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下,在2001年秋天我認識了朋友的朋友,他很神秘地手上拿了一個我從沒有看過的東西。他說這是Powerline EtherNet Bridge。當初我沒有什麼概念,所以我聽他說這是她們公司賣到國外的商品,這個是使用在電線上面的網路設備。然後我就看他在我朋友家那裡當場試給我看。當時候的我非常震撼。因為我看到了我從來沒看過的東西。原來~電線也可以當網路線使用。

他開始跟我說這段故事,話說大概35年前有一個國外知名大學的教授提出使用電力線來傳輸訊號的理論。當時候此理論被提出的時候,大家都說這是最佳的通訊解決辦法,因為只要有電線的地方就可以傳輸資料。只是非常無奈,以當時候的技術是無法辦到的,因為電力線的環境十分嚴苛,抗雜訊能力非常低,任何種類的訊號都無法被傳遞很快很遠來達到應用價值,傳輸速率也只有3kb,距離5公尺。過了幾年,這段科技在低速傳輸的領域已經被開發出來,並且被應用很廣泛,廣稱為PLC技術。用在很多工業控制的領域。但是最難的高速傳輸卻一直無法突破。直到2000年西班牙英特龍公司有了突破性的發明-電力線橋接晶片誕生。解決了資料碰撞的問題。並且開始了HT(Home Transmission)這段新的領域。
電力線科技的發展,會對人類生活產生何種影響?這麼說吧,有電的地方就有網路。
電力線可以整合家裡面所有電器控制,變成家庭自動化控制的BackBand。
說到電力線網路,在台灣的95%人口都沒聽過這種東西。但是提到無線網路科技,大家卻耳熟能詳。本人以為這是很可惜的事情。台灣是生產Powerline 網路設備的全球重鎮。但是廠商都把是市場鎖定歐洲、美加地區。因為當地的消費能力比台灣高。價錢也最好。根本很少碰內銷市場。從2001年到現在為止,Powerline商品全球共賣出250萬顆左右。這個數量不輸給無線網路,因為無線網路晶片很多是利用置入式行銷內建在筆記型電腦裡面來賣出去。但是就歐美國家來說,她們對於使用電力線來傳輸網路的認知,已經比亞洲很多國家來得早。
有關電力線的資料傳輸科技,我會以單元的方式來一一跟大家分享。這是第1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