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00最終戰──日本北陸立山黑部、合掌屋之旅(文多圖也多)

一、前言

今年的事情好多
忙得好久沒在01寫文貼圖了
8月時心情鬱悶
順手開了旅行社的網頁
3分鐘內手指就幫我報名了
會不會太衝動啦

這次去的目的地是日本的中部地區
主要景點是立山黑部、合掌村、名古屋、飛驒高山、上高地、金澤、郡上八幡等地
只記得5天的行程中
坐遊覽車東奔西跑
感覺上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距離相當遠
回國後找時間上Google map
才知道原來跑了這麼大一段路
以下為示意圖

藍線為大致的範圍
紅線是這次造訪的景點
也因為畫了這張圖
才把彼此的地理關係搞懂
以下看圖說故事

二、抵名古屋、郡上八幡

第一天下午華航的飛機
晚間到了日本中部國際機場
下榻「東橫INN」在名古屋的分店


隔天一早先至郡上八幡
官方資料如下:

郡上八幡位於岐阜縣的中央部位,氣候溫暖多雨,一年中有大約一半的日子都下著雨。
自古以來這裏就是通往各地的交通要道,作為城下町時的街道裏新舊建築物共存,充滿情趣。
奧美濃的山裏流出的吉田川和小馱良川的清流流過這個小鎮。
由於江戶時代發生大火,使得人們在小鎮上建起了很多防火、灌溉用的水路。
河流帶來的豐富水源被巧妙運用,四處都可以聽到水聲。
---------------------------------------------
這次去郡上八幡就是去參觀江戶時代遺留下來的水道
體驗置身日本古鎮的感覺
從遊覽車下來走了一段才到
沿途景色讓我想起台灣的烏來

01街景

02到處都是這樣古色古香的小店

03跟烏來好像

04街景

05標準的日本小鎮,到處安安靜靜,路邊水道裡有好多大鯉魚

06路邊的小廟,很有中國風


三、飛驒高山之高山市老街

高山市老街官方資料如下:

上三之町~古之町並
從高山陣屋(相當於中國古代的衙門)步行約三分鐘即可到達有高山「小京都」之稱的「上三之町」,此處是由數條街道組成「古之町並」,遍布幕府時期的古老商店街、橋樑、傳統酒店。當地的人民為了保存歷史文物以及自然環境,每間店舖的外觀建築和內在陳設,都著力維繫江戶時代的氛圍。此處建築物的屋齡大約都在百年以上,是稀有珍貴的古建築物群,在2009年時被評選為米其林三星級的觀光景點。
-------------------------------------------------------------
我以前去過京都
所以對日式老街並不陌生
以下是匆匆走過的紀錄

01販酒小店

02又是酒店

03捧著酒杯的人偶

04酒店裡的造景

05喫茶店(字體竟是小篆)

06不清楚是賣什麼的老店

07傳統的日式折傘

08路邊老先生賣的涼凍

09還有老街常會看到的人力車夫(幾乎都是年輕人)

10

11老街一景


四、飛驒地區、上高地
接著是一大段套車行程
午餐吃了日本的「飛驒牛肉」

01休息站

02飛驒牛肉

03擺盤還蠻精緻的

04醬汁的味道還不錯

05休息站外


在一連串頭文字D裡才會出現的髮夾彎後
終於到了日本人心中的聖地──上高地
官方資料如下:

上高地位於長野縣西部的梓川上游,被穗高連峰、燒岳、常念山脈等環抱著,是標高約1500米的小盆地,屬於中部山嶽國立公園。
經19世紀英國傳教士、登山家沃思特、威斯頓等名人介紹,逐漸吸引各國人民前往參觀,也因此被列入日本著名的風景勝地。此外,原始的自然風貌也吸引眾多登山客前往。此地被白樺、落葉松等的原始森林環繞,其間分佈著大正池、田代池、明神池等,與高聳的各山群的雄姿一起構成了上高地極美的景色。
-----------------------------------------------------
到了上高地停車場
必須轉乘低碳環保公車進入
從這個小地方看得到日本人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還有這裡因為地勢高
氣溫下降好幾度
非常涼爽

