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北京天天接近40度, 在外面行走如果沒有樹蔭跟微風的話, 可能不到30分鐘就會中暑, 當一看到氣候預報今天北京開始降溫, 就算是有降雨的風險, 也要把握住機會找段長城去爬爬, 因為有一點臨時決定, 網上沒作什麼功課, 就找一個自己對交通比較熟悉的地方, 去年已經去過了黃花城水長城, 就在隔壁的撞道口可以坐相同路線的公交車前往, 就成了最適合的選擇了. 去之前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 心想應該是一段比較冷門的野長城, 去了之後發現踩到了一塊寶, 是一段很原始但是不困難的路線, 風景也是相當的好, 最後可以串聯到水長城景區, 讓這一條路線是很適合休閒的長城遊者, 如果有親戚朋友想試試野長城, 我會帶他們來這裡, 又可以省下門票錢. 唯一可惜的還是遊客沒有公德心, 又是沒有管理的野長城, 垃圾到處可見.
撞道口村位於北京市懷柔縣九渡河鎮,距市區約70多公里。村莊從前是守關的城堡,坐落在懷九河畔,背靠明代古長城,距黃花城水長城景區(西水峪水庫)僅有2公里;距離黃花城水庫長城也只有兩三公里。這裏環境優美,山清水秀,長城著名關口“鎮虜關”就位於該村北500米處,因此撞道口長城也被稱為鎮虜關長城。從撞道口村穿過此關口可以到達另一個古城堡鷂子峪村。關口門洞南北兩側分別安裝石匾額。南面匾額“撞道口”三字還依稀可見,北面“鎮虜關”三字已經不太清晰。
撞道口長城東臨黃花城水庫,西靠西水峪水庫。西水峪水庫現改稱為黃花城水長城旅遊區(其實就是水庫蓄水後,淹沒了那段溝底下的城牆),當然景區是收費的;而東端的黃花城水庫通往長城的山道上,當地村民設卡,路過的遊人也要收費。只有撞道口長城不但原汁原味、原生原態,最可人疼的是現在還沒有收費。
撞道口-鷂子峪這兩個古老的村莊位於山區,果樹經濟是村民收入的重要部分。每年四月份,這一帶農民種植的梨樹、杏樹和桃樹會突然開花,粉白豔紅,與此同時,為了唱和一般,漫山遍野的野杏山桃,也一齊開花。而順著山勢盤旋的古長城,蒼勁古樸,被簇擁在粉嫩嬌豔的山花叢中,形成獨特的景觀,於是成了攝影愛好者和戶外徒步愛好者親睞的地方。(摘自於本地寶)
東直門坐916(快)在南華園三區站下車, 往前走大約200米過馬路在南華園四區站轉H21前往水長城的方向, 要注意的是公交站牌並沒有標示H21, 所以最好問人確認一下應該在那個站牌等車比較保險. 黃花城水長城的官網裡有清楚的H21時刻表, 從懷柔汽車站發車後, 大約15分鐘後會到達南華園四區站.
在撞道口村下車, 下車處有簡單的旅遊示意圖前往撞道口/鎮虜關, 步行大約200米就會到兩棵龍鳳松, 也就是撞道口長城步道的入口, 再步行大約10分鐘就可以見到撞道口關了.

年齡200的龍鳳松.

相當幽靜的一個村落, 村民不設關卡向遊客收費表現出難得的高度, 值得表揚一番!

隨著小徑很快就到達關口, 周邊的垃圾實在是礙眼.

向南的匾額"撞道口"清晰可見.

穿過關口的另一面匾額就風化的比較嚴重.

"鎮虜關"只能隱約看的出樣子.

這個方向是向東朝黃花城水庫/長城段, 看起來比較陡峭一些, 不是我今天的目標. 我是向西朝著水長城景區前進.

只有關口附近的一小段是有整修過的, 過了這個坍塌的城樓後, 完全是原汁原味的長城.



