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峪位於明十三陵的西北方山區中, 算是離京城距離最近的一段長城(居庸關更近城區, 但是並沒有串聯到長城), 基本上是個野長城, 不過有2小段是有修復過的, 應該是為了促進周邊村落的經濟而整理的, 這附近的農村的環境的確是不錯, 想要嘗試農家樂的話是個不錯的地點.
一般長城都是延綿不斷的,但在十三陵東邊龍泉峪的山梁上,這裏有一段約5公里的長城,東西兩端都是斷開的。龍泉峪長城在十三陵北20多公里的山上,位於昌平、延慶、懷柔三區縣交界的地方,屬於延慶縣管轄,在蓮花山前的山梁上。龍泉峪長城是明代內長城的主線,長城由東向西自大水峪關進入懷柔之後就沒怎麼太大的斷過,經過著名的慕田峪、箭扣、北京 結、黃花城、西水峪之後延伸進了延慶縣的龍泉峪。
龍泉峪長城,牆體是用當地出產的大塊花崗岩築成,有的就建在巨大花崗岩上,和岩石渾然一體。特別是當年的建造者,還將原有的花崗岩石按長城基石的造型,雕刻出條狀花紋,不仔細看,你是分辨不出來的。這裏充滿歷盡滄桑的風貌,景色壯美。該段長城東接西水峪、黃花城、地勢平緩、敵樓密集。向北還有四道平行構築的長城,乃長城沿線最奇特之景。(摘自於百度)
一早跑去德勝門西站坐上了7:50往昌平東關的888路公交, 在終點站昌平東關下車, 前往龍泉峪就只有一路925公交, 每天只有4班車, 925路從昌平東關環島南站發車(沒925站牌, 在493公交站牌處等車), 第一班車是早上9:30, 大約一小時的車程可以到龍泉峪, 下車後往回走200公尺, 會看到路邊的左邊有個長城的豁口, 往上爬2分鐘就能進入, 這一段是經過修復的城牆, 可以在城牆上逛逛, 只是如果想繼續在城牆上往東走, 會碰到一處斷層, 可能需要膽子大有攀岩經驗的人去克服的, 我看看狀況不對, 還是乖乖的下了城牆回去豁口處找了小徑繞過了此處長城斷層.
雖然是野長城, 但是豁口入口處確是相當明顯, 也經過修繕.







周邊農村所蓋的石頭圍牆挺眼熟的吧? 如果沒猜錯的話八九不離十是利用了長城來資源回收, 文革時長城被大幅度的破壞, 城牆的石塊的確是很好的建材, 長城被破壞了確實可惜, 不過正面思考, 提供建材造福了周邊村民總比完全荒廢了有意義的多.

繞過斷層處是被果園圍繞著, 方向抓準了就可以又回到城牆邊順著城牆前進, 走起來就像是山間小徑, 但是仔細看清楚時, 其實已經是走在城牆上, 只是已經風化了也被周邊的果園植栽給覆蓋了.


殘城牆上的排水導引, 也是原汁原味的呈現在眼前.

回頭看原本想攀岩而下的城牆斷層, 最後選擇繞道下山是正確的.

下到了山底時就會碰上第2段修復過的長城, 老實說對於這些修復成四不像的長城覺得可惜(沒垛口, 未修飾過的避雷針, 石塊/石磚與殘長城不一致), 對於旅遊跟安全是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又粗糙也不復古的工法也等於是破壞了這世上僅有的古蹟.

過了兩座城樓後就進入原汁原味的古長城了, 這裡最有特色的一處就是會看到長城的斷點, 利用了山險的地勢作為了天然的屏障, 長城的城牆就像是被鑲嵌入了山頭一般, 很有看頭, 當然長城並不是真正的到了盡頭, 一繞過山頭長城就會再度出現, 但是時間的關係, 我在這裡就調頭了, 擔心錯過回京城的最後一班公交.

保留完整的垛口.




這段長城的盡頭, 城牆與山璧完整的結合, 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摧殘並沒有造成絲毫的裂縫.

風化但是沒有倒塌的城樓, 這一段的城牆比較有遮蔽, 因此風化破壞的程度也比較低.



順著果園裡的產業道路往南經過香屯村與東三岔村到了解字石村去坐最後一班回京城的925公交, 公交大約會在下午3:15經過, 這次選擇在長陵下車換872路回北京, 主要是872班次較多, 長陵也是發車站所以比較有機會可以有位置坐, 這一路的銜接是挺順利的, 回程所用的時間比早上過來時省了將近一個小時的行程.



