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開箱】audio-technica AD1000X ── 柔順開揚之聲

本開箱文為參加鐵三角耳機試用活動分享

前言


◆柔順開揚、平順自然的聲音 ── audio-technica AD1000X ── 攝於成功大學榕園與成功湖

  鐵三角以女毒著名,小弟常聽的音樂中女聲佔了多數,但過去小弟卻因搭配上一直未曾一探鐵三角耳機至絕的美聲,而近期鐵三角逐漸轉型,挾著女毒聲的優勢更進一步加強了各方面音響性,對各種音樂有了更好的適應性

  然後在轉型青黃不接時期,小弟鮮少對鐵三角的聽感抱持正面意見,此次新世代是否有突破
使小弟好奇,遂報名參加試用活動並有幸獲得一窺新鐵三角的契機。感謝台灣鐵三角及Mobile01給小弟這次試聽AD1000X機會,希望這次的試聽能帶給自己耳目一新感覺並分享給大家


◆AD1000X與鐵三角木殼三小強的相遇......

=================================================================================

開箱與配戴


◆淡粉底的外盒表現著樸素自然的美感,清爽的燙金記錄著盒內的不凡


◆側面透明開口下露出的AD1000X半身


◆盒背記載著AD1000X的特性與產地...正統日本血緣的鐵三角


◆打開側蓋,AD1000X露出全身,等不及了


◆開箱時間......


◆AD1000X現身,與盒子排排站

外觀:


◆你可以再靠近點,黑色的穩重隱蘊著其不凡,鐵網下的單元及漩渦的框架有著科技感


◆燙銀字說明著這隻耳機的身份......AD1000X


◆鐵家引以為傲的3D頭墊,簡約耐用又不壓頭


◆耳罩內部,AD1000X這次的耳罩較厚,包覆感更好,中間黑色絲網下可見到用鐵殼保護的單體


◆鎖式3.5轉6.5鍍金插頭,金屬外殼質感很好,線身為PCOCC單晶銅,在音響器材裡OCC通常比OFC能更透明純淨,低頻會略輕但結實,猜想AD1000X的偏透明音色有大半是線身影響

AD1000X耳姬出外景囉


◆蟄伏在草地的AD1000X,好似象徵鐵三角新舊過渡磨劍十年


◆終成一劍,自信滿滿昂首的AD1000X,太陽下銀色的鐵三角銘牌反射出曜眼的銀色光芒


◆成功大學的老榕樹,日本昭和天皇親手所植,和同是出身日本的AD1000X一起入鏡


◆再一張,收一收回去開聲試聽囉

配戴感:

  鐵三角耳機配戴一直沒話說,自動調整的3D頭墊完全不用動手,一放到頭上就自然的服貼著,面積夠大久戴也完全不會有壓頭感。兩頰夾力算輕,沒特別夾耳感,僅輕輕貼著耳朵,夏天來應該也很透氣。耳罩深度略淺,耳殼會直接接觸單體部分,不過不會造成太大不適。戴起來雖然不是很穩,有種怕會掉落感,但若不是動作太大也不必擔心,畢竟沒人會沒事用力擺頭吧,重量很輕,整體來說配戴在戴過的耳機中算很舒適。


=====================================================================

Run姬二三事

  對於過去鐵家耳機我向來在試聽時一直擊不中我的點,主要是大都能抓出重大聲音缺陷,而已為口耳相的女毒也沒吸引到我,此次意外獲得機會試聽評論卻倍感壓力,如果聲音不理想那我該怎樣呈現?還是敷衍寫寫了事,但一切疑慮在AD1000X插上耳擴開聲後一掃而空

  AD1000X跳脫了轉型期的陣痛,聲音完成度變成熟許多,進步幅度之大令我刮目相看,也決定就試聽實際寫下評論,不溢美、不貶低,求客觀公正。由於時間不算很長,只能用速成run法24hr跑了,但會隔一段時間聽一下狀況

開聲:

  也許是前端加持狀態,開聲就已經不差,音場寬大,解析高但還保有柔化過的線條,比較明顯問題在於低頻下段凝聚不佳,雖然潛得下但形體渙散,高頻有毛刺存在,此階段感覺聲音還算稍偏溫底,還不至於到暖,適合的搭配調整大略心裡也開始有底,繼續run看看吧。

12Hr:

  這時期聲調會有點小變化,變偏冰冷的聲音,聽什麼音樂都增添點冷冽感,聽起來會發抖,但偶爾聽這種聲音還滿舒爽的,其餘部分則沒特別變動


24Hr:

  我發現鐵三角耳機開聲滿快的,掛著run一晚,昨晚的冷冽感已經沒了,中頻回溫,高音毛刺已經消減許多,低頻量感聽起來已經固定沒增加,屬於比平均偏少的走向,這應就是AD1000X的風格吧,比較大的進步在凝聚力上,低頻從本來偏渙散的一個大面收束成較小面,這對大編制表現非常有助益。幾首激烈暴棚音樂播下去我心理有數,手上三隻歐陸三廠老旗艦有一隻地位已經岌岌可危,如果有幸獲選AD1000X,那隻老朋友會面臨拋售命運吧,繼續run等聲音穩定沒大變化......

72Hr:

  發現之前話說太快了,聲音還沒很穩定,厚度有再增加,暖度也有再增點......幸好還沒到要調整音響性那邊的比較,不然要重比我會很頭大,此外發現這隻耳機不是沒有音染,其實染得很重,在中頻300Hz~400Hz有一個很非常凸出的共鳴和震諧,2Khz也有輕微共鳴,類似筒音,某些落在此頻段的人聲居然鼻音變很重,與前代新鐵鼻音頻率落點明顯不同,詳細等後面再述了

100Hr up:

  神奇的今天又變聲了,雖厚度維持但音色回到開聲10Hr那種帶冷調聲,也變更透明,故還是有感覺到不穩定,但小弟沒耐心打算開始寫了,反正不管他怎變都好聽啦

=====================================================================

前端

  先大略談談自己前端目前的聲音走向是調向音場大高透明,3Khz以上高音削暗,1Khz~3Khz中至高頻稍柔亮,低頻偏收束柔中帶點彈性剛性,中頻帶點輕微油水並刻意控制在稍退後地方,全體聲音厚度在一般晶體機和常見真空管機之中間,詳細配置如下


  AD1000X與其說推他或控制他,我倒覺得音調配合更重要,以小弟前端來說只要把最源頭SONY VAIO換成ASUS桌機,聲音就會有很大變化,會趨向剛直銳利、乾和中頻薄的聲音,反之SONY VAIO則會是軟、柔、明亮而不乾,中頻凸顯但不是蓋頻的聲音,後者來說是很適合AD1000X,出來的聲音我只能說非常討喜

對照耳機:

  對比耳機為已流通市面多時的歐陸三大廠舊旗艦耳機及Grado傳奇耳機,皆十分具有代表性
◆AKG K701
◆Beyerdynamic DT880 Pro
◆Sennheiser HD650
◆Grado RS1i (友情客串)
◆audio-technica AD2000X (友情客串)

=====================================================================

試聽曲目

  從試聽曲目可以看出小弟偏好聽那些類型音樂,雖然看似雜,但有些音樂小弟是不太聽,小弟說喜歡這隻AD1000X,那音樂種類絕對佔很重要成份,美聲配適合的耳機自是相得益彰,因此底下音樂不妨找出來聽聽看是什麼聲音,這樣能更貼近寫文小弟我的聽覺感受囉。而鐵三角既然過去以女毒聞名,那這次不可不多聽聽點女聲,故此次有不少比重在女聲上供看倌們參考。附上之CD封面圖為小弟所聽之版本

  總體上若要比手上最合適對手是AKG K701以及Sennheiser HD580,聲底比較接近AD1000X,但後者已停產且已少人聽過,故只以K701為主要比對對象

女聲:

◆Secert Garden / Nocturn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BZ3w5b8if0
  一段柔亮的女聲之後接著長長的背景伴奏,有如沐山林霧氣中,是治癒風格的天籟,錄音優秀,樂器彈奏細節一分一毫都收錄進來,不過這張CD有不同的壓製,壓片品質好壞差異很大
錄音品質:極佳
本首測試重點:音場、透明度、細節
AD1000X表現:細節上清清楚呈現演奏者按弦的一些微小動態,透明度很高過手上老版本K701,K701相比之下聲音略有沙石感,但不代表AD1000X聽起來比較乾淨,因AD1000X聲音從中高頻以下是散成一個毫無壓力的面狀,聲線不甚凝聚聽起來有種迷濛感,音場中間略空,人聲口型大但不是很清楚,也沒有聚焦感,中頻少點肉感和油滑但更為空靈自然,我會比喻K701是農家少女 略沾染世俗卻懂人情事故,當你看著她,她就在你眼前一般;而AD1000X是天上來的仙女,清新不染凡塵卻有種難以親近的距離感,捉不住也看不清形體,這邊我覺得不分勝負都很喜歡