遠處的山頭看起來有座獨立的敵樓, 後面發現其實是連接著這一段長城的支線, 不知會延伸至何處?

這裡拱形窗的結構很特別, 有著橫向的翅膀, 好像之前只有在慕田峪看到類似的設計.

這個匾額是簡體字, 所以肯定是近期的, 也是少了左半邊, 不過光是看著剩下的敘述, 就可以了解撞道口長城精彩之處.


都6~7百年了, 排水道還可以保持的那麼完整, 自然風化的速度其實並不快, 人為的破壞才是這世界遺產的主要殺手.

這一段比較陡, 城牆也坍塌的比較嚴重, 主要是想要從城牆攀進城樓時, 腳底是騰空的, 沒有好的著力點, 如果手一滑的話, 就會從筆直的城樓摔下山谷, 我可不是來玩命的, 就下城牆順著城樓邊繞過去了.

繞到城樓後面直接又有入口可以回到城牆上了.


磚牆的黏著劑, 基本上是以石灰為主, 使用的配方的確是牢固, 也真佩服古人的智慧.


城牆上的樹叢並不妨礙行走, 可是穿著短褲是受罪的, 一路都會遭樹枝劃傷.


如果有機會的話, 下回要春天過來, 滿山遍野開花的景色肯定相當美麗.

好像是核桃的樣子.

看到遠處背景中有修復過的長城, 就知道水長城景區不遠了.

靠近關口的長城都已經沒有垛牆了, 比較深入山區時, 垛牆又陸續的出現了, 不是這裡的垛牆比較堅固, 只是比較沒有人上來取材罷了.


鳥覽水長城景區.

真的有鳥, 只是聲音難聽的烏鴉有些掃興致.

西水峪水壩.

在水庫邊的這個制高點不合適再走城牆向下走了, 不僅是陡峭, 許多處的風化已經相當嚴重了, 我是超級俗辣, 還是用老招, 下城牆找旁邊的小徑下山.


雖然路小不好走, 靠著前輩們留下的標計, 路不難找.


上山容易下山難, 在這裡可是體會到了.

水長城裡的水上活動之一.

看著水壩對面景區內已經修建過的長城, 跟剛才走過的可是天壤之別.

為了可以攀登上城牆, 又是人為的破壞成的豁口.

慚愧慚愧, 不過我很確定我沒有破壞到長城的任何一部份.

景區意思意思的用些磚塊擋住了上長城的山林小徑. 這裡是水長城的東停車場/售票處.

從東停車場步行大約10分鐘到主停車場, 也就是H21的發車處, 結束了一個完美的野長城之旅.


