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一大早就搭地鐵到東直門汽車站,先搭公車前往懷柔,再坐黑車到慕田峪長城。慕田峪有兩條纜車可以上長城,我選擇步行,花了15分鐘從剪票口走到6號城樓附近上長城。
剛上長城時的風景

摘取上方圖片的中央,這段就是箭扣長城(如果事先知道要走這麼遠,中間還有危險路段,一定乖乖待在慕田峪長城)

長城風光



10:16到達邊界

繼續走了一小段,都是荒煙蔓草,就回頭往慕田峪走,路上遇到一對中年男女,男的說往箭扣只要2小時(結果又走了7個小時),跟回慕田峪時間差不多,我問有車回北京嗎?男的回答有公車回北京(事後上網查,一天只有兩班公車,還要轉車才能回北京)。我馬上決定往箭扣走,一開始跟這對男女一起走,後來覺得他們速度太慢,就自己先走了。







前方的城樓是正北樓,可以從城樓上觀看箭扣長城(百度的介紹: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

在正北樓碰到幾個對向過來的大陸人,其中一個中年婦女看我只有一個人,力勸我不要往下走,告訴我有一段石壁很難爬也很危險。
當時心中有幾個念頭:一個是心理毛毛的;一個是妳可以爬上來,我應該可以爬下去;最後一個念頭是前面聽說2小時可到箭扣,我已走了1小時,再走1小時就到了,回頭要花更多時間。所以很容易判斷,當然是硬著頭皮繼續走。
從正北樓看箭扣長城。(下一個城樓和下下個城樓間,長城存在著斷點,似乎因為太過陡峭,有一小段長城沒有連起來,也是前面那位婦人說危險的原因)

從下一個城樓回頭看正北樓。(這個城樓又碰到一位對向過來的大陸人,也是主動勸我不要往下走,他看我決定要往下走,告訴我如果沒路,試著從旁邊繞過去。後來發現這位大陸人在上面等,確定我安全了才離開)

準備開始冒險

順著長城下來後,右手邊地上有磚,走過去是陡峭的山壁,無路可走,左手邊有一個兩三公尺寬的陡坡,陡坡的盡頭看不出來是什麼,猜測可能是峭壁,陡坡上覆蓋著泥土和落葉,還有一些小灌木,灌木的莖大概跟拇指差不多粗,上面還有小刺,因為找不到其他路可走,只好手抓著灌木順著陡坡往下
往下沒幾步就發現腳一踩,泥土和落葉就往下滑,根本踩不住,還弄得鞋子裡全是土,腳要踩著灌木才能支撐。這樣慢慢往下滑,精神和肌肉都繃得很緊,一方面下面可能是懸崖,一方面怕灌木樹枝斷掉,一方面不知道方向對不對,下去後萬一沒路,往上可能更困難。
還好下去後看見旁邊似乎有土路,就橫移過去,順著土路走幾步,可以看到長城,但是中間隔著幾公尺寬的石壁(摔下去就…),當時也沒多想,就攀著石壁橫移回到長城。這時如釋重負,但有虛脫的感覺,忽然覺得很疲憊!
回頭往上望,看到剛才那位大陸人還在上面,我向他揮揮手,喊一聲謝謝後繼續往下走。
(後來網路上看到假日時,好像會有人擺梯子,付幾塊錢可以爬梯子上去;另外也看過年輕人經過這段,爬得輕鬆寫意,像是小菜一碟,也許是我選錯路線,或是我這個中年大叔不太行)
事後看照片,完全看不出也不記得從哪條路下來的

走沒多久,碰到4個大陸人,問他們怎麼去箭扣,其中一位帶頭大哥回答說,沿途有很多地方可以下長城,看到路往下走都會到下面的箭扣村,我再問有沒有公車到北京,他回答應該沒有公車,但是可以搭他們的便車,所以接下來就跟著這4位一起走了。(這4位早上從箭扣村上來,走到長城的斷點後,覺得往上走很危險就回頭往另一邊走,之後被我追上。)
這段有點危險,直接下來不好走,帶頭大哥以前走過,從右側山壁下來不難走,下來後看到一塊石頭上有一灘乾掉的血跡。

上圖換個角度看比較有感覺

回頭看剛才走過的路,圖中右側遠方的城樓是正北樓

下方最低點就是”箭扣”,應該是這段長城的最低點

這裡有村民擺了木梯,要上下一個人收2元

回望剛剛走過的路,右方最高的城樓是正北樓

這裡叫擦邊過,兩邊是懸崖,只有一邊有城牆,一邊是30~40公分寬的路

下午3點了

快4點走到”天梯”,旁邊有小路可以下去箭扣村,4位同行的大陸人要爬上去,我放棄了,幫他們看背包

之後走到箭扣村,已經5點半,天幾乎黑了!
這4位同行的大陸人,有一對父子,兒子是大學教授,曾來台灣自由行,表示非常喜歡台灣,感覺整個不一樣,尤其小吃非常好吃,還說一定會再來。因此我留了email給他,希望他來台灣時一定要聯絡我。
至於箭扣長城,我只走了一半左右,非常想再去一次,但是從照片可以看出,不少建在陡坡的長城,下方都已崩壞,再過幾年可能崩塌到無法攀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