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地自建 ->設計發想及鋼構屋拆解文

Santorini wrote:
買地自建是一切夢想的...(恕刪)


用pvc軟管最大的壞處是

以後若線路需要抽換會很麻煩甚至無解
sun16888 wrote:
用pvc軟管最大的壞...(恕刪)


請問為什麼?

不是一樣都可抽換嗎?
Santorini wrote:
請問為什麼? 不是...(恕刪)

pvc軟管在施工過程常會因施工不當,出現管線出現V型或波浪型等走向

甚至在水泥灌漿時會將軟管壓扁,造成無法後續施工


電線之前有一篇在討論
可以看一下

我問過很多人
一般用插頭都是2.0起跳了
沒在1.6了
因為現在一堆3C家電
電越吃越大

像電視
說比CRT省電
可是比CRT大台
一堆人越換越大
電相對提高
所以還是比原本用更大的電
加上其他家庭劇院等

所以摟

廚房建議5.5的
迴路建議2.3個

冷氣我朋友當是幫客戶牽5.5
一台冷氣一個迴路

我說的迴路等於一個無容絲開關只用一個插座
這次改版簡直是濫到翻濫到底
Santorini wrote:
灌漿後 => 內外牆噴沙漿 => 人工粉泥 (有加不知是海菜粉還是止水粉) => 上屋外油漆 => 再加一層大理石漆 (聽說有防水作用) & 局部文化石.
不知有無大大了解這樣的作法夠嗎?

人工粉泥-應該是防水彈性泥,防水ok
屋外油漆 => 再加一層大理石漆:油漆都含黏結劑,因此基本上是不耐曬的
雖然可以防水,但幾年後可能還得重新漆過
當初建商有建議我用石頭漆(大約跟你用的大理石漆類似),
我問他這點,他也坦白說有重漆之可能
Santorini wrote:
問題三 : 電線.
除了廚房外, 每個迴路是 3.0 主線路, 2.0 為分線 => 這樣夠嗎?
廚房 : 還在討論要進多少. 水電說看我們使用的電器. ==> 請問大家都是拉多少?

用電量大的不就是冷氣,微波爐蒸爐烤箱電鍋電子鍋烘碗機...
主要是廚房可能同時有幾部吃電大的,因此拉一兩條專線有必要
最好同時拉條220v的,有些進口廚房家電吃220v
其他就是電暖氣,但目前大多在1500w以下,
而且同一迴路(房間)比較不會用兩台以上
如果你玩音響,那擴大機也要考慮進去,還得考慮另外打根地線給音響用
除此之外一般電燈用2.0就夠了,
其實不必用到什麼3.0,5.5那麼粗的,$$高又不好拉

破壞保育在山坡上蓋房子
小心提防地震.土石流
我要賺錢 wrote:
破壞保育在山坡上蓋房...(恕刪)


大大放心,
我們也是愛護動植物一族的.
買的時候, 所有樹木已被建商鏟光.
買的時候, 也種了二三百顆的樹, 只留一小區來蓋五十坪的房子.
但最後為了山坡水土保持, 幾乎全區要動, 並不是開挖, 而是引流水溝.
所以感覺好像動到的面積太大.
為了救那些之前種的二三百顆的樹, 我老婆也是每天在那上演 "手下留樹" 的戲碼.
在房子的地基上, 只要看到昆蟲與蚯蚓, 一定挖出來放到其它區域上.
當然不管如何開挖對大地一定會有所損傷.
保育與環保.
環境與生活.
有時很難有其定論.
任其荒廢, 雜草叢生就是好嗎?
任其受農藥毒害, 不見得就是好.
如果大大仔細研究一下台灣的農地農業.
台灣的生活環境與社會文化有其困難
房子蓋好後.
我們有打算窮極一生的讓農地上
百果齊生
百花齊放
百蟲齊鳴.
保育也有二種.
一種是培育動植物的生活環境
一種是任其荒無, 用百年/千年的時間來等待, 如荒野協會.
當然我非家產萬貫, 任我花用.
也非極端之環保人士, 一草一木不能動哉.
只能在生活與環境, 鋼構/木屋中取得平衡.
用後面的餘生來換取大地的欣欣向榮.

當初因水保技師要大規模的動土, 我們也餘心不忍.
看到挖土機在那動來動去, 我們也在懷疑決定是否是對的.
但我們有信心讓那塊大地活得比以前更生機蓬勃.
也竭盡可能的做好水土保持及引流之動作.
減少土石流之風險.

這是提外話, 只是剛好有網友提出來.
在此說明我們的想法與看法.
何謂破壞保育? 仔細去思考保育的意義與動機,
會有不同的收穫
也謝謝版友之關心.
板大你好:看你的房子真的很漂亮,且鋼構屋所費不貲啊,原本我也中意鋼構屋,奈何銀兩不夠而作罷!!目前小第自宅亦在興建中『http://www.wretch.cc/blog/vera2307』,您有空不妨前往瞧瞧。
關於電氣管路硬管及軟管問題,我曾詢問營造廠及施水電包商:自921地震大部分施工都是樓板、樑柱採硬管、立面牆壁用軟管,如此混合施工,當然軟硬管施工價格、施工難易及優缺點各有不同。
1. 防水:
會用大理石漆是因為我們希望用較低的費用, 營造我們想要的感覺
也會擔心只要是材料/化學物質, 怕會因日照雨淋後, 開始變質.
但外壁的材料不外乎"石材" "漆類" "磁磚"=> 在防水上, 好像都各有其憂缺點.
不知其防水性的比較?
大理石漆聽說是比其它漆類更防水, 也凍比較久.



2. 看來軟管與硬管好像真的各有其優缺點.
希望這種鋼構網牆的作法可以減少軟管變形的風險.
看其說明上, 有注明是 (混凝土專用),
聽說比較好的建材都用這種的. (因比較貴..........)
天花板因為是鋼構, 走的是明管, 再封天花板.




3. 電線:
聽說有的牌子電線會偷 (與標示不同), 不知那個牌子的比較安全?
可以怎麼量其是符合標準呢?
廚房是拉專線進. 不知怎麼計算使用量?
附表是找到的對照表.
只是電器的使用量, 要怎麼計算呢? 好像都是用瓦數?
(不好意思, 不是工科的, 這個對我來說有點遥遠)


Santorini wrote:
基本上買得起台北的,...(恕刪)



板大 想請問您確定您估價時用鋼構造作歐式建築別墅 有比RC造便宜嗎??
小弟只知道您用SRC鋼網膜 組裝時間會縮短很多 可以省些許人工費


還有看到您對山坡地開發後的後期維護跟想法 我相信 您會住在一個很棒的環境中的
加油 期待您分享完成後以及室內的種種照片

板大 你真的很棒 小弟敬佩不已中 也見識到您愛自然的決心 ^_^ 因為 RC不好回收
鋼構將來還能回收賣錢呢


虛空有盡 我願無窮 佛心來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