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蟠龍山長城 2/6/2015

自從開始我的長城探索經歷, 古北口一直是我很想去的一段長城, 主要是為了那段抗日戰役的歷史, 還有看起來是比較平緩好走的野長城, 之前在金山嶺看著老外朝著這個方向走的時候還搞不清楚為什麼老外會想往這段破爛得地段去, 而不是向漂亮有層次的金山嶺東段走, 如今走過了蟠龍山長城之後, 終於了解再怎麼不起眼的地方, 都是有她的獨特魅力之處.

古北口還有個旅遊網站: http://www.gubeikou.cn/

至於為什麼過了那麼久才真的踏上這一段長城? 主要是看網上的資料這裡的交通不是很好, 似乎不合適一天來回, 不過交通沒有想像中的難搞, 只是路程比較遠一些, 過程基本跟去司馬台差不多, 公交車的班次也沒想像中來的少. 在東直門坐上980(快) 在密雲西大橋下車後過馬路在對面轉密25路中型公交車往古北口(早上大約每40分析一班), 車程到古北口大約1小時40分鐘. 我當天是選擇980(快)在密雲鼓樓站下車, 往南步行大約10分鐘是密25路的發車站, 這種方式會比在西大橋路程多出20~30分鐘, 不過在發車站比較能夠確認有位置坐, 不然將近2小時在公交車上站著晃, 到了古北口可能已經夠累了, 別說去登長城了. 回程比較順利, 下午密25公交車每1小時一班, 坐到密雲汽車站就是980(快)的發車站, 一路可以輕鬆睡回京城.

位於具有“燕京門戶”之稱的密雲縣古北口鎮,距北京100公里。區域內長城由臥虎山長城、蟠龍山長城、司馬台長城組合。景區內除明代長城外,還有北京市最古老的北齊長城、建於1680年的古禦道、建於1025年的楊令公廟和建于1205年(金泰和五年)的三眼井以及充滿神奇傳說的楊七郎墳,1934年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為紀念古北口長城抗戰中犧牲的抗日將士而修建的“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公墓”等共大小30多處人文景觀。

蟠龍山長城地勢險要,素有“南控幽燕、北悍肅漠”之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全長5公里的長城上密佈著19座敵樓,將軍樓和24眼樓是這段長城的建築精華。將軍樓地處蟠龍山的制高點,是設置指揮機關的地方,樓呈正方形,寬10.10米,南北各有四個箭窗;東西各有三個箭窗;有東、西、南、北四個門,在著名的長城抗戰中,敵我雙方爭奪的最激烈的就是將軍樓。24眼樓有24個瞭望孔,是長城建築史上不多見的珍品。這段長城的城牆也獨具特色,有土牆、後牆、磚牆等不同風格。七郎墳、令公廟、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兩步三座廟,形象地說明了古北口景區內獨特的人文景觀。(摘自於百度)


古北口有兩段長城, 東邊的蟠龍山, 與西面的臥虎山. 蟠龍山長城有做小幅度的整修與鞏固, 入長城景區要收費$25. 如果要去蟠龍山長城的話, 不要在古北口公交站下車, 要在古北口的前一站隧道前下車, 下車處就是古北口民俗村, 想要逛逛民俗村內的景點要付$20門票, 但是如果只是為了爬長城, 就別多花錢了.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七勇士的故事非常的壯烈, 在網上可以找找資料, 基本上7個無名的國民黨軍人未跟部隊一起撤退, 死守著一座小山頭, 英勇殉難前, 殺了超過一百也傷了超過兩百個日本鬼子, 當日本人攻上山頭時, 發現才7具守軍屍體, 很是佩服, 也幫他們安葬與立碑紀念. 人走到絕境時的力量可是不可低估的.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從民俗村走到長城入口走路要將近1小時, 我的運氣很好, 一位大嬸免費用電瓶三輪車載了我去長城入口, 至少省了我半小時. 回程沒那麼好運氣, 不過在路上有輛小麵包車路過, 收了我$5載我直接到古北口村內的公交站, 也是省了我大把時間.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接近夏天的到來, 山坡已是一遍綠意, 入口處的民宿老板提醒如果是秋天過來看紅聽的話會更美.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地勢平緩, 步道也做了些整理, 是很好走的一段長城.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的特色就是原汁原味, 除了步道有被整修過, 城牆城樓基本上都沒有被碰過, 某些倒塌危險的地方是有做了些補強, 不過沒有影響到長城的原貌, 這種修補的模式是我個人認為最適合保存長城的方式.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回頭望臥虎山的方向, 明顯的比較高大險峻.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城樓內的牆柱內有落地的凹槽, 以前沒看過, 不知是何用途? 儲存武器的櫃子?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這回遊長城因為日正當中, 特別會在城樓裡多待會兒躲太陽, 也因此花了比較多的時間細看一下城樓的結構與內部, 後來有碰到3個法國人, 其中的一位男的自稱是工程師, 對於長城的設計與施工有一些不能理解的地方, 歐洲的古建築物確實是很堅固的, 保存的年限普遍要長遠過中國人的建築, 我想使用的原材是最大的原因, 不過的確建築的工法上也會佔一定的影響. 比如說城樓內的隔牆, 兩面牆的街縫是筆直的, 牆與牆之間並沒有交叉重疊的磚塊作為增加強度的建法, 不知當時這些中國工程師的考量是啥?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整個過程就碰到3個法國人跟兩個中國人, 雖然是個景區, 但是明顯的不是個熱門景點, 也真的不適合大批遊客進來的地方.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往金山嶺的方向望去, 遠方左上角還可以模糊的看到司馬台的望京樓.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景區的終點, 24眼樓, 也是這段長城的制高點, 再走下去有一段軍事基地, 長城已經被封鎖不讓人進去, 如果要繼續往金山嶺走, 就要下城牆繞過軍事基地後再回到城牆上, 我在這裡就回頭了.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24眼樓的垃圾堆, 景區既然收了錢也該清理一下吧? 當然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遊客普遍缺乏公德心.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大部份的垛牆與障牆都已經坍塌了, 只有少數地段還保留了一些垛牆跟箭孔, 值得提的是這段長城是雙垛牆的構造, 跟隔壁的金山嶺是一樣的, 不過城牆的寬度似乎要比金山嶺來的窄一些.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終究是收費的景區, 還是會考慮到遊客的安危.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一路上有在注意尋找文字磚, 有找到零星的幾塊, 但是刻字都已風化到看不出內容了, 司馬台那裡就保留了很清楚的文字磚.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回程時繞上去了這裡出名的將軍樓, 特點是, 屋頂的一個大洞, 當時日本轟炸機的傑作.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或許下次回來過去試試臥虎山, 肯定是更原汁原味了.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蟠龍山長城 (古北口)

=======================================

北京周邊長城遊總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