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臺灣4g LTE普及以後 平均每個人可以有多少流量


如果臺灣4g LTE普及以後達到3G的規模 平均每個人可以有多少流量?

首先計算一下 假設每一座基地臺頻寬都被使用者操到滿負載

那麼平均每一個使用者一個月能有多少流量?

我之前幾年前的看資料說中華有1萬5000座3G基地臺 其它業者數千座

這樣全臺總共2萬多座基地臺

使用者人數臺灣3G上網人口頂多1000萬人

那麼當4g基地臺達到3G的規模和普及率時

每一座基地臺要同時服務1000萬人/2萬基地臺=500人

那麼500人共用一座基地臺能有多少流量能呢?


LTE cat.3基地臺頻寬是100mbps

Cat4更大一座基地臺有150MBps

LTE-A Cat.6又更大有300Mbps

但是3G HSPA+最多只有40MBps

所以就以Cat.3來說好了

=100Mbps*60秒*60分*24小時*30天/8bit=32400000MB

這是一座cat3基地臺負載全滿一個月的流量有3240萬MB

3240萬MB/500人=64GB平均每個人

這是全臺2萬座cat3基地臺給1000萬人使用滿負載的最大極限每個人有64GB

如果是3.5g基地臺的14mbps頻寬只有1/7那平均每個人只有9G流量每個月

如過全臺將來蓋好2萬座最高等級的LTE-A Cat6 300MBps基地臺

那會行動網路在提高3倍流量 64GB*3=192GB每個人

超過平均192GB在給他降速就好 何必擔心流量不夠?

也就是說這個流量可以讓1000萬人每人都掛P2P當固網來用
文章關鍵字
abc003 wrote:
如果臺灣4g LTE...(恕刪)

樓主!
在台灣你少算一個基地台抗爭因素,不是任何地方可建設基地台
基地台抗爭連NCC不想介入,你的計算是在理想情況下,但現實世界是不同的!
想問一個問題...

用54Mbps的wifi分享器...
接100Mbps的光世代...
請問兩個人同時使用wifi時...
最高速能達到多少呢?
是50Mbps還是27Mbps呢?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gungunM wrote:
想問一個問題...用...(恕刪)


只有54MBps最低的被限制住了
理想≠現實

樓主的算法是理想的算法,要拿來實務上套用,落差會很大

人口的分佈、站台的分佈及距離的遠近...

不就是想吃到飽嗎...
Know yourself. from Socrates

chenwood wrote:
理想≠現實樓主的算法...(恕刪)


我的算法是平均值

當4G LTE基地臺達到3.5G基地臺的密度之後每個人最大能夠有的平均流量

全臺2萬座基地臺都蓋好之後 在鄉下地方上網會更快

因為人口密度小 分頻寬的人更少 還會比192GB更多 人口密度大的地方會少一點

所以現在什麼2GB 199元跟本還沒沒達到極限

abc003 wrote:
我的算法是平均值當4...(恕刪)


如果我的薪水也能用政府公告的那個平均值來算就好了.........


都集中在都會區都塞車了

而且還要扣掉睡覺時間大部分人都沒再用@@'
abc003 wrote:
我的算法是平均值當4...(恕刪)


消基會統計資料2013年 全臺有2.5萬座基地臺



在這段期間測速發現,基地台總數從23,496上升至25,420。 每個基地台平均服務的用戶數也因基地台總數增加而減少(見圖四) 。隨著業者布建的基地台數增加以及擴建新型基地台(42 Mbps),總體頻寬供給增加,雖然使用人數增加,上網品質也呈現改善。


http://tu0925399900.pixnet.net/blog/post/164898717-%E5%8F%B0%E7%81%A3%E8%A1%8C%E5%8B%95%E6%A5%AD%E8%80%85%E8%A1%8C%E5%8B%95%E4%B8%8A%E7%B6%B2%E9%80%9F%E5%BA%A6%E6%9C%80%E6%96%B0%E5%A0%B1%E5%91%8A(%E6%B6%88%E5%9F%BA%E6%9C%83


4G基地臺各家業者都快破千了

http://www.ithome.com.tw/news/89290

新聞
NCC公佈4G業者基地台數量
NCC公佈6月底為止,6家4G業者基地台系統架設許可申請數量,以及架設完成後基地台通過NCC審驗拿到電台執照數,讓外界參考各家業者網路建設速度。

電信三雄從5月底以來相繼宣佈4G開台,台灣之星預計近期也將開台,根據NCC統計各電信業者4G基地台的核准數及實際取得執照開通數,截至6月底,合計核准4家業者2918座4G基地台,但實際取得執照開通的僅1458座,其中,中華電(2412-TW)以480座居冠、台灣大(3045-TW)最少,不過,如以北區來看,中華電僅27座開通,遠遠較其他3家的百餘座低。

4G開台,各電信業積極建置4G基地台,以提高覆蓋範圍,NCC公佈電信三雄及台灣之星的4G基地台數量座,截至6月總核准數中,北區為1101座、中區898座、南區1019座;實際開通部分,北區486座、中區484座、南區488座;其中,中華電以480座開通數居冠,其次是遠傳的370座,台灣之星有328座,台灣大最少,為280座。

NCC統計,中華電核准座數為862座,其中北區161座,中區341座,南區360座;實際取得執照開通的總數達480座,包括北區27座、中區236座、南區227座。

遠傳獲核準有785座,包括北區358座,中區259座,南區168座,其中開通總數達370座,包括北區140座,中區140座,南區90座;台灣大獲核准567座,包括北區295座,中區141座,南區131座,其中開通數達280座,包括北區150座,中區50座,南區80座。

近期即將開台的台灣之星,獲核准的數量達704座,包括北區187座,中區157座,南區360座,已開通的數量達328座,包括北區169座,中區68座,南區91座。在北區的4G基地建設中,目前以台灣之星的開通數最多,訊號覆蓋率較高;至於取得系統架設許可的亞太電及國碁目前還沒有開通的4G基地台。
抱歉,您一開始是用理論上的峰值做計算,這個部分會把算出來的平均值拉高

一個基站要同時服務500個USER而且都是全速在跑,這種操法我想賣設備跟手機
的廠商晚上做夢都在笑

鄉下不見得會比較快,因為人少、建設量有限、使用者不見得正好在天線的方向

無線訊號的運作,是很難理解的...


