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東龍宮寺是這次旅行第一天的最後一個景點,據說是在釜山最接近海邊的佛寺。
在臺灣,最靠近海邊的寺廟通常是庇護漁民的媽祖廟,但在韓國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根據龍東龍宮寺的中文官網所述:
無限慈悲的化身—觀世音菩薩居住在海岸孤絕處並乘龍顯靈,因此韓國的觀音信仰大多形成於海邊或島嶼;
而龍宮寺,將大海、龍以及觀世音菩薩絕妙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比其他地方更靈驗。
海東龍宮寺於1376年由懶翁大師所建,創建的故事可到官網上閱讀,在此就不重述了。
海東龍宮寺中文官網:http://www.yongkungsa.or.kr/ch/
除了虔誠的佛教信仰外,海東龍宮寺外的海景也相當迷人,海天一色與紅牆黑瓦的搭配,讓渾然天成的美景更加出色。
除了天氣熱了點外,海東龍宮寺真的是個賞海景的好地方。
海東龍宮寺外入口的大石牌,要離開前才回來這裡拍特寫的。這時已經是當地時間下午6點左右,陽光依舊燦爛,天氣還是很熱。

進入龍宮寺前會經過一整排攤販,看到在臺灣也有的烤魷魚。

再往內走就會見到十二支像,就是十二生肖的雕像,可以找到個人所屬生肖對祂祈福,然後,記得添些香油錢在前面的盒子裡......


再往內走就看到這位,還有後面的石碑。到這裡還沒正式進入龍宮寺山門。

在十二生肖像的盡頭有座刻有觀世音菩薩的石碑。

導遊請我們在這裡暫時停留,他要對我們做海東龍宮寺的解說。不過天氣實在太熱,許多團友只忙著躲太陽,也沒有心思詳細聽導遊在說些什麼。其實,導遊陳大哥主要是告訴我們在龍宮寺裡,那些地方可以祈福,那些地方要去看看。

這座交通安全塔,倒是令我覺得很奇怪。難到韓國人是"左三圈、右三圈"來祈福的嗎??

終於走到龍宮寺的山門。原木建造,挺別緻的。
進了山門往下走,走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回來時就知道那108階,相當於人世間的108種煩惱,是多麼的刻苦銘心呀~~


走下108階,到達龍門石窟。這龍門石窟不是在中國洛陽,怎麼在這裡出現?
上面還有顆象徵性的佛頭。

走出石窟(其實只是一小段石洞),豁然開朗。海岸邊奇岩怪石,還有人在這裡浮潛。雖然氣溫很高,可是因為緯度高,老狗猜測海水應該還是很冷才對。

另一邊是龍宮寺本身的建築,倚山傍海,甚為壯觀。

右上角是四獅三層石塔,下方是龍頭岩,很壯觀。

在龍頭岩和寺廟之間是個小海灣,從海水的顏色判斷,深度甚為可觀。

龍宮寺主殿--大雄寶殿。在臺灣的佛寺裡,大雄寶殿供奉的是佛祖,韓國也一樣。

浴佛前面大排長龍,大家都希望浴佛祈求好運,所以就大熱天,不辭辛勞來排隊了。

在等小朋友們排隊浴佛的時候,順便拍了四獅三層石塔和2頭可愛的金豬。

終於輪到家中2個小子浴佛了~~


一旁的石頭上竟然有可愛的小沙彌。

在大雄寶殿旁的彌勒福神。

大雄寶殿的正面。
韓國的佛寺建築和中國的建築樣式有點不同,光是斗拱的結構就不一樣。
然後,還多了2顆龍頭,不知道是不是和海龍王有關?

轉個角度,特地來瞧瞧建築的特色。

大雄寶殿旁是光明殿。

光明殿內部,天花板很特殊。這裡看起來像是修行的地方。

女兒似乎發現不錯的角度,正準備自拍中。

原來,她發現的是這個角度。

從大雄寶殿旁可以遠望日出岩上的地藏王菩薩。

遠遠望去,風景很不錯。

大雄寶殿與龍頭。個人感覺韓國佛寺的配色很特別,和中國或臺灣的寺廟大不相同,像綠色、藍色、白色、黑色等都出現了。

迎月樓與一旁的石塔。

不二門的門拱,看了別人之前的遊記,這門拱好像應該在橋邊的。

遠方的高樓大廈和地藏王菩薩,以及龍王的角,形成有趣的對比。

龍宮寺前的無敵海景,是拍照的好所在。用一指神功頂地藏王菩薩,這想法很有創意~

往回走了,走回石橋上。

從橋上往下看,這原來是許願池呀,好多人在這裡丟銅板祈福。

走出這道門,開始走這108道煩惱,就是爬108層階梯了。

在半路會遇上通往日出岩的小路。因為團體集合時間快到了,所以就省略不走。

這人世間的108種煩惱,一旁夾道的是石燈籠,是要靠石燈籠指點明路的意思嗎?

回頭看這108階,意義深遠呀~

走出山門前,看到一旁肚子被摸到閃亮亮的得男佛,心中不免莞爾。韓國還是個超級重男輕女的國家,即使曾經出了一位女總統。

回到十二支像,幫老狗的生肖拍張照,祈求旅途平安。

回程又經過攤販,這次留意到韓國的西瓜體型怎麼這麼可愛,比手搖杯的杯子還小??難道這是韓國特有種的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