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報上知道,有這樣一個地方,「大觀古隧道」,既然不曾來過,就趁著這一次,去看看有什麼不一樣吧!到「水橋」時 ,曾問過好心的路人,提到要去「大觀古隧道」,他們的建議是,裡面暗到不行,一定要有手電筒。我當時想著,有手機的補光燈,應該是OK吧!還好,老爸帶了一支手電筒(怪怪?他怎麼知道我會到「烏漆抹黑的地方」?)又回到這牌子了,這裡已經變成觀光步道了,車輛不能進入。先停好車。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局、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從道路岔口起算約1公里,轉個岔路先到達古隧道,台電明潭發電廠資深員工楊照銘說:『古隧道是日治時代1919年開鑿,全長約200公尺,隧道因應地形開鑿呈S形,也是最早集集鐵路支線運送發電機組的鐵路路線,大觀電廠完工後拆除鐵軌改為行駛汽車的公路,也是明潭發電廠尚未興建以前,車程往大觀的舊公路,新的公路開通後這一座已有85年的古隧道就廢棄不用了,目前古隧道內有不少蝙蝠棲息裡面』。


這裡有解說,以前是車埕村民必經的道路呢


帶好手電筒,探險去。

愈走愈暗,終於陷入一片黑暗中。

帶來的手電筒好像無用似的,燈光全被漆黑的環境吸走了。



大概走沒50公尺,上面的水滴愈來愈多,只好放棄。

從來沒有看到光明,這麼高興的啦!

上車後,到北邊的出口看看。以前是單向通車,所以在隧道外有燈號管制。

北側出口向外望的樣子,我好像看到火車,緩緩開進發電廠裡。

出口另一側,銜接的是大觀發電廠出入口。後記:1.要來探險,請準備「高瓦特數」手電筒。(我試著開進北口,用車燈照明內部,也算還好而已—錯誤示範,不要學哦!)2.距水橋1.9公里.3.參考資料
車埕社區發展協會
行政院新聞局、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