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要去好望角的路上,有兩條路下切到山腳下,然後沿著海線鐵路邊的小路走,就會看到一座被剖開的小土丘,看土丘的地層,一個一個凸出來的不是石塊,而是貝殼。

這裡的貝殼有很多種類,不管是螺狀或是扇貝,在這裡都可以找的到。

關於整個過港貝化石層的說明,此段引用自苗栗縣文化局的網站:
過港-位於後龍鎮南港里,附近地層中蘊藏有豐富的貝類化石。通霄白沙屯以北至西湖溪南岸一帶的地層,屬頭嵙山層(形成的年代約在一百萬年至六百萬年前),過港貝化石,便位於此層。
過港貝化石層的露頭,沿白沙屯北方,清水宮至清海宮之間的海線鐵路東側,都可發現。岩層中夾藏的貝類化石,種類繁多,主要有雙殼貝類、卷貝類、翼足類、珊瑚類、海膽、螃蟹、介形蟲等。

在這的許多貝殼,很久以前有在白沙屯的海線鐵路隧道旁邊,立碑保護,不過這裡除了有研究人員不定期的會來作相關考察外,是處於無人看管的地方,因此許多貝殼能徒手挖的都被挖走了。

雖然這裡的貝殼很多,這些貝殼仍屬於公共資產,希望來到這的觀光客能夠共同的來維護這塊化石區吧。

最後這張,就在我停車處往後拍的,像極了歐洲的農莊,剛收割完,露出黃色一遍的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