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六年,媽祖宮庄民集資重建天后宮,次年春落成,恭迎「鹿耳門媽」回宮奉祀。--引用廟方簡介--



耳門天后宮,屬南方寺廟之閩式建築代表,具備三川五門、三川殿(前殿)、正殿(大殿)、後殿、左右迴廊貫通,一氣呵成之三殿式格局。正殿主祀「鹿耳門媽」、鎮殿媽祖、配祀關帝聖君、延半郡王、水仙尊王、四海龍王、觀音佛祖、三官大帝、南北斗星君、福德正神、財神爺、月老公、臨水夫人、註生娘娘、太歲星君、文昌帝君。






藻井傳說:明太祖朱洪武,被元兵追趕到 一廟中躲進八仙桌下,僅見蜘蛛在結網,乃說:如能保佑我不被元兵逮捕, 日後必當報答洪恩。果真躲過元兵追捕,日後重修該廟時,仿照蜘蛛結網圖像 ,於廟殿屋頂建一蜘蛛結網以為酬謝。

天井
為傳統南方的寺廟建築,除有採光、通風外,並象徵步步高昇之意。

天后宮的斗栱,由樟木雕刻,乃按中國古時建築插筍結拼而成,有人 物、花鳥、吊籃、瓜筒等等,並用金泊一一裝飾,外觀顯得金碧輝煌,燦爛 奪目。


鹿耳門公館建於清乾隆42年,是內路商賈官員往來內陸與台灣間,休憩候船之處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