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懷念一個好助理--牛頓(補完;圖多請小心)

這篇文章可不是要報導什麼新蘋果,所以要嘗新鮮的朋友快轉台喔!接著的內容您會看到Mac已經作古的近親;雖然也是蘋果,可確是相當特別的蘋果。
話說這兩天湯馬斯心情沮喪,雖養了隻老虎,可卻解不了愁。愁上心頭總是會想起過往的種種,於是,湯馬斯忽然想起躺在防潮箱中的好朋友--一個陪湯瑪斯度過職場生活第一個年頭的好助理:Apple Newton MessagePad 2100。想到他一個人孤零零躺在防潮箱中久未活動,不知是否安在哉?於是興起讓他出來透透氣的念頭,也好慶祝一下老虎的上市(跟老虎上市有啥關係?)
打開防閥潮箱請出他,插上電源(因為幾年前一個不小心忘了把電池取出,結果四顆電池合作請小牛喝了些精力湯,從此小牛再也無法滿足電池們的伺候了),開機--一陣悅耳的音效傳出,剛剛忐忑以為小牛是否已一覺不醒的不安一掃而空~牛,我愛你!

先來個系統資訊:

---------------------------------------------------
-Size (inches): 1.12x4.7x8.3
-Weight (ounces): 22.4
-StrongARM SA-110 RISC processor at 160 MHz
-Newton custom system chip set-ASIC
-8MB RAM (4MB of DRAM, 4MB of Flash RAM)
-8MB of mask ROM
-Low-power, transflective 4.9-in. by 3.3-in. (129.8-mm by 83.2-m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480 by 320 pixels at 100 dpi, with 16-level gray scale and EL backlight)
-Nonglare resistive tablet and full-size pen
-Two Type II PC Card slots (3 V and 5 V cards)
-Newton InterConnect(TM) external port supporting:
Serial RS-422-compatible serial connections or LocalTalk
Serial modem interface
Power in and out
Audio in and out (line level)
Autodock support
-One internal serial slot supporting:
Serial RS-422-compatible serial connections or LocalTalk
Serial modem interface
Serial keyboard (option)
Power in and out
Audio in and out (line level)
-Dual-mode infrared transceiver for wireless data transfer at up to 115 Kbits/s (IrDA mode) and 38.4 Kbits/s (ASK mode) within 3.28 ft. (1 m)
-Built-in speaker
-Built-in microphone
-Fast charge for optional Newto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that charges in 1 hour when not operating
-Optional external Newton 9W Power Adapter for unit operation or fast charging of Newto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Protective removable screen lid
-Integral pen storage
---------------------------------------------------
接著就開始來看圖說故事囉!

當年留下來的盒子;有些灰塵的蘋果人都知道當年的盒子不像現在那麼講究氣氛啦,人家當時都是走內斂路線的。
湯馬斯在Steve Jobs回到Apple並宣布終止關於牛的研發訊息後,毅然在眾人的反對下購入這台可說是毫無前途的機子,如今想起來,值得啦!至少在當年Palm還像玩具的時代,這台Newton家族中最頂級、也可以說是最成熟的末代機可是讓湯馬斯風光了好一陣子呢!敗家所求為何?就是在這個感覺啦!
來來來,看看當年這隻牛擄走我們家幾個小孩-

這間賣場大家應該還記得吧?當年就只剩他們有喔!湯馬斯從台南特地趕到高雄買下他,躺在賣場櫃子裡的除了2100,還有一隻130,也是經典啦!


這個鍵盤是後來郵購買的;


一起郵購買的9W AC;


鍵盤開箱;


與內附的文件、還有一個質感不錯的合成皮護套合拍一張;


近看鍵盤上的Apple和Newton Logo;


鍵盤護套上壓凹的Logo;


AC 近照;


購入後不久向網友買的潛水布軟套


小牛現身!表面的絨毛漆有些不均,是因為手握的關係。當年這個墨綠色的絨毛漆塗裝也是評價褒貶不一;


近看這顆專事綁架小孩的六彩蘋果;


左上方牛頓技研的Logo;上面可以看到筆架收入的樣子;左上方隱約可見的是喇叭;


喇叭近照;


橫擺來一張;中間正上方是螢幕護蓋的開關扣;


右側邊特寫+4MB flash card,要另外買的;可以清楚的看到兩個PC card插槽;最左邊是電池室外蓋;


電池式外蓋特寫;


拉出電池盒;一次要餵AA電池四顆;


4MB flash card特寫;後面可以看到抽出卡後裸露的綠色基板;


上側特寫;從左至右分別為紅外、介面護蓋和Stylus;Stylus大到可以在頂部嵌上Logo;



開啟介面護蓋和抽出Stylus;介面共有三個--由左至右為AC、牛專屬介面,還有一個迷一般傳說中保留的擴充埠,據說有人開發出可以用這個埠將牛的影像輸出到電視的設備;


取出Stylus和50元比一比,全尺寸的喔!


開啟螢幕護蓋;5.9吋、480*320,100dpi的螢幕現身!