PS:HSPA+理論值可以到42M,但小丰子那篇文章裡為什麼每一家的實測都慘不忍暏?

這就是理論與實務的差距呀...
Know yourself. from Socrates
請餵食勿拍打一熊 wrote:
如果我的薪水也能用政...(恕刪)



那麼就拿現3G的標準來看 平均網速4mbps

因為一座基地臺頻寬高出7~21倍

當4g達到3G的密度時頻寬*7倍就好了啊

現在能跑到100M是因為用的人少啊

以後4*7=21M 或4*21=84M 才是大家都用4G時的普及速率

NCC 公布 102 年行動上網速率量測報告,全台平均速度只有 4.44Mbps
bisheng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1月16日 12:02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日前公布,委託由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所進行全國行動上網速率提供情形報告,內容顯示消費者端量測結果,全國行動上網速率平均只有下載 4.44Mbps、上傳 1.13Mbps,即便是定點量測也只有下載 5.44Mbs、上傳 1.28Mbps,顯然電信系統業者擴建速度仍然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託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進行 102 年度「量測全國行動上網速率提供情形」計畫,該計畫分為 2 個階段進行,第 2 階段量測摘要報告於日前公布。量測對象為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威寶電信,以及亞太電信等行動通訊系統使用者。


▲ 參與量測的消費者分佈比例圖。

此次於全國 10 個縣市、125 個鄉鎮市區、498 個量測點,加計第 1 階段共完成全年度 22 個縣市、214 個鄉鎮市區、849 個量測點的定點量測工作。移動式量測方面,全年度累計完成大都會區、次都會區、主要省道、主要快速道路、主要高架道路,以及臺鐵、高鐵、臺北捷運、高雄捷運等量測工作。實際參加消費者端量測的總人數為 4,175人,其中有效參與人數為 2977 人,所產生有效樣本數大約 526 萬筆。

第 2 階段量測摘要報告內容指出,行動通訊網路消費者端量測結果,全國平均下載速率為 4.44Mbps,平均上傳速率則是 1.13 Mbps。對比第 1 階段量測結果,全國平均下載速率僅 3.95Mbps 大約是成長12.4%,至於 0.99Mbps 上傳速率亦改善提升 14.1%。


▲ 2013年度全國行動上網速率。

定點量測方面,2 個階段所有量測點的下載速率總平均分別是 5.17Mbps、5.44Mbps,上傳速率總平均則分別為 1.17Mbps、1.28 Mbps。至於移動式量測部分,2 個階段所有量測區域下載速率總平均分別是 3.55Mbps、3.47Mbps,而上傳速率總平均分別為 1.01Mbps、1.02Mbps。

若以 24 小時來看行動上網速率變化,報告指出凌晨 1 點至早上 8 點速率較快,其中又以定義為離峰時段的凌晨 4 點至 5 點鐘之間,由於使用人數少因此下載速率最高可以達到 6.14Mbps,比第 1 階段統計 5.37Mbps 快上約 14%,而 1.32Mbps 的平均上傳速率,亦比第 1 階段 1.19Mbps 改善提升 11% 左右。


▲ 全國時段下載速率平均值。

統計數據顯示,尖峰時段為晚上 10 點鐘,礙於基地台頻寬共享限制,傳輸速度提升幅度都低於離峰時段。此時段行動上網的下載速率為 3.96Mbps,只比第 1 階段統計 3.75Mbps 小幅提升 6%,上傳速度為 1.04Mbps,較第 1 階段 0.96Mbps 提升改善約 8%。


▲ 全國時段上傳速率平均值。


▲ 全國速率累積分佈函數圖。

另外據全國 21 個縣市量測結果統計分系指出,所有縣市下載速率平均值可以達到 4Mbps,其中澎湖縣以 5.7Mbps 奪冠,吊車尾的則是新北市只有 4.33Mbps。至於平均上傳速率方面,全國各縣市都在 1Mbps 以上,最高者金門縣達到 1.28Mbps,敬陪末座的新北市與宜蘭縣只有 1.10Mbps。


▲ 全國各縣市消費者行動上網速率。

此次數據顯示,系統業者擴建 3G 網路規劃,仍集中在高密集度五大都會區為主,包含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等地。但也由於使用人數眾多,其擴建改善速度跟不上使用者需求,因此上網速度改善幅度平均值仍然偏低。反觀東部、離島等縣市,由於人口密集度較低,上網速率反而不輸給西部都會區。

行動上網速度業者排名

遠傳:桃園縣、新竹市、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澎湖縣

中華電信:宜蘭縣、新北市、新竹縣、南投縣、高雄市、金門縣

台灣大哥大:基隆市、台北市、屏東縣、台東縣、花蓮縣

* 指下載速率部分

** 連江縣 的各家取樣數量皆不足

綜觀這些量測統計數據,即便官方甚至電信系統業者,免不了又沾沾自喜足有長進,還是明顯可看出台灣行動網路速度仍然偏低。(以上數據與圖片取自 NCC)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6545-national-internet-access-rates-offers-102-2nd-phase-measurement-summary-report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