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以為東勢客家文化園區不是原本就存在了嗎?怎麼會被我說成新景點?
相在東勢長大的 6年級生,應該都知道東勢客家文化園區的前身是什麼,就是原本由豐原開到東勢的東勢支線終點,也就是東勢車站。
東勢線在停駛之後,那一條路線荒廢很很多年,直到 921地震後,收到的震災補助款,在原有的路線上改建為自行車道,但是有鐵路和沒鐵路的差別真的很大,集集線鐵道一樣受創嚴重,但領到的震災補助款跟東勢線簡直不能相比。

東勢車站在成為廢墟之後,我還曾經去拍過照,現在不但是改為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再過不久火車也會復駛哦,但這個火車,並不是把原本的東勢線鐵道整個恢復,而是在園區內重新鋪上鐵軌,在園區內所開的觀光火車。
重點來了,觀光火車所使用的車頭,是台灣第一台蒸汽火車騰雲號的復刻版,關於騰雲號的資料,書籍和網路上可以找到一堆,就不再贅述。

今天園區的林先生,知道我們要來訪,特別將這隻騰雲號燒了一壺水在等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在自行車道旁的騰雲號。

在樹林間行駛,雖然這軌道不是台鐵正規的重量,是用糖鐵的鐵軌,但軌距是跟真的騰雲號一樣為 1067mm 。

從無到有,包含復刻版騰雲號、載客用的木製車箱及所鋪的這段鐵道,整體已經花了上千萬,目前正在申請營運許可執照,所以這一趟是不載客。

復刻版的騰雲號確實是一輛蒸汽機關車,需要燒水來產生動力,不過為了要能通過環評,燃料部份選擇的是使用柴油,而不是煤炭,這是在多方考量下所做的決擇,阿里山及台糖所修復的幾輛蒸汽機關車,也是以此考量改為柴油做為燃料。

樹林間穿梭的騰雲號。

擁有一隻真實版的蒸汽火車,曾經是我的夢想,但是這個夢想對我來說距離太過遙遠,現在看到有人正在實現我的夢想,心中的感動自是無法言喻的。

當天有許多的單車客,都跟我們一起體會到騰雲號行駛時的感動,想必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東勢這個地方已經有一隻可以行駛的蒸汽火車。



雖然這張是逆光,但是這種感覺我喜歡。

開回到站區中,暫時就放在這展示著。

這隻騰雲號的復刻版,蘇老師在這過程中也給予了不少的建議,在這次的戶外教學中,蘇老師送了一本自己的著作 "台灣鐵路火車百科" 。

實地拿起書本中的騰雲號照片,來說明一些細節上的處理。

旁邊所停的這幾節車箱,就是到時要用來載客的。



期待這隻騰雲號,能夠在把部份小問題修正完成後,順利申請到營運許可,未來東豐自行車綠廊,可不止是用來騎單車,騎到終點的東勢後,可以順道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這,安排個蒸汽火車之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