插上AC,可以看到螢幕校正的X出現在螢幕左上角;


開啟背光(綠色的喔!),開始校正Stylus,有沒有看到一隻小蜥蜴在玩小牛?標準的蘋果文化之一,處處是驚喜;


校正完之後,開機畫面立即出現,並開始讀取flash card的資料;


軟體試用期超過的警示框;後面則是記憶卡的資訊框;


像回力標一樣的圖示就是小牛的游標;


在螢幕正下方類似像Dock的圖示選單列;
----------------------------------------------------------------------
好好好,先賣個關子暫時歇手一下,手頭有些事要忙,麻煩請有興趣的朋友過一會兒繼續捧場。
----------------------------------------------------------------------

來,繼續囉!


類似像現今胖子和蜥蜴上的today,是靠外掛才有的功能。由於完全進入睡眠狀態,所以喚醒後日期回復至出廠日期(我猜的啦);


將稱為「Extra」的抽屜開啟後,檢視所有的程式和系統元件;當年很多附加功能都要靠熱心的朋友獨力發展來貢獻小眾的牛友,例如農曆擴充、火車時刻表等,在這邊特別要提的是,蘋果完全未提供官方版中文系統,甚至外掛來支援小牛,要不是euraka前輩的Lili中文語文套件,還有林君憲先生等人的努力,小牛是識不得中文的。


來張特寫;可以看到應用程式和系統元件的圖示。日文也是靠外掛輸入,只要安裝正確,中日文並存顯示不是問題。想想現在的胖子蜥蜴,要這樣玩還不算是件簡單事;小牛在那個年代就辦得到了!


地址簿,相當於現今胖子蜥蜴上的address,這麼大的畫面實在是清清楚楚;


Daybook,簡單清爽;


雖然小牛的手寫辨識極佳(至少我是這麼認為),但卻無法辨識中文,所以得靠Lili語文套件一個一個注音敲,還好螢幕夠大,不算辛苦,苦的是沒有智慧輸入輔助,無法提供如候選字建議字或詞句輸入的功能;要幾字就得輸入幾字,偷懶不得!


接著試試螢幕旋轉;內建的轉動選項很有彈性,客倌自己看看,不是用外掛喔!想想現在還在服役的UX50,唉!


旋轉過來後要再校正stylus一次,因為電力供映喪失後小牛就宛如失憶啦,一切都得要重設定;


橫向螢幕來一張;


也可以用表列式來顯示;


一次看足12個月份;


記事本特寫;小牛在記事本上的特異功能一定要提一下。我想用過胖子蜥蜴的朋友都知道,要產生一個新的記事檔案免不了要按個「新增」,寫完後還要按個「完成」吧?有些不上道的PDA程式還得要按「save」才算完成對不對?小牛呢?厚!在小牛上新增一個記事檔的快感沒親自用是感受不到的啦!只要用stylus在螢幕由左至右橫向畫一條線,bingo!一個新記事檔產生。想想我們平常做筆記的習慣吧!記完一筆後,是不是會有習慣畫一條橫線來跟上一筆做區隔呢?至少湯馬斯是這樣的啦。
至於要把檔案丟掉的過程更是一絕。只要按右上角的檔案夾,出現垃圾桶圖示後點選垃圾桶,馬上會將這筆記事以「動畫的方式揉起來並丟到一個右下角突然浮現的垃圾桶中,還有效果音?!厚!光是這個功能就讓我玩到爽爽爽!每次秀給別人看,你總是會聽到驚嘆聲!可惜的是沒有辦法抓圖給大家看。現在想想,OSX中將icon從Duck中拉出來後的那個動畫特效和音效,一定是從小牛身上學的。



連著兩張英文手寫辨識;全螢幕的喔!


多媒體播放程式;湯馬斯當年用它來播放動畫,你能想像其他人看到時下巴的位置在哪嗎?


Works,一個文書處理軟體和試算表的合集程式;現在看到的是文書處理的部份;


接著是試算表;


郵遞區號速查程式:


世界鐘;


計算機;


鬧鐘;


補一張Stylus插在筆架上的樣子;


小牛專屬介面轉ADB的轉接頭;蘋果很可惡的是不隨機附贈,要另外自購。其實這種東西bundle在一起就好,反正會買小牛的人一定用得著,否則怎麼跟桌機同步?還好湯馬斯在郵購其他週邊時一起買了;


轉接鍵盤;


合體!


全景來一張;

最後,就是咱們01的重檔戲--疊疊樂;先平躺暖身一下;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為孫中山先生、Sony CLIE S300、Sony CLIE UX50;


開始!

由上至下分別為UX50、S300和小牛(看起來要叫大牛囉!);


忘了國父孫中山先生;補一張!


比一比螢幕;


比亮度(S300沒電了,也臨時找不到AC,這場暫時棄權,由小朋友們頂著

比完小孩換大人;PB15"、TR2和小牛;



比螢幕;


疊吧!

