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孔廟位於虎頭山腳,是全臺13座官設孔廟中最晚建
桃園原本無孔廟,因此將孔子塑像放置於文昌廟,一同祭祀
1968年,文昌廟改祀孔子塑像。
到了1984年,桃
幾經波折後,終於於1
又因原祀奉
由於桃園孔廟是由民間發起興建,因此也帶有一些民間傳統
桃園孔廟依虎頭山勢而建,因此櫺星門位於低處,大成門位於高處,而停車場位於大成門旁,所以開車或騎車來的訪客,可長驅直入大成門外。拍照的位置就是停車的位置。

從大成門外可遠眺孔廟真正的大門--櫺星門,以及在其內側的泮池。

孔廟的最主體建築--大成殿,祀奉孔子的地方。桃園孔廟的外型類似臺中孔廟,採中國北方宮殿造型,但實際上也和臺中孔廟一樣,是鋼筋水泥結構。或許是佔地空間有限,桃園孔廟殿前的丹墀面積並不大。

大成殿的後側,可以見到北方宮殿的重檐廡殿頂造型。
比較特別的是大成殿兩側都設有讓考生祈福的金榜。

在東廡與崇聖祠之間的迴廊,成列的廊柱是外拍的好地方。當天遇上一組外拍人士。

崇聖祠位於大成殿後方,為五開間單檐廡頂建築,祭祀孔子的五代先祖,以及先聖先賢或先儒父輩神位。

在西廡與崇聖祠之間的迴廊。

在大成殿的兩側都設有讓考生祈福的金榜,在孔廟中是比較特別的。

大成門的內側,設有晉鼓與鏞鐘。

晉鼓,平時置於大成門內西側,是祭孔大典中最大型的鼓,裝飾有螭一對,位於兩側。

鏞鐘,平時置於大成門東側,是祭孔大典中最大型的鐘,鐘體以青銅鑄成,裝飾有雷紋、獸面紋及枚。

大成殿的正面,是宋代宮殿重檐廡殿頂造型。

大成殿的前方有丹墀,在之前又有「御路」(螭陛),但一般而言,「御路」是天子行走的路,不應有欄杆阻斷通道才對。

大成殿正面,旁邊還設有讓考生放准考證的小盒子,桃園孔廟真的是比較接近民間信仰習慣的。

從大成殿前看大成門。桃園孔廟的規模較小,殿前丹墀面積也小多了。

大成殿的迴廊,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整座建築,是鋼筋水泥建造的仿古樣式。樑柱都是水泥製成。

位在下方的櫺星門正面。平常櫺星門是不開的,要進出孔廟要走兩側的「禮門」與「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