2021-07-06

醫師:不意外

在英國,因新冠病毒病歿者,有一半是打過疫苗的人。但醫師和科學家對於接種後依然死亡表示,不意外,也不需要緊張。

但是,英國公共衛生部幾天前公布一項數據,截至6月21日,紀錄上感染Delta病毒者是9萬2000人,而其中117人不治死亡。而在這些病歿者中,近半(46%)是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人。
------
微微55
又在唬爛了
微微55
你是不是之前強調過自己國小畢業 真的不意外 前面才有人拿那個新聞出來做文章 我回過了 想誤導無知大眾?真的啦你想自己去重症不要打你就不要打 不要整天唬爛造謠抹黑疫苗想害人?
lls613 wrote:
在台灣等到打疫苗後死(恕刪)

其實就比例上來說,已經超過了。

確診死亡 832/2千300萬

打疫苗死亡 712/1千零幾十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