◆Sarah Brightman / Scarborough Fai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fW8K-q1o_c
  這首跟上一面秘密花園風格有些雷同,但莎拉布萊曼卻如天使般聖潔卻又有些冰冷,音樂中的叮噹聲清脆響亮,飄逸又不失穩重中段起伏大開大合讓人直呼過隱
,後製上偏多營造不少Echo和空間感
錄音品質:普通
本首測試重點:音場、透明度
AD1000X表現:雖與上一張有點類似,但莎菈布萊曼聲音更冷冽也少點水份,太乾的聲音就會顯毛躁和沙啞,這部分AD1000X不屬於水份特多那一種耳機,但有種特別的潤飾,聽起來不會乾啞,此外這首有拉景深,對AD1000X中間聲場厚度偏稀薄的耳機來說卻是剛剛好,人聲與樂器聲音從左右到前包圍感很均衡好聽,相反K701因凝聚力較強又音場過深反成弱點,人聲就只縮在前方遠遠的唱了,又此張為合成樂器做背景,優勢發揮不出,故這部分AD1000X無疑勝出,也不用做什麼比喻了,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在這張齒音不少,以AD1000X來說會略刺,必須在前端去調整一下。這邊我會形容AD1000X像在一口冷泉旁踩水高歌的公主,乾淨無瑕

◆Suara / Pure Aquaplus Legend of Acoustic

http://www.bilibili.tv/video/av81968/
  ACG中最受人推崇的高水準錄音,聲音飽滿,高音延伸低音下潛都打破一般ACG錄音普遍不佳印象,Suara歌聲柔又略帶點磁性,初聽可能不是那麼驚豔,不過聽久是滿耐聽自然的,不作做的風格,這張也很適合聽細節
錄音品質:極佳
本首測試重點:飽滿、細節、韻味
AD1000X表現:這張就沒像上一張那麼好運了,Suara聲音不是那麼高,帶點肉感,比較真實,扮奏樂器也是真實樂器下表現就顛倒過來,AD1000X聽起來有些虛飄和散亂,也發乾發躁,人聲結像不太出來分配在耳邊,K701飽滿有感染力,聲音有種油光,喉韻聽起來較舒軟自在,k701像加了不少蜂蜜的牛奶,濃而甜,入喉後還有後勁,AD1000X像微涼30%稀釋西瓜汁,清淡爽口但少了點糖份,這邊K701是扳回一城,不過勝敗乃耳機家常事,AD1000X實力夠自能再戰幾回合

◆水樹奈々 / phantom mind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iSLlg6rFtM
  若提到最有實力的聲優兼唱將,水樹絕對佔有一席,中氣十足能低能高又能帶著柔美,這首伴奏中的小提琴一直是我喜歡的地方。或許水樹的錄音總是不那麼受人喜歡,事實上這張我覺得錄得也還好,可能後期有進步吧,此外經典歌還是捨不得不聽啊
錄音品質:普通
本首測試重點:活生感
AD1000X表現:聽過後我眉頭皺一皺,對AD1000X來說這錄音還是嫌慘了點,AD1000X下這首錄音薄、躁、混亂問題不折不扣的還原,就像照妖鏡一樣,人聲位置、形體、口型也聽不出個所以,聽一半就放下了,這首也講不出什麼心得了,看來AD1000X還是得吃好錄音才行

◆南條愛乃 / Hesitation Sno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flRz8rOSGU
  南條聲音偏嘹亮,或許不像水樹那樣有中氣,然而輔以背景音樂常以較激烈的手法表現,整首熱血激昂,錄音上後製可能調過火了,刺音非常多很考驗耳機修飾力和耳朵承受力
在AD1000X表現下
錄音品質:普通
本首測試重點:高頻厚度、齒音刺音處理
AD1000X表現:一開始迴音感還滿特別的,AD1000X有種特殊發散感覺,像處在一個開了一個門的不完全封閉空間感,有風在門那吹出一般,但一到高音齊出部分如預期的AD1000X偏亮個性這首後製太過火的音樂中是吃了不少虧,講實在話若不把音量調很小這首我是絕對聽不完,當然不是AD1000X不好,而是他把本來有問題的音樂不假修飾確實傳真了出來,故用AD1000X還是多聽點錄音正常的音樂吧