=======================================
撞道口 > 石湖峪 > 西水峪 > 鷂子峪 穿越 18/9/2015
撞道口(鎮虜關)是到目前為止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段野長城, 一共去了3次, 第一次從撞道口到水長城, 第二次從撞道口走到黃花城, 這一次從撞道口穿越到鷂子峪城堡.
撞道口長城的一些亮點:
- 關門上匾額上的字還保持著可以辨識, 黃花城那一段城樓邊也保留了一面完整記錄這一段長城史實敘述的匾額.
- 往水長城方向完全原汁原味, 向黃花城方向有局部的修復, 朝鷂子峪的方向是未被石磚包覆的石塊牆體, 水長城景區內又是完整修復的長城, 想看什麼有什麼.
- 城樓非常的密集 (光是撞道口>西水峪制高點這一段2~3公里內就有15座城樓).
- 某些城樓有少見的方型窗口.
- 雙面垛牆+高低雙箭孔.
- 西水峪+黃花城雙水庫的風光.
- 鷂子峪城堡是長城腳下唯一保持完整的古堡.
- 相對的平緩, 適合初級者, 當然還是有一些有挑戰性的路段, 別逞強.
- 交通方便, H21公交大約40~60分鐘發車間隔, 在撞道口村下車, 從撞道口村走上城牆只要10來分鐘.
- 西水峪村(水長城門口)有許多農家院, 食與住都很方便.
不喜歡的地方:
- 黃花城村民擋路收過路費
- 長城上的塗鴉
- 撞道口關門旁的垃圾堆
最近懷柔城區內的工程導致一些公交線改線了, 所以在懷柔城區轉車時有一些變化, 現在搭車去撞道口的方式是, 東直門樞紐站內坐916(快)到終點懷柔汽車站, 然後過馬路轉坐H21(懷柔水長城)在撞道口村下車.
如果公交路線是正常時, 916(快)在南華園三區站下, 然後向西步行200公尺過馬路在南華園四區轉坐H21.
東直門懷柔城區(916快)60~70分鐘車程. 懷柔城區撞道口村(H21)70~80分鐘車程.
鷂子峪古堡
鷂子峪,藏在懷柔二道關口,是北京長城腳下唯一一個保存完整的古堡,也因為它的唯一和古堡本身帶給人的神秘色彩,一到週末,喜歡在老北京野游的遊客就紮在這個古堡裏,找尋500年的古樹、石頭砌的房子和那些早已經列入文物保護的城牆。
古堡小得一眼就能看穿
說實話,鷂子峪很不好找。它位於九渡河鎮二道關村西鷂子峪溝內,路邊沒有景區標誌,只看見平地豎起了一個“白雲川”的牌樓,當地居民告訴記者,沿著這個牌樓進村,第一戶村莊就是“鷂子峪”。
村裏的一位元老人把記者帶到了鷂子峪門口。週邊的城牆把古堡圍得密不透風,只能從小小的城牆洞口探知究竟。老人介紹說,古時候這個地方總有猛禽鷂鷹出現,所以這個古堡命名為“鷂子峪”。“古堡建于明朝時期,為了固若金湯,整個城堡都是石頭結構,傳說是為了駐兵而建的,也有人說是養馬,具體幹什麼誰也不知道。”老人說。
古堡很小,登上城樓,一眼就能將整個古堡看穿。整個古堡周長大約400米,南牆中部有城門,門上刻有“鷂子峪堡”的漢白玉匾額,雖然有些模糊不清,但仍可看出筆跡。這塊匾在建堡時就鑲在城牆裏,現在早就是珍貴文物了。堡內外牆都是用大而整齊的石條砌成,灰白色,十分整齊。堡牆雖經幾百年風雨,有些許破壞或風化,但依然算是保存完整。據老人回憶,堡的石牆上面原有雙垛口走道防禦牆,城門上有一間防衛房,上世紀40年代初,日本鬼子強迫拆除,用作修炮樓,十分可惜。在這以後,基本沒有再遭破壞。(摘取於搜弧旅遊)

之前已記錄了撞道口>石湖峪>西水峪, 這次著重在石湖峪>二道邊>鷂子峪城堡這一段, 天氣空氣相當的好, 從三叉路先走去西水峪制高點欣賞水庫風景再返回三叉路朝二道邊長城探路.




二道邊長城這裡的城牆結構是毛石塊搭砌無石磚包覆, 這裡的遊客肯定不多, 經過這麼多年後, 牆體還是保持著明顯的輪廓, 雖然不好走, 但是基本上可以保持在牆體上前進.




感覺上是個獨立的城樓, 實際上二道邊的城牆是鷂子峪城堡城牆的一部份, 城樓也是保持的相當好, 只有東北向有些自然風化的坍塌, 就是不容易讓人可以輕易走過來的好處.

繞過城樓後的牆體似乎不容易走, 也會遇到斷點, 在這裡決定折返到地勢比較低的地方下城牆開始找前輩們走過的林間小徑往鷂子峪方向前進, 植物還是相當茂密的季節, 找路徑的挑戰性更高, 主要是注意一些有被折斷過的小樹枝來確認方向.

