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身為小惡魔
10月31日,家家戶戶會將鏤空人臉圖案的南瓜作為裝飾,孩子們則打扮成女巫、骷髏與海盜等恐怖造型,到街上遊行。逐家拜訪時,還會大喊:「不給糖就搗蛋!」來索取糖果。這樣的萬聖節慶典活動,約從20年前開始在日本出現,後來又因迪士尼樂園舉辦的活動帶動潮流,於是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成全國風行的規模,如今,只要一進入9月,街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與萬聖節相關的商品。

入秋之後,街上四處都能看見傑克南瓜燈
萬聖節原本是古代凱爾特民族,在視為一年尾聲的10月31日,舉辦慶祝秋天豐收與驅趕惡靈的活動。到了19世紀,來自愛爾蘭與蘇格蘭的移民,將萬聖節活動在美國推廣開來,之後又擴及到英國、德國、東南亞和日本等地區。萬聖節就此變成國際化的慶典。在日本,「鬼太郎」與「妖怪手錶」等妖怪動畫類作品相當受到歡迎。其中一個理由,或許是因為日本文化中有多達八百萬種神明,人們相信所有事物都與神怪有所牽連,使日本人很容易地就接受了這樣的習俗。所以正月會到神道的神社參拜;盂蘭盆節和彼岸期間(春分與秋分的前後一週),則以佛教儀式迎接祖先的靈魂;同時還能歡欣地慶祝12月24日的聖誕夜;到了除夕更要聆聽寺廟的鐘聲以消除108種煩惱。當然,從萬聖節中嗅到商機,而努力推廣活動的商人更是提供了不少助力。

南瓜濃湯也很美味哦
近2~3年來,東京澀谷的街上,到了10月底,可以看到打扮成萬聖節造型的許多年輕人,非常熱鬧。從殭屍到PIKO太郎,還有兔女郎、動畫與電玩裡的角色等包羅萬象的角色扮演者在街頭四處漫步。在車站前知名的全相式交叉路口登場的是DJ波麗士大人,雖然是真正的警察,卻以日本特有風格的幽默來進行交通指揮,相當受到歡迎。例如會大喊:「魔人普烏先生,請不要在那邊拍照影響交通喔」等,對於動畫(七龍珠)裡的角色也相當熟悉。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帶著幼兒的爸媽們,因為不適合擠進這些擁擠人潮而發展出另一種流行。就是以睡眠中的孩子為中心,創造故事情境般的世界,也就是所謂的「睡相藝術」。當然也少不了萬聖節版本,等將來孩子長大之後,這些都是很好的回憶。

徹底變裝。接下來要出發了

備受觀光客喜愛的澀谷車站前全相式交叉路口

這才是真正的睡相藝術。在夢裡快樂地翱翔天空

聽說今年也是在澀谷集合!!

是DJ波麗士大人來了嗎
撰文:小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