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6/22

將軍關 - 說是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不過地圖上看彰作關的位置似乎更東, 不過彰作關已經是完全消失沒有留下明顯的遺蹟, 所以將軍關當作是北京最東邊長城關口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此關建於明永樂年間,關口東部城牆至今猶存,有一敵樓,當地稱之為“正北樓”,只殘留高約6米的基座。靠樓城牆內側有一券門,門南有一家院,內有一天然柱狀豎石,高約6米,據說石上原刻有“將軍石”三字,並署有年號,今字跡已漫漶。將軍關東側山上長城,今多已倒塌,靠近關口處兩側的長城修築堅固,石砌牆體至今仍保存較好。將軍關向西為金山,因山勢陡峭,沒有修築牆體,僅在金山山梁的二凹地有不足50米長的石牆,當地稱為大壩牆。[摘自百度百科]

雖然將軍關有公交車可以直達, 但是我卻遲遲未成行, 主要原因是看網上的資料平29路公交每天只有3班車, 結果這次下定決心去探探路時, 才發現真的是很大的誤會. 平29路有去將軍關旁邊的陡子峪路線, 每天的確是沒幾班車, 但是平29路去將軍關的路線, 竟然每10分鐘發一班車, 這比北京城區裡許多公交車的發車頻率還要高! 這樣看來, 除了去八達嶺特別方便外, 將軍關應該是最方便坐公交車到達的長城了.

東直門搭852到平谷汽車站(車程約80分鐘), 原地轉搭平29路終點站就是將軍關(車程約60分鐘).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下了公交車後, 順著河邊朝北步行約2 分鐘就可以看到將軍石關遺址, 有鐵欄杆圍著保護, 但是鐵門的鎖似乎被破壞了失去功能, 可以推門進入, 只剩下一處券門可登上牆頂, 並沒有重建完整的關口, 所以只能靠想像力來還原當時將軍關的雄姿.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是因為南面的將軍石而命名的, 不知為什麼將軍石上鑲嵌了2塊匾額, 是擔心一塊匾額大家會看不到嗎? 想不通這中間的邏輯.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右面向南的城牆有被修復一直到山頂的制高點, 本來是我今天設定的目標, 不過我只登了大約一半, 出大太陽溫度超過32度, 體力與水分消耗的特別迅速, 最要命的其實是無台階的陡坡城牆, 40~50度的持續上升, 沒有抓地力好的鞋子可能還真的上不去, 對我來說, 上坡反而還好, 發現下坡才是難題, 這是我第一次下坡速度比上坡還慢的.

平谷區內長城是就地取材毛石塊搭建, 牆體沒有包磚, 單面牆(只有對外的牆面有垛牆/女兒牆), 在平谷內所存留的完整敵樓一隻手數的完, 以長城的工藝來說, 相對於其他的精品長城, 平谷的長城的確是沒什麼看頭, 不過也就是因為她的簡陋與殘缺, 成了平谷長城的最大特色.

將軍關的修復似乎是花了大錢的, 在碑文上看到的是花了3.3億人民幣重建的, 我想我應該是看錯或是誤會了. 重建的是包括延伸500米牆體以及4座敵台, 只是類似的工程在河防口只花了數千萬, 還整修了幾公里與數十座完整的敵樓, 完全沒辦法對上數字.

這邊重建的方式跟之前去的黃松峪以及河防口類似, 在長峪城那一段基本上也是一樣的, 只是我認為將軍關這裡的整修做得比較粗糙, 不只是完全沒有重建單面牆, 敵台只恢復基座, 該有階梯的區段也省略了, 或許白石灰的黏著填充物做得夠原始, 不過整段長城看起來不僅是很山寨, 還非常不好走.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下坡時最大的障礙是鬆脫的石灰填充黏著物, 像是小砂石般的很容易滑倒.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村內也是明顯的就地取材, 苦主就是那殘缺的長城哪.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將軍關 - 北京長城最東邊的隘口

今天去將軍關最大的心得是, 大熱天真的不適合爬長城, 還有無台階的陡坡城牆真的是相當大的挑戰. 這回沒有登上頂, 等著秋冬時會再回去完成目標.

北京周邊長城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