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結束的季節 夏至/半夏生

日本將從中國傳來的劃分季節的二十四節氣,結合日本的氣候又分为三候演化为七十二物候,更加具体地反映了季節的變遷。天氣預報中也會播報「明天是夏至。是一年之中白晝最長的一天。白天持續晴好天氣,適合晾曬衣物」等。
 

位於沖繩縣慶良間諸島國立公園內的渡嘉敷島。因美麗的沙灘而聞名。
 
在南北狹長的日本,地域不同季節的變遷也不同。7月上旬的東京正值夏雨時下時停的梅雨季節。而在距離台灣很近的沖繩,梅雨季節早已結束,这里是持續晴朗的天氣,可以在翡翠綠的大海中盡享海水浴的乐趣。因受到地球温暖化的影響,二十四節氣與現在的季節感受稍微有些偏差,但我們可以將自己的真實感受與祖先們的季節感受相比較,感受其中的不同之處。
 

插秧結束的稻田
 


稻穗般長長的花朵與宛如花瓣般的白色葉子是半夏生(三白草)的特徵
 
此外,從6月22日的夏至數起第11天,即7月2日是夏至的末候(第三候)半夏生之日,是插秧結束之時。在這一時節,一種名為半夏生(三白草)的花卉將靜悄悄地綻放,一枝上會長出幾片白色葉子。據說如果過了这种花的盛開時節插秧的話,米的收成會減半哦。對於莊稼人來說,這是最後努力的時機。而且在三重縣的部分地區,據說在半夏生的這一天,會有名為Hannge的妖怪出沒田間,因此便有了在這一天農活休息的習俗。在疲勞的梅雨季節,讓人們養精蓄銳,也許是神靈的恩賜。
 


祗園祭的藝閣。前祭(7月17日) 23台、後祭(7月24日)10台藝閣遊行 
華麗的花笠女孩遊行(7月24日)<画像提供:「dtkql2009」©123RF.COM>
 

點亮的燈籠  <画像提供:「PaylessImages」©123RF.COM>
 
7月1~31日這一個月期間,在日本的古都京都舉行日本三大祭之一的祗園祭。相傳是從約1100年前祭祀祗園之神,祈禱消災去厄而開始的。祭典最精彩的藝閣遊行(7月17・24日),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值得一看。
 
祗園祭
 
 
撰文/小鳥遊
2017-08-09 9:46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