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希望能找個時間開著Luxgen SUV到合歡山賞雪,對於在高山的雪中行車,也有一些問題想請教:
(1)雪鍊可以在那些地方購買(聽說當地會被"剝皮")
(2)如何上雪鍊
(3)什麼時候才需要上雪鍊
(4)上雪鍊的車子在行車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5)上雪鍊的車子是否有時速的限制
不過,在這次到花蓮旅遊之行中,因為拜天氣晴朗之賜,而能在東華大橋上欣賞到雪景。







在到達花蓮遠雄悅來飯店也一樣可以欣賞到雪景,真是太幸運了。




在今天(29日)從花蓮回來,則因為天氣不好,就無法欣賞到雪景了。




ccdcml0326 wrote:我在美國開車也是如此,記得這一篇發文嗎?
今年冬天感覺不是很冷,h大能看到雪景真的超幸運的...
至於雪鏈,我奉勸 h大不要浪費錢,一年用不到一次. 買了只是放著佔空間而以.
大陸 LUXGEN 的车友, 在結冰的路上開SUV,也沒上雪鏈...
只用四驅加雪地模式就可以暢行黑龍江哈爾濱等雪地....
hcpine76 wrote:其實開車最怕的是icy,結凍的路面。
很難相信是部小型車:1989雙門BMW325i。
1989年感恩節前一天,一部車含我共載了5人(包含某大日語系主任的大兒子及某大夜間部主任的女兒),
一路從IOWA City直接往北開往Minnisota。
那年的雪下得有點早(前一年1988年美國暖冬,雪下得少),
在高速公路上尾隨一部(好像是Buick或Ford)時速約80英哩(130公里)的車子,
可能是前車滾起的雪塊或什麼的,車子就忽然間騰空離開了地面。
美國的高速公路中間沒有護欄,有相當寬的綠帶(有三個或以上的車道寬),除了美觀,也提供緊急情況時使用。
我的車子就這樣直接越過綠帶,飛衝到左邊往南的車道,橫向直衝到圍籬才停下來。
一車人驚魂未定,卻奇蹟地除了夜間部主任的女兒因遭其他人擠壓脫臼外,竟毫髮無傷。
扭曲的車,直接從中段切開,找適合的車體,再焊接上。也因為如此,修復後開快一些會有匡匡聲。
因此也不敢開太快,車速最多不超過時速130公里。
1992年1月車子從美國運回到台灣,不敢讓家人知道此事。
弟弟並不知道此車全車整修過,只想驗證此車實力。結果在屏鵝戰備跑道上,飆出時速200公里以上。
至此,方知道美國的技師真的功力一流。
於是心防全解,到羅東找爸爸的友人後,回程走北濱遇車超車,毫無顧忌。
就在某隧道超過一部與我尬車的車子後,火力全開,人生地不熟,不知此隧道出口有個急轉彎。
您很難相信,牆會移動。車撞上牆壁的瞬間,不像是撞向它,而像是它迎面向您飛過來。
一整部車撞得只剩引擎、變速箱及左側門可用,及灑了整個行李箱的麻將。
在高雄大修特修,為了忠於原味,堅持手動天窗。結果累倒一群技師,手動比電動還難處理。
多年後,某次與修車廠老闆閒聊。一個擺著一副很會尬車表情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言語之間當然是他又如何如何與人拼命尬車,怎麼樣怎麼的。
修車廠老闆懶得再聽下去,就說你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當年那個尬車直接撞隧道口的。
年輕人馬上敬畏的表情說:「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