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檢疫放寬3+4》可外出工作卻不能回家?柯文哲轟:白癡政策又來一個...】
秦宛萱2022-06-13 17:0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後天(15日)起,所有入境旅客檢疫天數將從原先的「7+7」改成比照居家隔離「3+4」,進行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被視為一大鬆綁,離開國門更進一步。
不過,當中規定檢疫處所維持「1人1戶」或入住防疫旅宿,並以於同一檢疫地點完成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為原則,換句話說,若入住防疫旅館仍要住滿8天,引發網友熱議,也遭質疑政策意義不明。
今(13)日台北市長柯文哲備詢時,也忍不住表示現在又來一個白癡政策,一個旅館有的可以外出,有的不行,在執行上很困難,更批評政府常常都是這樣,下命令的知道大概不會執行很徹底,接到命令的也知道不要被抓包就好,就成了所謂「上下交相賊」。
15日入境檢疫放寬成3+4
指揮中心在11日表示,自15日零時起於調控入境一定人數總量為前提下,同步放寬下列邊境檢疫措施,這規定適用於所有抵台旅客,不限本國籍或外國籍,也不限商務旅客。
規定入境日為第0天,進行3天居家檢疫及檢疫期滿後接續4天自主防疫,取消原7天自主將健康管理,而檢疫所需1人1戶或入住防疫旅館,並以於同一檢疫地點完成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為原則。
至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遵守之防疫規範,包括非必要不可外出,若要外出工作或採買生活必需品,需要有2天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結果,外出全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有飲食需求時可暫免佩戴口罩,並於用畢立即佩戴口罩,且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非急迫性需求的醫療或檢查應延後。
值得注意的是,考量移工、漁工及學生係採共同生活模式,群聚感染風險較高,於自主防疫期間不得到校上課、工作,非必要不得外出。
另外,這次也開放,除了搭乘防疫車隊外,得採親友或機關團體車輛接送,並參照防疫車隊之防疫規範,落實各項防疫措施。
自主防疫4天可以出門工作卻不能回家
不過,這樣的放寬,也遭民眾批評是邏輯錯亂。一名網友質疑,假設有人不坐防疫計程車由親友接送,因為要一人一戶入住防疫旅館,自主防疫期間可以出門上班、參訪、演講、開會和採買生活必需品,卻不能回家住,這到底甚麼邏輯?
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批評,原本以為改成「3+4」可以減輕返國國人、商務人士的負擔,但對於沒有辦法一人一戶的民眾,一樣要防疫旅館8天住好住滿。
她今天也在議會上質詢柯文哲,「後面4天可以上班卻不能回家,這樣你同意嗎?」不過,柯文哲在意的不在於民眾可不可以回家,而是飯店管理的問題。
柯文哲:很白癡的政策又來一個
柯文哲先脫口而出,「不要再問我,我上次就說這很白癡的政策(編按:中央在自由廣場設兒童接種站),現在又來一個」,他直言,防疫旅館執行上會很困難,因為同時會有前3天不能外出的旅客跟後4天可以外出的旅客。
他表示,政治的原則就是簡政、輕稅,搞一個制度就很難執行,柯文哲說,「常常都是這樣,下一道命令,下命令的也知道說,這大概執行不會徹底,下命令的知道這個很難執行,接到命令的也知道說,不要被抓包、不要被鬧上媒體,反正沒有人抓到就沒事,所以這叫上下交相賊」。
柯文哲更在回答國民黨議員徐弘庭時,譏這是「類解封」,徐弘庭也建議他,在實務上執行有困難的地方,希望不要再跟中央做無謂的隔空喊話跟嘴砲,就全部用府函問它,這樣文書來往的也有一個證據,到時候吵架你也可以拿來當相罵本。
為什麼不能回家?陳宗彥這樣解釋
今天「代打」出席記者會的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每周入境以2.5萬人為限,會做這樣的考量,主要是目前每周入境人數約1.8萬人,除了評估入境人數外,也考量機場深喉唾液採檢的量能,也兼顧醫療體系,分配的部分會請民航局協調各航空公司處理。
針對規定檢疫所維持人1戶或入住防疫旅宿,並以於同一檢疫地點完成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為原則,陳宗彥解釋,過去是7天居家檢疫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這次是把7天居家檢疫調成3天居家檢疫加上4天自主防疫,才會建議依照原來住宿的地點繼續完成自主防疫。此外,他認為,後4天旅客有需要外出,把快篩陰性給旅館業者確認即可外出,跟原來並沒有很多差別。
kleiberwu wrote:
【入境檢疫放寬3+4》可外出工作卻不能回家?柯文哲轟:白癡政策又來一個...】
今(13)日台北市長柯文哲備詢時,也忍不住表示現在又來一個白癡政策,一個旅館有的可以外出,有的不行,在執行上很困難,更批評政府常常都是這樣,下命令的知道大概不會執行很徹底,接到命令的也知道不要被抓包就好,就成了所謂「上下交相賊」。
看不懂 柯先生 在批評什麼 ?
