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屆時停車場應該滿滿都是車,可能找不到停車位。

難以想像外面公園擠滿人會是怎麼樣的景象


不過,山川琉璃吊橋未開放前,倒是還可以在公園悠閒喝茶、聊天、吃點心。

山川琉璃吊橋的開放,會吸引更多人來山地門。






山川琉璃吊橋雖然炫麗,但山地門原住民文化園區更值得去好好體驗。


所以沿著板岩上繪畫的不同原住民族群



進入到山地門原住民文化園區吧!


進到園區,主要建築都以板岩為主要建材。








主要園區在山裏面,建議搭乘園區專車,然後再走路緩步下山比較輕鬆。

原住民風的候車亭

園區專車是左右完全開放式,方便欣賞沿途景觀。

這樣的乘車體驗非常有趣

這種鳥在園區不少,常常看得到在地上快速奔走。

車程不遠,一下子就到了終點站。

請先到生活型態展示館看看吧!


了解原住民的文化


及各個不同原住民族群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服裝








大概了解原住民文化之後,不能不好好欣賞原住民歌舞。

但請注意時間,像我就沒有趕上時間欣賞到精彩的演出。

戶外也有半圓型劇場



可以遠眺山川琉璃吊橋

有些館似乎荒廢許久,或許隨著山川吊橋帶來的人潮,能讓這些館重新開放。


好好體驗屬於原住民純樸的山居歲月




小米田




山芋田

洛神花


不小心遇見大蜘蛛

遠處山川吊橋下似乎在放流


開始走下山

下山路好走,可以不用坐園區專車了。

走在這樣的路上,讓人感覺心曠神怡。

停下腳步,欣賞路邊花朵的美。


又是蜘蛛,不一樣的蜘蛛。

望向橋下,似乎有河川疏浚工程在進行。




上觀景平台

看看周遭景色

有遊客行走在一般吊橋上


河川又乾涸了





再繼續往下走


看看河對岸的山景

觀流吊橋

有造型的石板椅

走上了吊橋

傳統吊橋與新潮吊橋的呼應

河流在此大轉彎

不必擔心沿途洗手方便的問題

進到原住民原始部落



在這兒時空似乎一下子倒轉了好幾個世紀







遠方的山川琉璃吊橋拉回到現代

我也在此自拍留下紀念

這裏有許多傳統原住民屋舍




屋內的灰燼,表示這些房子不僅是造景而已,事實上是可以日常實用的。


從剝落的泥土中,依稀可見竹子,證明是採原始工法與建材建造。


有些加上了玻璃瓶

有些顯然受到了漢族的影響

有部份活動在此進行

觀光客肯定會喜歡鞦韆體驗

傳統集會所

可能有戶外表演活動在此進行

路的另一邊還有部份原住民的傳統屋舍,主要是以竹子為主要建材。



這是園區最重要景點之一,所以建有候車亭。

這是另一側的候車亭

再望向山川琉璃吊橋

路旁的一座小公園


山川琉璃吊橋清晰在目




彩虹吊橋


在此望向河岸

是否感受得到遺世的美

走過彩虹吊橋,就回到了園區入口。


逛逛原住民商店街

或在樹下歇歇

喝著原住民咖啡

這一天又開始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