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這裏忍不住要抱怨一下台灣遊戲巿場不太正常的生態,可能因為台灣大型電玩巿場經過先前政府大力掃蘯,已經到苟延殘喘的地步,但其後的網咖和線上遊戲卻又挾科技新貴之姿大力在巿場上宣傳,結果同樣玩遊戲這件事至此被分成兩種型態,在電腦上玩遊戲就叫做接觸資訊生活,但是在大型電玩系統上玩就叫做賭博,真是另一個名稱殺人的最佳案例;說實話,我真的看不出來在網咖用電腦玩電動和在遊樂場裏面玩電動有什麼兩樣。
--------------------------------------------------------------------------------
就在台灣故步自封、閉關自守的這幾年,大型電玩業者,特別是日本那群SEGA、Konami、Capcom、NAMCO電玩遊戲業者為了要能在不斷創新的遊戲巿場中取得一席之地,努力開發出許許多多的遊戲玩法,諸如全視野螢幕、卡片戰鬥、戰績紀錄、高解析度畫質輸出等,都是其下的產物。當然這也不代表新的遊戲玩法勢必能獲得巿場的認同,但是起碼遊戲廠商求新求變比起墨守成規要好許多吧!!
這裏要介紹給大家,就是關於自己剛剛入手的一套大型電玩遊戲 - Gundam VS Gundam;什麼!?你沒聽過這是什麼玩意?那真抱歉,一切祇能說因為台灣打壓電玩遊戲造成大家孤陋寡聞;大概三、四年前我曾經參加參加過巴哈姆特的年度站聚,當時把自己手上一些大型電玩擺出來趁機交流一下,結果是....;愈新的遊戲像是NAOMI上的Slash Out,知道的人反而愈少,反而是什麼「大魔界村」、「三國誌2」這些老古董上場時無論年齡層都認識的樣子。這樣的結果當場真是讓我傻眼。
--------------------------------------------------------------------------------
所以在要開始介紹 Gundam VS Gundam這個遊戲之前,我也是蠻懷疑究竟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大有來頭的遊戲,如果隨隨便便就這樣一口帶過,那這個開箱兼分享文豈不就是事倍功半了,所以理所當然得提一下本Gundam VS系列的作品,而本系列前作都是由格鬥遊戲業界中的超級大明星CAPCOM製作,而且自2001年至經已經接連推出了六部VS系列作,分別是:
NAOMI主機 - Gundam 吉翁 VS 聯邦(2001)、 Gundam DX(2002)。
System 246主機 - Z Gundam(2003)、Z Gundam VS(2004)、Gundam Seed(2005)、Gundam Seed II(2006)。
當首部Gundam VS作品在2000年時上巿時,真可說猶如平地一聲雷般的一炮而紅,為了應付遊樂場追加的訂單,Capcom後續又開放了兩次訂購時程,可說是大型電玩業界好久以來罕見的景氣。
--------------------------------------------------------------------------------
而這個遊戲能夠立即讓玩家接受的原因,一方面當然是因為Gundam的故事不知道已經陪了多少小鬼頭成長,另一方面也是這個遊戲在操作每個機體上都設計的非常平易近人,玩家不用是New Type的等級也可以很快抓到操作的基本秘訣,可說是完全把當初Gundam 0079中的主角 - 阿姆羅首次操作Gundam一樣,一抓起搖桿立即就可以和敵人戰個你死我活。使得這一VS系列的姐妹作在日本、香港的大型電玩遊樂場中可說是必備的遊戲。
而台灣則因為被政府打壓的緣故,所以全台灣除了中壢的其立兒每代Gundam VS作品都有稼動一組四連線之外,其它遊樂場大概是見不到VS四連線的身影。
那這個遊戲究竟是怎麼樣的玩法呢?本遊戲採四連線為一組單位,玩家們以二人一組方式展開彼此對戰。藉著操作自己的MS,以近身肉博、或長程射擊來與對手周旋,所以這個遊戲要玩的好除了自己要熟悉所操作的機體之外,更要研究出如何和自己伙伴的實戰黙契,因此Gundam VS系列的玩家通常都會在接觸本遊戲一段時間之後自動組成合作伙伴團體,而且透過這個團隊模式也帶動了遊戲人氣。
--------------------------------G vs G 發行------------------------------------------------
依照舊有Capcom的開發及發行習慣,差不多以一年多為間隔發行新的一版VS系列,但是自2006年中旬推出了 Gudam Seed II vs版本後到2007年中旬居然一點新版的消息都沒有,許多VS系列玩家也開始猜究竟是怎麼回事了。
直到2007年10月時的Capcom社內展終於正式宣告最新的VS系列 - Gundam VS Gundam,採用的系統將由原本System 246昇級至System 256( 看起來過陣子日本Y拍上會跑出一堆System 246吧), 而本代的遊戲內容就是將歷代動漫中的Gundam全部集合起來進行跨世紀的大亂鬥,從0079的元祖Gundam到最近才下檔的 Gundam Seed Desiny統統成為玩家可操作的MS機體。
