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約四月中旬,春夏之交,正是百花盛開的季節。人行道兩側、大樓圍牆四周,總能看到杜鵑花叢,或純白兼色,或淡紫粉紅。由於每天都能看見,過於理所當然,相較於紫藤牡丹、賞櫻賞梅,就是很少有人特地去看杜鵑。
神社有花就有人。多數神社櫻花落盡,回歸日常;而在東京的文京區,有一座古老的根津神社,每到此時,杜鵑花開正茂,如謂初夏雖近,春猶未老。然而究竟有何特殊?還需一探究竟。

充滿昭和風的參道。
文京區位於東京市區北邊,與台東區相鄰。除了是東京大學的所在地之外,也是保留著老市街風味的主要街區,所謂谷根千,谷中、根津、千馱木,除了谷中在台東區之外,根津與千馱木都在文京區。
我從地鐵南北線的東大前駅出站,走在大路上沒多久,就被巷弄的景緻吸引進去,穿街過巷,走至神社參道,木造的雙層老屋、與略顯過時的磁磚貼面公寓,參差並排於石磚路兩側,視線隨著綑綁整齊的電纜延伸至盡頭,老派而簡潔的壓克力招牌在行進間穿梭,宛若走入昭和的日常。


照片為根津神社正社。
根津神社在1931年成為官方認定的國寶級建築,傳說原來是1900年前日本武尊在今千馱木區的祭祀之地。室町後期、文明年間,武將太田道灌奉建社殿;歷經時代變遷,規模最大的一次改建,是寶永二年(1705年),德川五代將軍綱吉收養兄長綱重之子綱豐、也就是六代將軍家宣之後,為酬神奉納,將根津神社由舊地遷到現址,並大幅進行改建,隔年完工的本殿、幣殿、拝殿、唐門、西門、透塀、樓門皆保存至今。
神社的主祭神是須佐之男、大山咋神、應神天皇,從日本創世之神到信史天皇。該社九月二十一日的例祭,是由六代將軍家宣所定、俗稱天下祭的盛大祭典,現存的三大神輿,也由六代將軍所奉獻。該祭典的規格與山王祭、神田祭同樣盛大,號稱江戶三大祭;明治維新時期,明治天皇臨幸東京都時,還特地派遣使者前往根津神社,祈求國泰民安,由此可見其神威顯赫。

杜鵑花祭的場地,就在神社前小山坡的一方花園。園內杜鵑花叢,被修裁成一球一球的形狀,花滿開時,紅豔如火球、白潔如粉雪,品類繁多,諸色競麗。除了可以站在高處俯瞰花海之外,稻荷神社的千本鳥居緊沿在側,真赤門扉連綿,新綠叢花沾露,恍惚感非在人間,似入仙境。





壯觀的千本鳥居。

走出花園,參拜神社,再到入口茶亭要杯甘酒、一盤紅豆饅頭,去棚下小憩。社內鴿子全不怕人,先飛到鞋上、又躍膝前,要分食我手上的饅頭。饅頭與甘酒味道也很素樸,一如杜鵑,隨處可見。能將尋常可見花卉、隨手可得的飲食,經營成一方名物,宣傳不厭其煩,雖單調又有些許變化,除了日本,大概也沒幾個地方的人能做到。

人潮滿滿的茶棚。

杜鵑花「つつじ」漢字寫作躑躅,學名映山紅,又有許多品種:三葉杜鵑、麒麟、霧島杜鵑、藤杜鵑、蓮華杜鵑、餅杜鵑、唐船杜鵑、三島杜鵑,要能夠一次看到如此多品種的杜鵑齊開,估計全日本只有此地了。

最後附上張與鴿子的合照,推薦各位也來根津神社來場日式風雅吧。
名 稱︰根津神社 地 址:東京都文京區根津1-28-9 地址描述:千代田線根津車站下車,步行5分鐘 南北線東大前車站下車,步行5分鐘 營業時間︰唐門3-9月 18:00、11-1月 17:00、2月和10月 17:30 文京つつじまつり 9:00-17:30(最晚進入時間17:30,18:00完全關閉) |
圖/文:E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