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簡介節錄自"官網"。
在日據時期的大正二年(西元1913年/民國二年)六月,台北州廳運用了公共衛生的經費五萬六千餘元,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方式,興建了北投溫泉公共浴場。
始建的規模為兩層,入口處在二樓,有涼亭、換鞋玄關,進入經樓梯下到一樓後有男女更衣室及個別的沐浴大池,重要的賓客在南側還設有獨立的浴室和休息間。
浴場內最主要的是以服務男賓為主的大池,顯示當年泡湯的男女比例較為懸殊,圓拱列柱圍起的浴池與兩側牆上的鑲嵌彩色玻璃,提供了極為明亮華麗的沐浴氣氛。

在溫泉博物館還沒整修之前,是一棟幾近廢棄的古蹟,當這個古蹟開始得到政府的重視時,還好還來的及挽回這個台灣人共同的古蹟資產。

現在的溫泉博物館則不只是溫泉博物館而已,周邊也共同整理成新北頭溫泉公園。

還記得尚未整理之前,從這個角度是看不到溫泉博物館的,都是樹林及雜草,環境有點糟糕,不過現在整理好了,在溫泉博物館的後方整建了一個小小的舞台。

另一邊則應該算是大門還是後門,有點搞不清楚,不過看的出來整修成日式風格的味道。

這橋下的小溪流,應該沒有什麼生命在溪底,因為這水的溫度蠻高的,這這附近的溫泉水。

不過潺潺的流水,加上周邊的環境整理,讓你在一走近新北頭溫泉公園,就遠離喧囂的市區。

現在的溫泉博物館内已經沒辦法泡湯,不過想要在古蹟內泡湯嗎?
在溫泉博物館的旁邊,有一個瀧乃湯溫泉浴室,這個瀧乃湯可也是一個古蹟,而且目前還是有在營業的哦。

在瀧乃湯前的這個階梯旁,則是市府新建的北投親水露天溫泉,內部拍不到......,不過裡面都是要穿泳裝的。

這是北投親水露天溫泉的門口。

開放的時間與泡湯價目表。

溫泉博物館內部不開放攝影,所以內部我沒有拍照片,而內部的專人導覽,好像都不是為了觀光客所準備,因為在周二至周五每天共四場導覽,而遊客最多的周六周日,則是只有一場導覽,不知這樣的作法是什麼樣的因素。
不過內部真的值得去參觀一下,看看當年的日本大官是怎麼享受泡湯樂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