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錯”長城?
最近長城越走越休閒, 主要是去找一些以前沒去過的點, 所以是以探路的性質為主, 這次是去傳說中密雲的”錯長城”, 正史裡並沒有這一段的記載, 當地人把它叫作半截子邊, 如今有個正式官方的名稱為西沙地長城.
會被叫成”錯”長城的原因是民間傳說下來的故事:
西沙地村,是密云和怀柔交界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村里男女老少,都会讲一个故事:话说当年戚继光主修长城时,忽传辽东兵犯,朝廷急调戚继光前去御敌。戚将军挥师北上,遂将修长城的任务交给了副将谭成。谭成却把本该修在神堂峪的长城修在了石塘峪。戚继光平敌归来后发现错误,又查出谭成贪污工程款,勃然大怒,上报朝庭,将谭成及二十多名相关官员于石塘峪西面的一条山沟里处死。至今,那条沟还叫“赃官沟”。而那条只修了一段,前后无连接的长城,被村里人世代称为“半截子边”——“边”是边墙的意思,边墙是明代对长城的称谓。近代,长城的称谓重新兴起,“半截子边”又被称为“错长城”。[摘自百度]
民間的傳說是否正確不可考, 不過這道邊牆建築的位置的確是非常特別的, 這一段長城不僅是只有大約400公尺長, 兩邊都不串聯任何其他的牆體, 而且通常長城都是建在山峰隨著稜線而行, 這一段卻是建在一個半山腰的山溝間, 也難怪會被質疑這裡是否有被蓋錯.
網上有筆友分析了這段長城其實是沒有蓋錯的, 到了現場觀察了一下實體, 網友的分析似乎是有道理與依據的, 當然真正的故事沒有人知道也無法驗證, 不能解這個迷倒是件好事, 可以讓這段很特別的古蹟永遠留著神秘感.
交通方面也還算方便, 不過沒有坐上正確的公交車的話, 最後可能會需要多走一段路(大約20~30分鐘), 不過對我來說出行就是為了要活動一下筋骨, 遊走在鄉村中看看風景也是很好的運動.
- 東直門搭乘980快到密雲鼓樓.
- 在下車的同一個站點, 轉搭密03路中巴(往三峪, 在西沙地站下車), 每一小時一班車.
- 要注意的是密03中巴大約每10分鐘一班車, 不過大部分的車只到庄戶村, 距離目的地西沙地村還有2公里的路, 所以不想多走那2公里的路, 要坐上去三峪的密03, 不是坐去庄戶的車, 每輛公交車擋風玻璃前會放一個牌子, 終點站是哪裡, 上車時也順便問一下司機確認一下.
- 我就是坐上了去庄戶的車, 不過從庄戶到西沙地的路很輕鬆, 走在路上時就可以看到山腰上的錯長城(反而進了西沙地村之後角度的關係不一定看的到), 還可以清楚的看到青龍峽(大水峪)長城, 也可以看到比較遠一點的河防口長城.
可以看到山腰上那一段大約400米的城牆嗎? 看到了沒有獎.


西沙地旁邊就是大水峪關, 現在是青龍峽景區, 可以看到有纜車登上山頂, 不過景區內是不讓遊客登長城的, 只能近距離欣賞.

再望遠一些是河防口西段的長城, 這角度看不到地標夾扁樓, 不過山頭的那一段鯉魚背是可以清楚的看到, 沒有城牆的石頭山, 以天險取代城牆, 也是出了名的虐人路段.

西沙地是一個正在開發農家院的村落, 走進西沙地後, 順著大路走然後往北通過火車涵洞就會進入去西沙地水庫的小路(大約10多分鐘的路, 路邊會經過一些果園(狗在柵欄後面對著你吠)還有土堆(墳), 再走約10分鐘就會看到新立的西沙地長城的石碑了, 這裡也就是水庫.



挺幽美的一處水庫, 只要是人少, 什麼都好.




