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這個門有多窄,比對一下旁邊的門牌,大慨只有那門牌的2.x倍寬度吧,我要直直的走進去是不可能的事啦,一定得側身而入,而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想要進窄門都會跟我一樣 ..... 厄~~,不是跟我一樣胖啦,而是一樣要側身而入。

過了第一道窄門之後,後續還有一條長長的窄廊,不過愈走到門口就愈寬,如果是不曉得這裡的2F是窄門咖啡,走過這道窄廊有點像經過一種時光隧道之感,讓20歲的澪穿越時空見到29歲的巧,然後 ..... (我在說什麼啊 ....)。

窄門咖啡在 "全臺首學" 的對面之處,這 "全臺首學" 指的當然就是台南孔廟囉,說也奇怪,在南門路上的這一段馬路,走在其中少了其他路段特有的喧囂,多了一份安詳的靜逸,位在2F的窄門咖啡,在鬧中取靜的都會區中,更顯得遺世獨立。

當我爬上那小階梯來到二樓,迎接我的是這棟由老洋房改裝而成的懷舊空間,舊式的木質地板,走上去會有聲響,但幾十年來都是如此,步行其上,也不會有那種不安定感,可能是環境影響心理吧。

店內的擺設是老闆隨性佈置,想要擺什麼就擺什麼,但擺設又不突兀,恰到好處的擺飾,反而更增添了整個屋子的懷舊氣息。

牆上漆著汎黃的油漆,藍色的窗框,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熙來攘往的人與車,彷彿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外面的一幕幕正是像電影一般在上演著,亦或許自己在這也成為眾路人眼中的電影呢?

造訪窄門的當天,店內沒有太多客人,喜歡坐在窗邊的胖,想當然一定挑這個位置來座,從這個邊陲角落,可以看清整個窄門室內建築的精緻,更可以看著室內外每個人的行動,此時感覺自己像個導演,你看到所有的人正照著劇本聽從你的指揮。

聽著輕音樂,啜飲著愛爾蘭咖啡,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此時喝咖啡不再只是為了灌醒昏昏欲睡的自己,而是一種身在都市中貪婪的享受。

一本書一杯咖啡,在這悠閒的度過一整個下午,當我步出窄門,突然覺得外界的環境變得好陌生,好像我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人,雖然台南的生活步調已經是放的很慢了,可是我還是必須要重新適應。
在我與徐安安老闆交談之時,老闆一度以為我是特地要來採訪之類的,因為我身邊背著一台大相機,又在店內拍照,經過一番說明之後,我只是一個愛好攝影的流浪者,慕名而來這窄門咖啡,而徐安安老闆在聽了我的說明之後,馬上又問說我是怎麼得知窄門咖啡的,連環的快問讓我有點招架不住,事後才瞭解到,老闆也是身兼電台的主持人,難怪口才這麼的好。
窄門咖啡,下次的再會,就在不遠的日子。 (來年的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