由於此一跨世代的亂鬥,自然吸引了以往新舊玩家的目光,而Capcom這時候還利用這股氣勢宣告本作將成為VS系列的最後一代,並且發行時間分成首發及正式發行兩個時間點,其中首批發行的部份將採限量預訂方式,意思就是你預訂也不一定能分到貨的意思,如果你想要百分百能在首批發行時拿到貨的話,麻煩請順道訂二台Capcom最新的2D格鬥遊戲 - Basara X;沒錯!!Capcom挾Gundam VS的巿場威力硬把自己手上其它作品塞給遊樂場,Capcom這次幹的可真是絕。
所以目前台灣有四連線 G vs G的中壢其立兒遊樂場,不單單是台灣唯一一組,而且還是衝首發拿回來的,隨隨便便算一下大概就花了百萬以上。
看了這個條件之後,我個人當然是沒有能力可以衝首發,不過因為之前自己手上已經蒐集到System 256主機了,所以如果有G vs G軟體的話當然就可以在家裏玩了。於是衝著Capcom所言本作將為末代VS系列,加上我自己本身也是這個遊戲的忠實玩家,最後忍不住透過日本的中盤朋友訂了半組的G vs G二連線做為收藏。
其實我個人推測Capcom聲稱這是他們最後一代的VS作品,不過我其實並不怎麼相信,因為這句話中仍有其它深意,特別是NAMCO和Bandai合併之後,說不定之後的VS作品就乾脆由他們自己來生產。
--------------------------------入手分隔線------------------------------------------------
今天終於收到 G vs G二連線了,拍些開箱及安裝照片給大家瞧瞧。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dd5945235c4fc3c8db95940281550354.jpg)
圖‧本人衣缽傳人及未拆箱的G vs G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4b496d74b9c30a850eb7aca55434ce76.jpg)
圖‧本人衣缽傳人二人組及剛拆箱的G vs G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af032e44dff243dde687c1c61c4982ad.jpg)
圖‧衣缽傳人及全新的G vs G招式表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9ce2eba7ef5aeb0a23ab5940ff2a067f.jpg)
圖‧衣缽傳人及二組G vs G 遊戲物內容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1d076a77ae829851cfcff159e55852dd.jpg)
圖‧G vs G軟體特寫 - 二份軟體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4f6a9179a59b36a851862d18878f062e.jpg)
圖‧G vs G軟體特寫 - 一份軟體特寫
由於先前文章發的有些匆促,所以忘了介紹一下為了安裝G vs G的硬體配備。
首先當然是要有筐體,因為我自己目前蒐集的遊戲多半是近年一些新的作品,所以個人使用的筐體是SEGA製作的Blast City,這組筐體早在1999年左右就已經停產了,不過使用上仍舊讓我非常滿意。
另外不可缺少的當然就是System 256這台主機了,System 246/256可稱為PS2的互換基板,NAMCO和Capcom之前都曾在此系統上開發出不少遊戲,截至G vs G入手之前,我自己都是在玩Z Gundam DX這個版本。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f84ae9cb21c002ea04de6200467c1b76.jpg)
圖‧預定安裝在這二台Blast City上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5f21ec7ffab2b8d53957ccf999dace27.jpg)
圖‧準備動手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d3f09aefd9fd9e80f5d7e473f53cb222.jpg)
圖‧先開底箱準備取出System 256主機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ad9fe4e3a0494ff131baad7180d772bb.jpg)
圖‧System 256主機準備好了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1dd72188f6fa0af7bd13de4260beed05.jpg)