順著水庫東岸走到後方會看到一座鐵橋, 鐵橋的橋面已不見了一大塊, 橋的護欄也已經倒塌, 雖然過了橋也是去錯長城的路(到錯長城下段), 但是為了安全, 別嘗試過橋, 從橋的旁邊下到水庫, 順著岸邊有路徑可以上山溝, 是可以直接上錯長城中段的路徑.


上山的路大約半小時, 路上也是因為角度的關係都看不到錯長城, 直到翻上最後一段山頭時, 錯長城突然出現在眼前.

這一段才400公尺的長城城牆是包磚的, 中間有一座2層的空心樓, 特別的是小小的一段卻是雙面垛牆, 而且還有障牆, 也隱約看到了文字磚的痕跡, 所以這段牆是用最高的規格修建出來的, 如果不是真的蓋錯了, 這邊的戰略位置肯定是有一定的重要性的.










網上看資料這段牆以前是有文字磚的, 早期因為村落需要蓋小學, 所以大部份的包磚被村民敲走了, 剩下有包磚的牆體上是一個一個的洞, 明顯的是被挖走的磚塊, 我花了許多時間在牆體上找還有沒有文字磚的痕跡, 最後只看到一塊已經風化到完全看不到字體的文字磚.



空心樓裡看到了之前沒有見過的現象, 空心樓的拱頂還殘留著修拱頂時荊笆與白灰接觸時的荊條痕跡, 不知因為什麼原因在這座城樓裡可以保留著這麼完整.


去野長城時常常碰到這種障礙…… 酸棗刺, 那種被刮到先痛後癢的真折磨人, 尤其是被刺到留下一段針頭在皮膚下面的狀況, 搞得一整天都不舒服又只能回到家才想辦法拔刺.


一個早上沒碰到任何人, 準備下撤時老遠就聽到一群人的嚷嚷聲, 破壞了清靜的環境, 不瞭解為什麼說話一定要那麼大聲呢, 真的是怕人聽不到嗎? 他們上了城牆時見到我, 好像在動物園看到動物一樣, "怎麼長城上有人啊?”, “看看那邊有一個人”, “怎麼只有你一個人?”, “你真的是一個人?”, “你怎麼過來的?”, “你走那裡上來的?”, “你在城牆那邊做什麼?"................ 啊, 我可能長得像馬戲團逃出來的, 但是也不用那麼大驚小怪吧?!

下撤後在長城石碑邊休息吃了些乾糧, 一不小心就把相機留在了石碑上, 離開了5分鐘後才發現相機沒帶上, 匆匆回頭去拿, 心想著這裡都沒碰到人, 應該不會被拿走, 想不到回到石碑前, 正好看到一群羊咩咩被趕過來找東西吃, 如果沒有把相機遺留在此, 就遇不上這群可愛的羊咩咩, 如果晚一步回來, 這些無所不吃的毛小孩, 說不定連相機都會吞下肚了.



那隻領頭羊最有趣, 看見了我之後就停下了腳步望著我, 其他的羊咩咩還是忙著找東西吃, 領頭羊看著我的表情就好像在問"你是誰啊?", 定格在那裡看著我2~3分鐘完全不動, 似乎也是故意擺著pose讓我拍照, 只是我不知道拍好的照片要如何電郵給牠了, 希望再次見到這位稱職的領頭羊時, 地點不是在東來順.

去過這一段袖珍長城後, 觀察實際的地型與位置, 我也是站在網友這一邊認為其實是並沒有蓋錯的, 參考以下的手繪示意圖, 錯長城與山頂上的那些敵樓/烽火台剛好是形成一處扇狀的防衛網, 山頭上的敵樓並沒有城牆串聯, 當敵人有能力避開敵樓的防護時, 翻過山頭後基本上都會沿著幾處山溝集中到錯長城的位置, 因此錯長城是建在一處非常有戰略價值的地點, 成為第2防線.

==============================
北京周邊長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