也不知道所謂白癡所指為何 ?
台北市長柯文哲之前表示,打完2劑WHO(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疫苗就可入境免隔離 ?
不知道這個病毒能"突破性感染", 打過疫苗照樣感染, 感染後還會再次感染
卻說可以這樣入境免隔離 ?
當然需要 "隔離"Isolation + "檢疫"Quarantine
而且他自己也說過, 不能讓住院病人衝破醫療能量
"隔離"Isolation + "檢疫"Quarantine 能減緩病毒傳播的速度, 壓低感染人數不要超過醫療能量
那麼要關幾天?
因為我們知道 Omicron 潛伏期是3天 , 關3天是要讓症狀跑出來時可以就醫
如果過了潛伏期, 沒有發病 , 傳染性低可以自主管理
身為醫生應該知道病毒的"起居作息"有一定的時程
柯文哲5月1日自己又說:台灣不可能永遠鎖國要準備與病毒共存
之前4月柯文哲才拋出了「軟性封城」的做法,卻被質疑先前說要共存、恢復正常生活
到底在說什麼 ?
一個旅館有的可以外出,有的不行,在執行上很困難?
旅館有的客人住一天? 有的客人住7天 ? 錢都不會收錯 ? 難道要一律住7天才不會收錯錢 ?
旅館有房卡 , 有監視器, 進出房門會知道 , 前3天或後4天為何會弄錯 ?
check in 和 check out 會弄錯 ?
到底在說什麼 ?
kleiberwu wrote:
15日入境檢疫放寬成3+4
指揮中心在11日表示,自15日零時起於調控入境一定人數總量為前提下,同步放寬下列邊境檢疫措施,這規定適用於所有抵台旅客,不限本國籍或外國籍,也不限商務旅客。
規定入境日為第0天,進行3天居家檢疫及檢疫期滿後接續4天自主防疫,取消原7天自主將健康管理,而檢疫所需1人1戶或入住防疫旅館,並以於同一檢疫地點完成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為原則。
至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遵守之防疫規範,包括非必要不可外出,若要外出工作或採買生活必需品,需要有2天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結果,外出全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有飲食需求時可暫免佩戴口罩,並於用畢立即佩戴口罩,且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非急迫性需求的醫療或檢查應延後。
值得注意的是,考量移工、漁工及學生係採共同生活模式,群聚感染風險較高,於自主防疫期間不得到校上課、工作,非必要不得外出。
另外,這次也開放,除了搭乘防疫車隊外,得採親友或機關團體車輛接送,並參照防疫車隊之防疫規範,落實各項防疫措施。
kleiberwu wrote:
自主防疫4天可以出門工作卻不能回家
不過,這樣的放寬,也遭民眾批評是邏輯錯亂。一名網友質疑,假設有人不坐防疫計程車由親友接送,因為要一人一戶入住防疫旅館,自主防疫期間可以出門上班、參訪、演講、開會和採買生活必需品,卻不能回家住,這到底甚麼邏輯?
這個病毒帶正電 ,能『靜電吸附』 , 能逃脫抗體, 以氣溶膠 黏上來感染
不戴口罩擋得住嗎 ?
以為自主健康管理 沒有區分 ?
