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ston, Lin wrote:那...去麻將聲哪個...(恕刪) 好的主動式降噪耳機一定能降低噪音我的經驗是只保留人聲,但有降低分貝,其他高音和低音幾乎聽不到(可能廠商顧及安全,保留中頻吧,否則,以現代科技要全濾光應不是問題)如要睡覺,耳罩式無法轉頭,3m耳塞又會難受(我本身就是)我是用客制的防噪耳模
yngwiemore wrote:好的主動式降噪耳機一...(恕刪) http://www.radio.bhinstrumentation.co.uk/html/sound_file_demonstration.html是DSP喇叭的音效處理檔案, 去噪音的原理與ANC耳機是一樣的. 人聲或音樂的波形是波浪狀可以加以預測的, 但是噪音的波形則是隨機出現, 因此用DSP配合演算法就可以加以處理, ANC則是產生相反波形來相互抵銷, DSP喇叭則是直接予以刪除.
就像樓上說的一樣,以現在買得到的產品來說,降噪只能處理部分的頻率,例如機車排氣管的聲浪,會從轟隆隆變成只剩下像是磨咖啡豆的聲音。所以主動降噪的耳機效果要好,都不能光靠主動降噪,一定會搭配物理上的隔音設計。耳道式耳機,其實原理就是跟橡膠耳塞一模一樣,但是可能要深度插入,也可能你會不習慣體內的聲音被悶起來,或是麥克風效應,佩戴不是人人都能習慣,所以主動降噪就有生存的空間,像Sony的耳道式耳機不是很密合,但是加上降噪,就比較接近其他耳道式耳機的隔音,又不會把人整個悶住。降噪技術本身是可以很有效的,記得1990年代初期有好幾家車廠開發出試作品用在汽車上,把噪音抵銷到連車子開在路上,車體嘎機的扭曲聲響都聽得到 (這是當時汽車雜誌文章說的),但是用在耳機上可能就有限制,因為抵銷用的聲波跟播放的音樂要從同一個驅動單元(喇叭)發出來,有時候很難兼顧音質的特性。買耳罩式的降噪耳機,同樣要靠跟你的頭形密合來隔音,也還是會有習不習慣佩戴的問題。所以考慮到這些方面,加上音質/隔音與價位的比例(降噪價錢基本上翻兩倍),大家都會說只要你受得了橡膠耳塞的感受,就應該選耳道來解決這種問題。
不曉得有沒有賣這種產品.......ANC主動式噪音抑制系統控制器安裝麥克風,再加上這ANC系統到家用喇叭用EQ等化器調整反波(或ANC本身內建電腦自動調整)範圍如果有2米~4米平方不然就看有沒有人寫這類似反波軟體,電腦接上喇叭最壞打算,DIY拆防噪耳機,訊源接便宜的主動式喇叭我想這應該有商機說.....
millerliu wrote:你的商機是多少錢價位...(恕刪) 請問:大大你po的網址中的防噪產品是否多數運用在廣播或錄音,無線電發報等的消除噪音如果我房間在工廠附近,不想戴防噪耳機或耳塞,想用喇叭放在房間發出反波減噪,使房間2~4米平方內能有效減低噪音這類產品適用嗎?上網找到有些防噪工程的主動消音喇叭,將喇叭口往噪音源方向擺設,並發出反波,而喇叭後方就是降噪範圍這類設備不曉得哪邊有賣?希望有經驗的網兄來分享一下心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