01路邊一景

02乾淨的河流與空氣

03上高地地標:河童橋

04河童橋遠眺

05

06充滿原始的氣息

07路旁石椅

08走在森林裡真的會有一種靈氣,難怪古稱「神之地」

09讓我想起去爬阿里山的回憶

10

11

12天氣很快轉陰

13復又轉晴


當晚下榻高山Grandia飯店
也是這次旅行最高檔的一家

晚餐是螃蟹大餐吃到飽
外加生魚片、燉牛肉、糖醋雞肉等各式餐點的buffet
當晚超開心
不過由於雙手都要剝螃蟹
所以沒有時間照相
(謎之聲:明明是你好吃)
這家餐點我覺得真不錯
可惜只拍了隔天早上的早餐
殘念


五、One night in 金澤、兼六園、東茶屋

wiki對金澤的介紹如下:

金澤市位於日本海側金澤平原,剛好位於北陸的中部。於安土桃山時代,本能寺之變後,因前田利家遷入而大大發展起來。江戶時代藩主獲封最高額的一百萬石,故有「加賀百萬石」之稱。而加賀藩的城下町,也是當時日本的第四大城,人口超過十萬,僅次於江戶、大坂和京都市。

但自明治維新以來,因發展工商業,士族和商人陸續遷出導致人口減少。又因太平洋側的港口城市迅速發展,所以以今日眼光來看,金澤只算是日本的中型地方城市。

但因處於日本海西側,代表著遠離倒幕運動的中心,也遠離二次大戰的主要戰場,故在多次日本的政爭之後仍能免於兵燹,市中心留存大量戰前、甚至幕府時代的建築,使金澤成為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

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就是位於金澤。
--------------------------------------------------
到金澤的第一天已是傍晚
下榻東橫INN的金澤香林坊
整體而言,金澤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小市鎮
在街頭晃了半天
最後終於走進一家氣氛很好的義大利麵餐廳
店內燈光較為昏暗
手邊D200的高ISO又真的不能看
所以沒為難他
一看到服務生遞上的Menu
馬上被價目表上的價格「吸引」
證明日本生活費高昂並非浪得虛名
當晚吃了有生以來最貴的一盤義大利麵
折合台幣約700多元
雖然味道真的不錯
是我喜歡的那種把湯汁收乾的作法
但同樣的餐點在台灣大概不到300吧

01街景(跟台灣日本時代建的老學校很像)

02


第二天一早去參觀了日本名園──「兼六園」
兼六園的官方資料如下:

佔地廣達10萬平方公尺,與茨城縣水戶市的「偕樂園」和岡山縣岡山市的「後樂園」齊名,被稱為日本三大名園。兼六園於1676年開始建造,共計170多年才完工。
「兼六」一詞典出宋朝詩人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分別是「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眺望」,六種美好的園林特質。
它原本只是金澤城的庭園,因歷代藩主多次整建翻修,今日已成為一座迴遊林泉式庭園。園內小橋飛瀑、石燈籠、亭台水榭。若細心觀賞,將可發現庭院中的花草樹木反映四季風情:春天的櫻花、夏天的蒼蒲、 秋天的楓紅、冬天的松雪。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美景。
--------------------------------------------------
走進兼六園
真有一種處處精雕細琢的感覺
那就像是把經營盆栽的計畫放大、放大、再放大
把整座庭園當成盆栽來經營
不過我比較喜歡自然景觀
所以對人造庭園興趣有限
遊園時比較走馬看花
不過女王似乎很喜歡這種人造庭園
直說有「禪意」
(恕小弟資質駑鈍,沒辦法參悟與解釋了)

01

02

03

04園丁正細心整理草皮

05

06

07

08好多石燈籠

09不過地標似乎是這一盞,下方的石塊是點燈時的墊腳石

10枝幹蒼勁虯結的古木

11落在地上的烏鴉羽毛

12兼六園外的商店街


當天傍晚
我們造訪了老街「東茶屋」
官方資料如下:

「茶屋」是日本傳統的遊藝、飲食場,在江戶時代是觀賞藝妓及演奏的場所。
散落於城市中心部的茶屋在1820年的時候,被集合在遠離中心的四個地區。在這裡面最大的茶屋街就是東茶屋街。
江戶時代一般是禁止兩層樓建築,但只允許茶屋能有兩層建築。在一樓外側有被稱為「木蟲籠」的優美格子狀窗戶,以及接待客人房間位於二樓等特徵。在這裡也能參觀190年前茶屋內部的設施。
進入茶屋街內部後,能看到非常綿密幾乎要讓人迷路的街道,經過重新裝潢的古老建築物現在成為飲食店與喫茶店或是土產店。
---------------------------------------------
01

