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糞土的墻面不堪涂抹!對于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么好責備的呢?”又說: “起初我對于人,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于人, 聽了他說的話卻還要觀察他的行為。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變。
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從陳國逃往蔡國后,也沒得到蔡君的重用,常發“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感慨,一天發現弟子宰予中午還在睡大覺,氣得說宰予是朽木不可雕,弟子們趕緊來安慰孔子,孔子說今后聽其言而觀其行,好自為之。
刻畫了怠惰(比喻手法極為生動)、言行不一的宰予形象,反面論證了修身的重要性。同時,我們也明白了,判斷一個人的品德修養,不但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
觀察他是否言行一致,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的標準之一 。
孔子在這里還提出判斷一個人的正確方法,即聽其言而觀其行。
“聽其言而觀其行”,倒正如儒學大師朱熹在《論語 集注》卷三里引胡氏的話所提醒我們的那樣:“圣人怎么會現在才知道聽其言而觀其行呢?也不是真因為宰予就對所有人都抱不信 任態度了。不過是以宰予的事情為例教育大家,要求我們多做少 說,言行一致罷了。” 而之所以需要如此,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的確有那么些人說 起比唱起還好聽。
所以,我們不僅要聽他怎樣說,而且還要擦亮眼睛觀察他怎 樣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