工作會全程戴口罩 , 回家會全程戴口罩嗎?
kleiberwu wrote:
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批評,原本以為改成「3+4」可以減輕返國國人、商務人士的負擔,但對於沒有辦法一人一戶的民眾,一樣要防疫旅館8天住好住滿。
她今天也在議會上質詢柯文哲,「後面4天可以上班卻不能回家,這樣你同意嗎?不過,柯文哲在意的不在於民眾可不可以回家,而是飯店管理的問題。
柯文哲:很白癡的政策又來一個
後面4天可以上班卻不能回家
因為面對家人 和面對工作時 , 防護層級是不同的
面對家人會卸下防護 , 小孩討抱一定不會拒絕 , 但在工作場所不會發生
而且 這個病毒並無法被擋在細胞外!
就算"抗體"是液遞出去了,也綑綁了病毒 , 沒想到魔高一丈, 被綁住了的病毒照樣『靜電吸附』黏上來感染
主要的保護力轉移為細胞免疫, 而非液遞免疫的抗體, 必須等病毒入侵後 , 活化T細胞免疫去清除病毒 。
無法擋在外面了 , 一定要經歷感染發燒的這段過程, 進來後才殺掉
這個 "保護力"是來自入侵後清除 !本來就無法保護病毒入侵 和病毒繁殖
是T細胞能被激活, 有免疫力的人才能殺掉病毒 ,才能面對病毒正面迎戰, 免疫力不足的老人小孩是無法正面迎戰, 必須"隔離"去閃躲病毒
所以不能回家去面對 免疫不足 , 有老人有小孩的家人
可以去工作場所面對 , 有工作能力,有免疫力的成人
王鴻薇 沒有醫學背景 , 她不懂病毒如何傳染 可以理解 , 學醫有醫學背景的柯應該懂 , 現在的Omicron 不同於過去的 Alpha Delta , 潛伏期縮短到只有3天 , 所以改3+4
還有機會能解釋, 面對為何要 "隔離" ? 如何檢疫 ?
還能有機會表現自己的醫療專業, 解釋這個病毒帶正電荷 ,能『靜電吸附』 , 能逃脫抗體, 以氣溶膠 黏上來感染 ,不戴口罩擋不住
工作場所的成人有免疫力,能清除病毒 , 家中的老人小孩沒有, 會重症 !
可惜 , 柯沒有論及任何醫學專業 , 卻和一個 路人甲一樣? 回答 飯店管理困難???
kleiberwu wrote:
柯文哲先脫口而出,「不要再問我,我上次就說這很白癡的政策(編按:中央在自由廣場設兒童接種站),現在又來一個」,他直言,防疫旅館執行上會很困難,因為同時會有前3天不能外出的旅客跟後4天可以外出的旅客。
kleiberwu wrote:
他表示,政治的原則就是簡政、輕稅,搞一個制度就很難執行,柯文哲說,「常常都是這樣,下一道命令,下命令的也知道說,這大概執行不會徹底,下命令的知道這個很難執行,接到命令的也知道說,不要被抓包、不要被鬧上媒體,反正沒有人抓到就沒事,所以這叫上下交相賊」。
全部都是政治 , 醫生的專業到那去了 ?
是在防疫還是搞政治 ?
kleiberwu wrote:
柯文哲更在回答國民黨議員徐弘庭時,譏這是「類解封」,徐弘庭也建議他,在實務上執行有困難的地方,希望不要再跟中央做無謂的隔空喊話跟嘴砲,就全部用府函問它,這樣文書來往的也有一個證據,到時候吵架你也可以拿來當相罵本。
議員說的很正確 , 在實務上執行有困難的地方就提出來,是那一項那一點有困難? ,希望不要再跟中央做無謂的隔空喊話跟嘴砲
完全無助於疫情
kleiberwu wrote:
為什麼不能回家?陳宗彥這樣解釋
今天「代打」出席記者會的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每周入境以2.5萬人為限,會做這樣的考量,主要是目前每周入境人數約1.8萬人,除了評估入境人數外,也考量機場深喉唾液採檢的量能,也兼顧醫療體系,分配的部分會請民航局協調各航空公司處理。
針對規定檢疫所維持人1戶或入住防疫旅宿,並以於同一檢疫地點完成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為原則,陳宗彥解釋,過去是7天居家檢疫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這次是把7天居家檢疫調成3天居家檢疫加上4天自主防疫,才會建議依照原來住宿的地點繼續完成自主防疫。此外,他認為,後4天旅客有需要外出,把快篩陰性給旅館業者確認即可外出,跟原來並沒有很多差別。
且入境許多 是 BA.4 BA.5 傳染力更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