圖‧目前System 256上裝的是Z Gundam DX vs (1)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f46250e7a9c21cc93ee83b6aacdc9874.jpg)
圖‧目前System 256上裝的是Z Gundam DX vs (2)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031e167e24e5451a5f5897f3a0cdf3f0.jpg)
圖‧先更換一台成G vs G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0445cd5ddaf7b71e4ef6884261d50ca2.jpg)
圖‧記得要把System 256主機調成 256 only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e1f6ebff1f2eea1956187ae2ca28b600.jpg)
圖‧一台成功成為G vs G了,另一台正在首啟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03d3fa7ecb07fbafc23c401b54d37396.jpg)
圖‧目前尚未成為二連線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3fe28127ddf916ec28ad22f6145365a2.jpg)
圖‧開始調整設定,先從Free Play開始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326f0b4a9e6dd54487b8501e4ee69d1a.jpg)
圖‧其餘設定調整,拿掉洗牌配對的設定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666745a82c6f694374f258d90226e415.jpg)
圖‧G vs G二連線成功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d8dcb9eaec0fa56b612401ad7bd14ace.jpg)
圖‧來張遊戲標題特寫
![[開箱及分享] 大型電玩Gundam VS Gundam](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01717aa90e36c4a3fb4f73fc462dd6cf.jpg)
圖‧二位衣缽傳人先玩起來了
剛剛裝好,晚一點再上來寫遊戲心得。
-------------------------------遊戲心得分隔線-------------------------------------
中午時分把G vs G的二連線裝好之後,雖然一直很想趕快開打起來,不過為了家庭和諧和我的生命安全,週日下午當然是把時間留給老婆和我二位衣缽傳人,帶著他們到101大樓去晃晃,這樣一晃就到了下午七點。
終於回到家,經過一連串的灑掃應對進退之後,好不容易輪到我獨處的時段,終於可以再度開機了
@$#@..$%$,本代真的是Gundam亂鬥的極致了,元祖Gundam大戰東方不敗,光線槍、原子彈、硬氣功統統出籠,使用MA助戰,甚至呼叫出殖民地墜落進行無差別攻擊,真是張飛打岳飛打的滿天飛。
不過可惜的是,雖然目前手上是二連線,可是實際上真的是苦無隊友可尋,畢竟我兩位衣缽傳人年紀尚小,要到能和老爸並肩作戰的年齡可能還要再稍候個十來年。
-------------------------------回應01眾問題--------------------------------------
1. 大型電玩筐體多少錢?去那裏買?
答:一般大型電玩筐體分成所謂台製和日製,價格大概從幾千元到三、五萬元的都有,大概可以去連絡一些大型電玩商都可以詢問,我個人一直都是請台中新富電子幫我找一些怪東西。
2. 大型電玩遊戲是否可以更換?
答:基本上一般的大型電玩幾乎都是使用所謂JAMMA介面,有興趣瞭解的人可以去看看我的部落格 ArcadeMongogo。祇要筐體和遊戲基板都遵守這個JAMMA介面,換遊戲原則上就像換卡匣一般。
3. 要不要收別的遊戲?
答:基本上最近已經收斂許多,目前我手上還有一台三代的頭D在外面賺錢,不知道能不能算。
4. 可不可以到我家來玩?
答:想來我家作客打電動當然歡迎,不過先講好,要來玩就是要做本人強有力的對手,至少要戰起來旗鼓相當,如果不熟這個遊戲的話可能我會有吐血的感覺。
PS. 如果有人可以找個公眾場合又提供二個不錯的螢幕,我倒是可以外借個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