02

03

04

05


六、這次旅行的重頭戲──立山黑部

立山俗稱「日本的阿爾卑斯山」
這是十九世紀時英國登山家為它取的綽號
原因無他
這個歐洲人覺得立山的景色很像阿爾卑斯山
在這個地方
我才第一次親眼看到雪
(雖然只是夏季的殘雪)

先來張Google衛星圖

要上立山
必須轉乘六種交通工具
圖示如下:


01首先,我們先到了扇澤車站,準備搭無軌電車(老實說,跟巴士很像,我分不太出來)

02長得好像「小叮噹」的站務員,會講中文,正在推銷他手中的紀念小火車。
他也是我在日本這幾天第一次聽到會講中文,講的中文我也聽得懂的日本人。

03不清楚是標本還是模型

04接著下車步行通過隧道
隧道裡又潮濕又寒冷

05開高ISO硬擋一下,雜訊很多,即使縮圖仍很明顯

06出來後豁然開朗,正是東京電力公司的黑部水庫

07建築還蠻壯觀的

08多雲時晴的天氣

09洩水時的人造彩虹

10

11下一段的入口

12第二種交通工具是地下纜車,這裡是「黑部湖」站

13纜車上來後就是「黑部平」

14景觀很好

15第三種交通工具是空中纜車
在台灣我有坐過貓纜
其中的差別是立山空纜的沿線並無塔柱

16往上喔

17速度頗快,一下就遠離了「黑部平」站

18到了「大觀峰」站,再換無軌電車

19終於到「室堂」了!圖中是立山上的天然湧泉,以木杓取用。
入口後清冷甘甜異常,讓人一掃在高山上的不適,精神一振

20

21到室堂平後開始起霧,是不是有點像陽明山的擎天崗呢

22

23

24

25高山殘雪猶未融化

26

27

28

29還有高山湖泊

30山上氣候頗不穩定,不多時竟又開始放晴

31

32但很快又轉陰沉

33

34

35

36回程時竟然開始飄雨,景色變得十分迷濛

37趕快上高原汽車。迤邐下山至「美女平」站,剛好雨也停了

38

39最後一種交通工具是立山電纜車,為這次立山之旅畫下句點

----------------------------------------------------------------------------

七、世界文化遺產──合掌村

wiki資料如下:
「合掌村」是日本飛驒地區白川鄉(岐阜縣大野郡白川村)及五箇山(富山縣南礪市)地區的合掌造聚落的通稱。於1995年12月9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冬天的景色就像童話故事中的場景,被喻為「冬日的童話村」。

「合掌造」(合掌造り)是指日本一種特殊的民宅形式,特色是以茅草覆蓋的屋頂,呈人字型的屋頂如同雙手合十一般,於是就被稱為「合掌」。合掌造為木造建築物,在興建的過程中完全不用釘子,但仍然十分牢固。合掌造的屋頂十分陡峭,使積雪容易滑落而不堆積,避免冬季大雪將屋頂壓垮(類似歐洲的建築)。合掌造每隔三、四十年就必須更換老朽的屋頂茅草。更換茅草需要大量人力,故每次有哪一戶的屋頂需要翻修,全村的人就會同心協力一起完成,這種合作方式稱為「結」(ゆい)。

「合掌造」傳說是13世紀初平氏家族在源平合戰戰敗後遁入深山,為了禦寒並躲避追兵而建造的。目前保存下來的建築物大約是在江戶時代中後期興建的。

將合掌造介紹給全世界的,是德國的建築學者Bruno Taut,他在1935年左右於日本進行傳統民居樣式的調查,實地走訪合掌造後大感驚艷,在《日本美的再發現》一書中讚譽其為:「極端合理,就連日本境內也相當罕見的傳統庶民建築」。
----------------------------------------------------------------------------
當天天氣非常熱
等遊覽車到當地時已將近中午
人潮車潮多的讓我有點意外
一點也沒有鄉村寧靜的感覺

01入村要先通過這條橋

02遊客很多

03好多合掌屋改建的店家

04充滿綠意的花田

05

06

07

08合掌村裡的神社

09

這次造訪合掌村
我好像看到另一個九份的感覺
商業化非常徹底
感覺上是專為城市人與觀光客蓋的「片場」
到處是商店與現代化設施
如果你想來看的是與世隔絕的寧靜鄉村
那麼或許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八、愛知的皇室象徵──熱田神宮