最不好走的地段是滿覆著青苔的濕滑岩石上, 除了要找對方向之外, 前進的速度非常的緩慢.

好不容易下到了地型比較平緩鷂子峪旁的農園, 看到的是滿山遍野的板栗樹, 以前只看過栗子未成熟毛茸茸的外表, 這次看到了果粒變色還有底部爆開露出內部我們比較熟識的栗子果實.



鷂子峪城堡可能不是預期心裡所想像的那種城堡, 只剩下了城門與一節城牆, 不過城墻圍城的範圍還是很清楚, 城內現在是農村, 可能才10多戶居民吧, 也有好幾戶已經荒廢的農家院, 基本上保留著古意, 在裡面隨性的繞繞幾分鐘就可以看完了.




一棵500年以上的古樹, 是古城堡內最顯眼的地標.



村落裡房屋的建材八九不離十是挪用了山上的那座石龍的原材.


=======================================
長城雪景 29/11/2015
今天入秋後北京下了2場雪, 終於在下了第2場雪之後找到機會上長城去欣賞雪景. 延慶與懷柔山區的公交都因為大雪而停運了許多天.
去懷柔河防口一切順利, 只是公交終點站還是停留在青龍峽, 尚未步入冬天時把終點站轉回到正常的九谷口(滑雪場), 所以想去攀河防口長城時, 需要在終點站前一站的青龍峽道口下車, 再步行穿越村落上長城.
去延慶八達嶺古長城景區就等了5天後才有公交經過, 只是回城麻煩些, 要先搭車往延慶的方向去, 過了西撥子之後才能下車轉搭回京城的公交.
去懷柔撞道口長城的經驗更是曲折, 公交車一共停了6天才復駛, 我是等了第3次才成功搭上車的. 回程也是出了問題, 在水長城停車場等候回程的公交, 怎麼晚了大約20分鐘還不見到車影, 就問了管理員後才被告知早上9~10點的公交來過之後就再也沒有見到公車了, 估計是車輛拋錨了, 或是懷柔那邊出了某些事不再發車了. 只好沿著路往回頭走, 每碰到有人就問那裡可以打車, 結果步行了約1小時才碰到一家雜貨店有人願意開車帶我回懷柔汽車站, 收了$150, 花錢消災囉.
撞道口/鎮虜關長城雪景:


















=======================================
激發龍泉峪穿越西水峪 23/3/2016
難得晴空萬里的好天氣跑過來吸吸新鮮空氣, 特別清楚的看見了龍泉峪那一段長城, 讓我起了來趟穿越得好奇心, 結果第2天就出現在水長城後方的山上了.

因為天氣特別好, 這回從水庫山頭的城樓走下來, 坍塌的是嚴重一些, 垛牆不存在的地方感覺比較刺激些, 小碎石比較滑, 要小心走.







=======================================
春暖花開長城賞花 6/4/2016
四月是最合適遊北京的季節之一, 氣溫舒適, 處處可以看到盛開的花朵, 為一個平常灰暗的水泥叢林裡添加了許多色彩.
北京長城多屬於山區, 附近的村民往往會沿著城牆邊的腹地植種農物果園, 造就了巨大石龍穿梭在五彩繽紛山海之間的美景, 賞花時有著數百年的殘樓為背景, 別具一番風味.
撞道口/鎮虜關這一段長城是個很幽靜的賞花地點, 通常遊客真的不多, 不過這個季節來賞花的人倒是不少, 今天非假日就碰上了4組人, 對我來說是破記錄了.
可惜這兩天的霧霾比較嚴重, 不然藍天白雲下的野長城襯托著滿山遍野的鮮花肯定更是壯觀. 至於看到了那些花種沒有什麼概念, 大約是桃花, 杏花, 李花, 櫻花這一類的果花為主.













=======================================
遠望 24/7/2016

=======================================
北京周邊長城遊總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