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值就是病毒擴充膨脹的生命週期數, 我們讓致病數量的病毒按指數繁殖的N代, 得到的擴充病毒數量是原病毒數量乘以2的N次方, 這樣的數量擴充病毒引起熒光數量或者超過的被儀器檢測到。 就算是陽性。定義陽性的CT值就是N, 台灣選的30,國際選的38,加拿大選的是40, 也就是說國際確證陽性的標準比台灣嚴格256倍, 加拿大確證陽性的標準比台灣嚴1024倍。 原來台灣是在CT值這邊玩蓋牌 疫苗玩台灣標準 確診也是台灣標準 這政府........
CT值大於30是可以目前解隔離的標準 並不是30以上不算確診為什麼要散布這種假消息 可以查證一下嗎--------指揮中心鬆綁Ct值大於30可解隔離 Ct值代表什麼意義?2021-05-25 10:25:01指揮中心鬆綁Ct值大於30可解隔離 Ct值代表什麼意義?▲每將病毒放大1次就是1單位的Ct值,也就是2的次方倍(以Ct值18為例,就是指2的18次方)。(圖/ingimage)【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年4月底,台灣首度出現防疫旅館員工染疫(華航諾富特確診員工案1120),4月17日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食慾不振、呼吸緩等症狀,曾3度在同診所就醫但都未通報;4月27日自行到醫院求助,診斷出肺炎立即通報收治住院,PCR檢驗陽性確診,Ct值高達21,屬於「強陽性」。最近萬華地區不少確診者Ct值為12、13,這又代表什麼意義呢?今年5月以來,本土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成為許多人下午2點必看的直播,許多專家提到Ct值,到底什麼是Ct值?為什麼Ct值愈高愈沒有傳染力?到了34、35,甚至可以解除隔離。Ct值英文全名為「cycle threshold(CT)value」,中文又可稱為「循環數閥值」,這是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在實驗室中,透過病毒核酸檢測(PCR)之後所測出來的數值。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新冠病毒非常微小,僅約流感病毒的10分之1,想要監測病毒RNA的濃度,就必須透過PCR多次複製特定基因,放大觀測。每將病毒放大1次就是1單位的Ct值,也就是2的次方倍(以Ct值18為例,就是指2的18次方)。如果確診者體內病毒RNA濃度很高,進行PCR檢測時,只要複製幾次就能觀測到病毒,此時Ct值數值相對較低,顯示傳染力較高。相較之下,許多確診者感染時間較久,體內病毒濃度相當低,在做PCR檢測時,就必須重複複製好多次,才能觀測到病毒RNA濃度,這個時候Ct值數值就較高了,卻也代表傳染力低。一般來說,確診者出現症狀時,Ct值較低,顯示剛被傳染,體內病毒濃度較高。在染疫14至20天後,Ct值逐漸變高,如果到了30以上,傳染力相當低。指揮中心持續修正解除隔離的Ct值標準,最初期標準為採取3次採檢陰性,始能解除隔離;第2次修正改為2次採檢陰性。今年1月則規定,只要Ct值大於34,就符合解除隔離的規範,目的在於讓患者盡快出院。今年1月標準「如果患者發病10天以上,且症狀緩解至少3天者,加上2採陰性、或1採陰加上1採Ct值34以上或2次採檢Ct值需34以上,即可解除隔離。」近半個月來,本土疫情嚴重,指揮中心又鬆綁了解除隔離標準,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之前採檢確診Ct值,訂定大於等於34,「訂的有些保守」,一般來說,Ct值大於28以上,就培養不出病毒。由於近日疫情嚴峻、本土個案多,病房需求較多,張上淳說,不應該再將較無感染疑慮病人留在醫院,Ct值大於30相對安全,這類患者可以出院,回到社區自主健康管理1周即可。
Stereophotography wrote:CT值大於30是可以目前解隔離的標準 並不是30以上不算確診為什麼要散布這種假消息 可以查證一下嗎 解除隔離就可以回家生活了台灣CT30~34不隔離台灣CT35~40陰性,沒生病!CT3~40雖然傳染力低但並非不會傳染國外研究有30%機率會發病Stereophotography wrote:今年1月則規定,只要Ct值大於34,就符合解除隔離的規範,目的在於讓患者盡快出院。 台灣檢驗的目的是讓患者盡快出院寧可縱放病患,絕不輕易認定陽性!歐美寧可誤認病患,絕不縱放任何陽性!提醒你一下,用CT35作為標準的還有印度
marinese wrote:台灣選的30,國際選的38,加拿大選的是40,也就是說國際確證陽性的標準比台灣嚴格256倍,加拿大確證陽性的標準比台灣嚴1024倍。原來台灣是在CT值這邊玩蓋牌 醫師高銘鴻【Ct值的高低代表什麼?】Ct值越高,代表體內病毒要放大非常多倍才能被觀察到,表示體內病毒濃度越低;Ct值越低,則代表體內病毒含量越高。【多少Ct值算是陽性】以台灣現行規定Ct值35即為確診,如果介於35-40之間,就會再採檢第二次判斷,而每個國家判定多少Ct值為陽性的標準也不太一樣,像是日本和美國是以Ct值40以內都算陽性,所以之前才會出現在台灣檢測陰性,但在國外卻是陽性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