好!報告完畢。小牛現在又安靜地躺到防潮箱去了,UX50仍然在旁伺候我。想當年嫌小牛龐大的體積攜帶不便,又不願委屈求全選擇胖子,因為被小牛服侍過後,根本看不上其他的。不過,後來還是被胖子拐了幾個小朋友,購入一台Palm IIIc,也就是胖子家族的第一個肝很好的(啥?不懂?肝不好人生是怎樣的?懂嗎?)。半年不到,在一時疏忽之下將它留在松山機場的某航空公司櫃檯上,待發現為時已晚,IIIc已經成了別人家的了
接著購入的數位助理清一色是S牌的;我想習慣了蘋果滋味的人,S牌應該是蘋果以外的唯一選擇吧!可惜的是胖子家族真的不長進,讓蜥蜴輕易地攻城掠地,胖子陣營也只能節節敗退下來。就像當年的Netscape與IE之爭,勝負如何大家心裡有數。現在S牌退出胖子陣營,看來胖子的大勢已去;說真的,若不是S牌給的刺激,胖子可能還自大地以為可以用那些十年前的技術穩坐王位。
至於蘋果會不會將小牛重新育種培養,Steve Jobs在幾次的機會中都肯定地表示「不會」,但是大家都知道,有利可圖的話誰會遵守承諾?只要對消費市場有利,廠商不會笨到守著一個過時的承諾。
幾個rumor網站上繪聲繪影,蘋果掌上型設備即將現身,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關鍵字
真棒,

我也養了3隻小牛...1300/2100/2000

等下來拍個照...
我也有養一隻2100,
不過,是跟網友買的,沒有手冊,我只能東摸摸西摸摸,猜看看怎麼用?
現在的新歡是Palm m505與Zaurus SL-6000L,

matika wrote:
真棒,

我也養了3隻小牛...1300/2100/2000

等下來拍個照...


matika板大,我來亂你一下,牛家好像沒有1300這個成員耶!
http://www.msu.edu/~luckie/gallery/mp130.htm
我是怕有些新蘋果對牛史研究不精會誤入歧途,拼命要搜這台1300啦。
當時的很多技術在現在的pda上看來都是先進的。
最後中止了newton的開發,真是一件遺憾的事情!
真是太感謝這位大大啦
我是今年出才接觸蘋果的世界
對Newton這個掌上型助理好奇一段很長的時間了
直到今日終於可以目睹他的外表還有功能
真是謝謝你摟
http://www.flickr.com/photos/34402087@N00/
thomas_huang wrote:


蜥蜴...CE...

快跑...來亂的,還要打到十二字...
SeRChinG fOr a BeaUTifuL DaYS & EvERyDay & eVeRydAY
沒想到以前小牛這麼厲害唷
以當時的技術來說
算是蠻高檔的吧
可惜mac為何停止PDA的開發計畫
我覺得以mac的技術要做一台PDA應該不是難事
但要與財大氣粗的微軟做抗衡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畢竟CE現在當道
不然我覺得很期待mac能夠製作的PDA
MacBook Air + iPhone 6 Space Grey + Sony Xperia Z + ASUS Zenfone 2 我的生活好夥伴
2100還有2個PCMCIA的插槽,還能幫2100裝CF記憶卡,無線網路卡,網路卡,
以1997年的電腦技術來說,仍然是很先進的,尤其 Newton OS寫得真的是很棒!
(為啥暈倒怎樣都學不會,怎樣出現都是一副大怪物!)
斷電,裡頭的記憶也不會消失,堪稱平板電腦的始祖!

Newton 2100是最後一台牛頓系列,也是夾不死返回蘋果後,最先砍掉的產品線,
這說來,可又有一段故事了,
只是牛頓不是不好,是生得太早,以當時的電腦水平來說,還沒進展到那麼進步,
一般使用者也還沒教育成使用PDA來輔助日常生活作息!

這也是老MAC使用者,最期待復活的產品,
到現在,在eBay仍然有一堆配件與零件可以購買,網路上也還有一堆軟體可以下載,
這也是萎卵使用者所難以理解的蘋果精神!

我用萎卵與蘋果都快滿10年,所以,不要誤認我是親萎卵派,或是蘋果教義派,謝謝!
cyclospora兄說的對,不愧是灰塵級的蘋果。
小牛身上的技術與概念在今天看來不落伍,甚至還超前;想想80年代的NeXT吧!不也是一樣?小牛只是生不逢時,生在蘋果內部搞鬥爭的時代,生在Steve Jobs回蘋果後上演的「王子復仇記」的舞台背景中,所以被犧牲了。
目前尚有不少user努力讓小牛回春,孤狗搜一搜救知道。當然啦,要小牛來跑今天大家眼睛已經習慣的重口味所謂「多媒體」者,是強牛所難。如果純粹拿小牛來當記事本,而非「個人數位娛樂助理」,那小牛做起事來可一點也不含糊。
今天在整個MacOS中還是可以見到小牛技術與概念的影子,我們牛友們可以驕傲的說:小牛不死!
別忘囉!牛家還有個近親,叫做eMate,可以說是初代iBook的雛形。哪位養eMate的朋友來個show and tell?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