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_m3 wrote:
微,不是應該趕緊去
問問看怎麼治療少數中重症患者,盡快準備好治療
的設備與藥物會不會來得比



你看01整天罵 新聞整天報
可是你會發現其實你身邊的人 有確診的人 就算有也都普通症狀
我也還沒與到身邊有人有重症傷亡的
親戚朋友公司同事廠商 陸續 都有認確診 不過都沒什大礙
我自己跟小孩也確診過
說真的日子還是要過 把自己抵抗力提升才是重點
不知道還以為 01很多鄉民身邊的人都重症 罵的可兇了
crazydiamondc wrote:
可是你會發現其實你身邊的人 有確診的人 就算有也都普通症狀
我也還沒與到身邊有人有重症傷亡的


crazydiamondc
65794 vs 38~ 所以呢? 我身邊是沒人重症阿
luther0911 wrote:
3劑疫苗又不防病毒 (恕刪)


你是書讀得少還是理解能力有問題? 打一百劑疫苗也不會讓你不確診好嗎?
打疫苗 只是稍微增加你對重症的防禦力
就像打流感不代表你就不會得感冒 疫苗只是練你身體防禦力 不是讓你百毒不侵
jedijack
流感跟感冒是兩種疾病,而流感也得猜流行那一株病毒來製造疫苗
crazydiamondc
本來就是 疫苗本來就是用猜的 所以打了疫苗只是給你機會躲過病毒而已 不是就不會中
crazydiamondc wrote:
你是書讀得少還是理解能力有問題? 打一百劑疫苗也不會讓你不確診好嗎?
打疫苗 只是稍微增加你對重症的防禦力
就像打流感不代表你就不會得感冒 疫苗只是練你身體防禦力 不是讓你百毒不

51名醫護抱病返工、醫護不敢篩 陳時中:沒篩就沒確診
2022-05-17 14:59 聯合報 / 記者

/台北即時報導

本土疫情嚴峻,醫療院所與機構也因工作人員染疫而產生人力缺口,護理工會團體示警,為不讓醫療崩盤,許多護理師已不願快篩,也有不少確診護理師抱病照顧確診者。

對於護理師不敢快篩一事,陳時中表示,「這講法正確但沒有證實,如果沒篩就沒有確診,所以就不會有這種情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4月1日到5月1日共有51名醫療工作人員確診後被召回照顧確診者,都是長照機構工作人員,都經過衛生局及網區指揮官同意。

羅一鈞表示,先前有說明過,召回機構照服員或護理師回來工作,後續將研議獎勵津貼辦法,針對提前召回工作的人員,醫院都會提供獎勵,回朔到4月1日生效。
crazydiamondc
很多人還是照常過日子 只有01整天搞得好像死一堆人似的~
bmw_m3
朋友提到,沒篩就沒確診其實是其中一條可行的路,有症狀才篩檢治療,會節省社會非常大的資源,不過對高齡免疫力差與沒打疫苗的民眾會比較危險.
AG-72 wrote:
對於護理師不敢快篩一事,陳時中表示,「這講法正確但沒有證實,如果沒篩就沒有確診,所以就不會有這種情形。」


...............
聽到這樣的情況不是應該說要想辦法調配人力嗎?
還認可沒篩就沒確診這樣的說法............
果然是厚臉皮的
yuxian
沒篩檢誰也不知道有無確診,醫院自己要控管好而不是中央
美CDC公布最新旅遊警示!台灣被列入「最高風險等級」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16日在最新的旅遊警示中的「高風險國家」中新增4國,其中包括台灣。

CNN報導,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賴索托(Lesotho)、南非和台灣在美國CDC16日公布的最新旅遊警示中被升至「第3級」風險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CDC近期對其旅遊警示評級系統進行徹底改革,目前第3級國家是風險最高的級別,第2級被視為「中等風險國家」,而1級是「低風險國家」。至於過往等級最高的第4級「最高風險國家」現在只保留給特殊情況,例如極高的確診病例數、出現新的關注變種或醫療保健基礎設施崩潰等。更新評級系統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國家被設定為第4級。

第3級「高風險國家」適用於過去28天內每10萬人中出現超過100例新冠確診的國家,而隨著夏季旅遊季節越來越近,歐洲大部分地區仍處於這一等級。截至5月16日,包括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等地都被列為第3級,其餘包括巴西、加拿大、哥斯達黎加、馬來西亞、南韓和泰國也都是第3級。

截至5月16日,大約110個地點被列為第3級,與5月9日相比略有增加。CDC建議在前往第3級目的地國家之前確保接種最新新冠疫苗。
VincentLu1021
不開放觀光入境,還是有商務人士和外勞還有本國人民要出入境啊.
bmw_m3
原來如此
剛看到一個影片,希望對台灣疫情有幫助,有興趣
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如果有在國外念病毒學或醫學的朋友,有相關資料
也可以分享一下.
該死的還不死
不該死的倒死了
該走的不走
不該走的都走了

死亡不可怕
可怕在被醫療機構胡整了一圈 最後還是得死
朋友提到,匡列居家者是否可以統一做支援工作
,不要再挖原本人力就已經吃緊的各單位,社會也
比較不會因為疫情造成運作困難的現象.
支援的地點可以在家就在家,遠距辦公模式,不能
在家的話,可做一些oa辦公室的規劃,一人一空間.
可能得盡快規劃,許多專家都提出未來疫情會持續
,不會停止在omicron.
以上是一般工作支援,醫院的部分比較特殊,可請
醫學管理專家來規劃.
bmw_m3 wrote:
朋友提到,匡列居家者(恕刪)


確診 / 痊癒者願不願意出來支援我不知道

但還沒有確診的 應該是很多人想上街抗議卻不敢出來
如果可以的話 總統府 行政院 衛福部前面應該早塞爆了吧

這樣看出來沒有?
沒快篩
所以不能 pcr
沒 pcr 所以不能開證明
沒證明就不能領保險

同理
怕確診
所以不敢出來抗議
所以這幾個不會被撤換

這個邏輯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bmw_m3
記得朋友提到過,醫藥界有醫學管理學門,可以請他們研究規劃一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