熱田神宮的官方資料如下:
熱田神宮是日本最重要的神社之一,神宮的本寺內供奉日本三大開國神器之一的「草雉劍」(くさなぎのつるぎ,天叢雲劍);「草雉劍」代表「武力」,因此熱田神宮的神殿內供奉的是代表權威和武力的神祗,例如:天照大神、素盞鳴尊、日本武尊、宮簀媛命、建稻種命等。熱田神宮是日本皇室的領地,具有神聖性,而非皇室的公務人員,例如警察,是不可隨便進入的。整個神社面積約達20多萬平方公尺,宮內遍植古老的檜木,其中一株的樹齡已將近1000年。
01入口的鳥居,看得出來跟一般神社的鳥居有何不同嗎

02

03這就是將近千年歷史的大楠,似乎日本人已把它當神來拜

04天氣很好

05

06

07對面應是神宮的正殿,附近有不少虔誠參拜的民眾

08燈籠上的圖案是日本皇室的標誌:十六辦菊花


九、名古屋市區與賦歸

wiki簡介如下:
名古屋市,是日本中部愛知縣西部的城市,也是愛知縣縣廳所在地,是日本人口第三多的城市。屬於政令指定都市。名古屋過去是尾張德川的城下町。因為它是中部地區的商業、工業、交通的中心地,而且位於東京和京都的中間,所以又被稱作「中京」,並設有中京工業核心地帶。

就跟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大都市一樣
到處是玻璃帷幕的鋼骨大樓
市容頗為整齊乾淨

01地標鐵塔

02百貨公司

03路旁的候車亭,圖中的「松屋」就是當天吃晚餐的地方

04名古屋也有摩天輪

05傍晚竟然出現火燒雲,當時沒帶腳架,只好用人肉「手架」硬上

最後一天晚上再入住第一天下榻的「東橫INN」
隔天帶著滿滿的回憶回台灣

十、工商時間
去日本怎麼可以不拍櫻花妹呢
但小弟比較害羞
終於在回來那天出現機會
遇到日航的空服員
氣質高雅脫俗
01當狗仔側拍一張

一張不夠嗎
我也這麼覺得
沒有造福01的朋友
02


─全文完─


(呼,打了3小時終於完成了)
這地方真的好漂亮
照片也拍的很美
猶如身歷其境的感覺

春光乍洩 wrote:
一、前言今年的事情好...(恕刪)

樓主:

寫的真好,不過有些照片像<06路邊的小廟,很有中國風>好像和上面重覆!

另外請教一下,是否在這旅途之中,有邊拍照編寫日誌習慣,這些資料累積整理後,可以輸出成個人紀錄作品。

odod0903 wrote:
這地方真的好漂亮照片...(恕刪)

很高興你喜歡我的紀錄
diffusionless wrote:
樓主:寫的真好,不過...(恕刪)

感謝你的指正
已經改過來了

這些紀錄大部分是回來才做的
因為在旅行的那幾天都在跑行程
回飯店後也很疲倦了
根本沒有精神邊玩邊記
但有一個小技巧是我去每個景點
只要有介紹性質的DM
我通常會拿個幾張
這些東西在日後追記時非常好用
像這次去日本中部北陸
移動的範圍很廣
幾天時間都在山路裡彎來轉去
我是回來後看著DM上的地圖
按圖索驥找到每個景點的地理位置
才弄懂景點之間的地理關係

春光乍洩 wrote:
但有一個小技巧是我去每個景點
只要有介紹性質的DM
我通常會拿個幾張
這些東西在日後追記時非常好用
...(恕刪)


沒錯,機場、車站內很多都免費拿的…

很辛苦,五天跑了半個台灣遠吧…

名古屋進、小松出應該會輕鬆很多

圖文都很漂亮

+5
樓主的照片有經過後製嗎?

我承認我被最後一張煞到!!真的很有氣質!

essen0300 wrote:
沒錯,機場、車站內很...(恕刪)

很感謝你的加分與建議
剛剛上網找了小松機場的資料
又學了一招
或許下次自由行可以派上用場
tenten0007 wrote:
樓主的照片有經過後製...(恕刪)

大哥覺得有嗎?
(開玩笑的)
絕大部分的照片是RAW轉JPEG
我習慣拍RAW
因為對曝光的掌握還不夠純熟
沒辦法一張到位
如果拍RAW就有正負兩格的補救機會
少部分進PS修一下
盡量做到自然
(「自然」也是我修圖的最高指導原則)

tenten0007 wrote:
我承認我被最後一張煞到!!真的很有氣質!...(恕刪)


這位櫻花妹妹的粉絲團目前有兩位團員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