=======================================
龍泉峪 > 西水峪(水長城) 穿越 24/3/2016
這兩天北京的天氣出奇的好, 晴空萬里, 完全沒有一絲的空污. 抓緊機會, 昨天跑去最喜愛的撞道口長城賞花, 所謂的春暖花開, 北京的山桃花開始現身, 可惜季節還有點早, 只有局部的區段有開花, 尚未有滿山遍野盛開的美景, 再過2~3個星期回去肯定會有超級棒的景色.
就是因為超好的視野, 推動了今天的一個長城穿越活動. 昨天坐在山頭享受著溫暖的陽光還有水長城的好風景時, 仔細的看了一下水庫後方的背景, 確認了後面山上的那一段長城就是龍泉峪, 似乎被整修的範圍變大了, 城牆便認起來也就更加清晰.

看得清楚時就感覺去年去過位於延慶的龍泉峪並沒有想像中的遠, 想要來一次穿越應該是可行的, 心裡就開始計劃第2天要從龍泉峪那邊走回到水長城這裡, 為什麼不是從水長城走過去呢? 因為 (1) 龍泉峪那邊地勢較高, 走回來下坡比較多, 適合我這肉腳. (2) 龍泉峪那邊的公交車一天只有4班車, 如果時間沒掌控好, 可能當天回不了京城. (3) 水長城這邊除了交通便利外, 要找地方吃住也都沒有問題, 如果真的搞得太晚回不了京城, 在水長城這邊過夜也方便.
長城穿越的走向想好了, 開始在網上搜尋網友的路線記錄, 有找到的資料大約都是2~3年前了, 不過至少有了基本的概念. 從龍泉峪走到水長城大約6~7公里的路途, 心裡想在城牆上慢慢走加上找路徑一小時可以有1~2公里的進度, 快的話3個小時可以完成穿越, 慢的話6~7個小時應該也可以達標.
前往龍泉峪的交通方式:
08:00在德勝門西坐上了345快公交車前往昌平, 大約9:10到達昌平東關.
下車後往東走約300米然後再向南走100米會看到493路的站牌(東關路口南), 這裡是925路發車站(站牌上看不到925路), 925是唯一可以從昌平到龍泉峪的公交, 每天第一班車是09:30.
925路經過13陵後開始爬山, 從昌平東關大約1小時後會到龍泉峪. (如果不穿越過去水長城的話, 925回京城經過龍泉峪的時間大約是 13:10 跟 15:10, 後面就沒有車了).
下車後往回走大約200公尺的左手邊山坡上可以看到一處長城的豁口, 從這裡開始攀登2分鐘後上城牆.

這一對退休的老夫妻是第一次爬上長城, 選擇龍泉峪其實不錯的, 城牆大部份有被修復, 幾乎沒有什麼人會過來這裡, 可以放慢腳步好好欣賞這一段長城.

龍泉峪前半段的長城是經過整修的, 包括之前來的時候的斷崖.


去年秋天來的時候這一小段的斷崖還未被修復,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變了樣.

往西水峪的方向遙望, 鏡頭拉長倍數時可以看的到水長城水庫.



龍泉峪長城的亮點, 完整崁入山險的城牆.

需要繞過山險到另一面的城牆, 繞過的路有些陡, 鬆動的土石需要小心.

另一面的城牆隨著風化, 就沒有無縫的崁入山岩.

原味的長城, 跟撞道口那一邊的非常相似, 不奇怪, 本來就是同一系列的.













切相當的順利, 10:30開始穿越行程, 大約13:00到達水長城景區的後門, 比預期的要來的迅速許多.
今天的穿越除了一處的山險比較有挑戰性之外, 大致來說都算是好走, 不過要比撞道口那一邊陡峻. 整個行程下來碰到最大的難關反而是找方法翻進去水長城景區, 景區的後門是關閉著, 大聲叫人也沒有人理會, 我並不是要逃票, 持有旅遊年卡是可以進入水長城的, 如果沒有年卡的話在後門這裡也設有售票亭, 照理來說是可以購票進入, 但是現場沒有管理人員就沒辦法了. 找到了個小缺口翻了進去, 然後主動的去找管理員給他看年卡表示非違規進入, 省得後面再有人來找麻煩.




進入了水長城景區就沒有再去爬景區內的長城, 因為以前已經來過, 就在景區內閒逛拍拍照等到合適的時間去坐H21公交回懷柔城區再轉916(快)回京城. 輕鬆愉快的一天.
水長城景區內管理的很不錯, 是個難得的優質休閒景區, 很適合帶全家大小來野餐玩水. 如果遇上酷熱的夏天不適合爬長城, 水長城會是欣賞長城首選的地點.






=======================================
北京周邊長城遊總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