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在內,鬼在外!日本的節分文化介紹


「節分」是日本的傳統習俗節日,這一天日本會舉辦許多傳統習俗活動,到底什麼是節分呢?傳統習俗活動又是什麼呢?這次小編要介紹日本特有的傳統節日「節分文化」給讀者們認識認識。
 

  • 什麼是節分? 
「節分」是指季節的分界,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但在江戶時代後特指立春的前一日為「節分」。隨著時曆的變動每年的節分日期會有所不同,通常為每年2月3日左右。傳說在季節交替日時惡鬼容易入侵而產生邪氣,因此日本在節分時會有豆撒き(撒豆子驅鬼)、豆を食べる(吃福豆)、恵方巻を食べる(吃惠方卷)的傳統習俗,而神社或寺廟也會舉行盛大的撒豆祈福活動。
 

  • 豆撒き(撒豆子驅鬼) 
由於日文的豆子發音「豆(まめ)」與日文漢字的「魔滅(まめ)」發音相同,因此則有撒豆子能消滅鬼怪的說法,也產生撒豆子驅鬼這項習俗活動。灑豆子時通常是使用炒過的黃豆,由屋內向屋外扮鬼的人撒豆子並邊喊「鬼は外(鬼出去)」,而對著屋內撒豆子時則是需喊「福は内(福進來)」。
 

 

 

因應現代人的需求,每到接近節分時超市及便利商店都會販賣許多現成包裝好的福豆及鬼怪面具組合,另外有些便利商店或超市則有提供免費的紙做鬼怪面具供消費者自由拿取。
 

  • 豆を食べる(吃福豆) 
灑完豆子後,一般會吃下與自己年齡相同或是多一顆的福豆,可以保佑一整年平安健康。
 
小編覺得這項習俗非常有趣,因為如果是老年人的話就要吃下不少顆的豆子呢(笑)。
 

  • 恵方巻を食べる(吃惠方卷) 
日本的節分除了有撒豆子驅鬼及吃福豆的習俗外,吃惠方卷也是重要的習俗之一。惠方卷起源於關西地區,是使用七種不同食材製作而成的手卷壽司,代表著將七福神卷進來的意思,因此惠方卷又稱「招福卷」、「幸運卷」、「開運卷」等等;不過現在市售的惠方卷種類越來越多,餡料也越來越豪華,因此也不再侷限於需使用七種食材這項原則。
 

吃惠方卷時不可切斷需一口氣吃完,並且朝向當年的恵方(福方)安安靜靜地享用,每年的恵方(福方)都不相同,不過通常便利商店及超市都會使用海報告知消費者當年的福方在哪個方位,是不是非常貼心呢。而吃惠方卷的時候也別忘了在心中祈禱願望一直到吃完,如果沒吃完就說話的話可是會讓運氣跑走的唷!
 

 

現在的超市及便利商店都有提供惠方卷的預購服務,每一間提供的種類都不同,選擇性也非常多,除了能選擇自己喜愛的餡料外也能吃進福氣呢。
 
日本的節分文化是不是非常有趣~除了撒豆驅鬼之外還能吃惠方卷招福氣,節分的時候不妨跟著日本人一起體驗當地傳統習俗活動吧!
 
圖‧文/ MOMO
2019-01-29 9:00
長知識了,很詳細的介紹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