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住宅改造王"只是這個節目介紹的案例都是新建住宅)
小弟對這個住宅案例印象特別深刻的原因是因為該住宅雖然建在山坡地上,但完全沒有任何挖方或填方來整平地型,甚至沒有動到任何一顆建地原有的喬木,地基也只是"插"在坡地上。
也是採鋼架構+混凝土,建築有2/1是架空的,完全靠另外有地基的部分延伸上來的鋼樑支撐。
聽該案例建築師說經過模型測試可耐十級地震,但前提要是山坡地本身的水土保持就很好。
雖然基地是斜的,且住宅是建築在道路旁的坡地樹林之中,但是樓地板水平不受地形影響。
另外坡地前方可俯視海景,所以靠海的那一(也就是架空的部分)被設計作為客廳。
若是以面海方向來看的話,前方跟右方兩面牆皆為落地窗。
建築左面因為有鄰宅,所以為了隱私起見採垂直百頁架構設計,並且做為主走道使用。
不過聽Santorini大說基地有種樹就比較放心了。
念了都市景觀後真的發覺種樹真的好重要啊。
小弟今天才去台中聽了生態城鄉景觀風貌國際研討會。
聽了很多一針見血的問題,而且發言的除了學術單位外,還有不少是建商或相關業者。
甚至連政府都市發展相關單位都有發表對於目前國內現行法規及風氣不滿的地方。
看來台灣在推動生態環保上還是有不錯的進展。
類似Santorini大採用的工法及概念在台灣應該要多多鼓勵。
my216005 wrote:
看了Santorin...(恕刪)
我也看過這集,那種房子就是我的夢想
不過你可別當真認為他是為了水土保持而這麼做的
他是為了可以看到海景才設計成高腳屋的形式
或許你會說他大可像台灣一樣開挖再蓋上去
但那樣子工程費可是要倍增的
他這樣蓋費用還好,而SRC下方還可當戶外空間,
客廳外的水盒,走道,以及相通的湯屋,十足就是我的夢中小屋
my216005 wrote:
不過聽Santorini大說基地有種樹就比較放心了。
種樹對景觀和環境都是正面的
不過就水土保持以及安全而言,開挖是否得當才是最重要的
開挖不當種再多的樹都沒用
脆弱Bruce wrote:
沒想到沒有板模只有鋼網也能灌漿
有朋友蓋大樓致富,曾問過他,他說這種方式可以用鋼網噴漿方式進行
比其他方式快又便宜(連樓板都這麼做),只是忘了問會不會很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