◆KIYO&唯音 / Amazing Grace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14073656
  奇異恩典,基督教聖詩之一,也很常在汽車廣告中聽到,也是一首治癒風格的音樂,這張錄音本身不是那麼好,甚至能聽出一些破音,純粹聽感覺味道,只要和諧感夠什麼都好
錄音品質:不佳
本首測試重點:韻味、音場
AD1000X表現:這張後製也是有夠重,Echo做很大,剛好適合AD1000X個性,女聲迴響都不知飄到那一國去了,聖詩本身比較清高素雅感覺也有表現出來,柔但不油滑,這首在我手上耳機中不是太沉穩如HD650就是太油如K701,能匹敵AD1000X的只有DT880而已,但要比音場和飄逸絕對是AD1000X勝出,可以見得AD1000X碰上這種有宗教成份合音都特別有優勢

◆Kalafina / Magi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mK2EFfzqLs
  新生代實力派三人唱手,三人都丹田飽滿,聲音非常有爆發力,伴奏帶著古典哥德曲調,陰暗中藏著一股一股不安的躁動,錄音馬馬呼呼,在一般狀況會有糊和亂情況,但有種現場感仿彿聽著聽著就可以感染那股激情
錄音品質:不佳
本首測試重點:空間感、活生感
AD1000X表現:挺意外的,這首往常我聽都是混亂成一團如DT880,不然就是尖刺如K701,AD1000X上卻幾乎沒這現象,糊有一點大抵上還是有條理,這主要還是受限錄音問題,一些尖刺音上也處理很好是超過我估計,猜想那些尖刺音剛好在AD1000X高頻的兩個峰間吧,整體上聽起來火氣下降不少,其他像包圍感足夠,人聲也有聚焦到,三人組多變化的聲線活不死板,唯一小缺點是其他空間感上比較像錄音室唱的一般,不過瑕不掩瑜,這首另兩隻耳機我無法聽下去的現在聽得下了,算是一個驚喜吧

◆獅子王 / Circle of lif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X07j9SDFcc
  這首是以偏厚實質僕的美式唱法表現出生命的悸動,背景熱鬧非凡,什麼東西都活了起來,這張錄音不錯音場極深人聲飽滿,但耳機系統很少有能表現深度,聽一聽看看表現如何
錄音品質:佳
本首測試重點:韻味、活生感、音場、厚度
AD1000X表現:光以AD1000X和K701來說是互角局面,人聲的話K701有感情,但這張CD音場拉太深,造成太過侷限在頭前,聽起來遙遠,雖有點聽喇叭感不過個人是覺得有點過頭了,人聲還是要近點才能體現他的魔力,AD1000X則是相反,中低音有些型體不明糊掉狀況,人聲少點磁性,但殘響特長寬鬆自在,人聲近,包圍感好下補正不少聽感,總合起來個人是比較偏好AD1000X就是了

◆神隱少女 / 白い竜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2166532
  有一絲絲日本早期演歌但又不完全是的唱法,喉韻特別微小千迴百轉,聽起來特別有酥麻感,這種聲音我猜想對老鐵三角應該是拿手絕活,新鐵表現又是如何風貌呢
錄音品質:普通
本首測試重點:細節、韻味
AD1000X表現:聽完覺得還是交給老鐵三角才是適當,AD1000X雖然夠柔,殘響夠,但厚度不太足,一些氣音出不太來,轉音也顯得生硬,當然不是不好聽,而是風格上有點變化過大,這首多少沾有點世俗之氣的人聲用清高無染的聲音詮釋總是有些怪異,不過背景的鋼琴頗清脆,疑似豎琴聲行雲流水滾滾而來,不會過於笨重,聽起來就是輕飄飄的那樣,忽然讓我想拿出豎琴獨奏來試試AD1000X啊,不用說一定很合,到這張為止我是覺得AD1000X能處理大約1/3種類的女聲,如果有本事收到老鐵W11JPN,那就2/3能應付了

男聲:

◆趙鵬 / 魯冰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cTW18AVfu0
  這首不知該歸在什麼,主要是聽前半段童音,天真稚氣的聲音唱著一個感人肺腑故事,每次聽到都會起雞皮疙瘩,至於後段趙鵬本人唱的就當附加吧
錄音品質:佳
本首測試重點:韻味
AD1000X表現:這首如果只聽前面童聲,AD1000X只能說太強大,把兒童那種天真無邪的聲音發揮出來,K701聽起來的小孩就是油滑、賊頭賊腦不誠懇了點。至於素有人聲低音砲的趙鵬表現如何呢?基本上不必擔心AD1000X聲音會變娘,變娘的反而是K701,不過AD1000X的男聲略顯僵硬中底欠缺,似乎不是那麼適合......

歌劇合唱:

◆麥田之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zJkNo9ilc4
  聽似在教堂錄下,輕鬆自然,也是經典發燒片之一,樂曲好聽,不過小弟個人意見這張錄音僅是還好而已,主要是聽聽教堂錄音的殘響及空間表現
錄音品質:佳
本首測試重點:空間感、殘響
AD1000X表現:滿意外的用AD1000X聽過後我該把這張錄音歸去極佳才對,聲音清晰聽到不少之前沒注意到的地方,分離度不錯,合唱團清楚的一字排開在前方,不近也不遠沒壓迫感也不會遙不可及,說能數人頭可能太誇大,但已經大略聽出一些嘴型和發出聲音的地方,不需要什麼穿透力、凝聚力,詳和一片自是自然舒服的聲音,聽聽AD1000X,有好像看到教堂外一大片黃澄澄的麥田了嗎?就是這麼神奇,聽過後我覺得這類輕柔合唱是很合AD1000X,這點後面的童音合唱又會再度證實,我該說AD1000X是合唱毒吧

◆杜蘭朵公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KAupOrhtkU
  古典迷必收藏的一張歌劇,錄音不錯很有臨場感,迴響多有封閉空間感,用較多的真實傳統管樂器與歌劇魅影有不同,相對也更考驗系統能力
錄音品質:佳
本首測試重點:空間感、活生感
AD1000X表現:聽完這張是喜憂各半,AD1000X空間感很好,有表現出表演現場的感覺,可以聽到聲音碰牆回彈的氛圍,不會有過度發散無邊無垠感覺,不過比較可惜這首用上不少鼓鈸類敲擊樂器,AD1000X這邊就覺得會有點軟弱缺少底盤,鼓一敲下去就有大片大片抓不著邊感覺,對於這風格音樂可能是AD1000X的弱項,這點在後面ID4這張CD會再次印證,個人覺得AD1000X還是適合真實敲擊樂器少的音樂

◆聖菲利浦合唱 / 天使之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vYX3GkY8XU
  如其封面名,天使般的童音唱著悠揚的歌曲,毒性不下女毒,音場因後製關係更大於麥田之歌,顯得脫俗又有些不真實,聲音都集中在頭頂上,輕飄飄,此外背景有種不同於低頻穩重音樂創造出的黑感,值得一聽,本來是沒想放上這張的聽感的,但細聽這張之後覺得一定得放上
錄音品質:普通
本首測試重點:殘響、泛音、音場、空間感、透明度、背景黑度
AD1000X表現:只要是童音,AD1000X這價位近乎無敵,我只能這樣下評語,AD1000X真正毒在這種童稚毒,無染、天真、清新、透明什麼好話都能套上,小弟不是基督徒不上教堂,卻在AD1000X裡聽到如受到宗教洗滌的感覺,AD1000X殘響強空間好音場大不只是音響性,而是化成真實的現場感受,另外這首在AD1000X有表現出一種中高頻的黑背景,十分特別,在一些管機上會更明顯,如長物誌森羅萬有27st,再來是這張能聽出AD1000X其實仍保有鼻音傳統,只是出現點比起過去是偏向在中低頻,這裡的童音都似乎略帶點鼻音,不過不影響好表現

爵士:

◆當舖爵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dRer4TEOYg
  發燒友耳熟能詳的發燒天碟之一,營造一個小空間感明顯,細碎交談聲在耳邊此起彼落好像真在現場一般,音樂舒緩輕鬆沒一個特定旋律,聽起來豪無壓力
錄音品質:佳
本首測試重點:空間感、活生感
AD1000X表現:爵士試了一張後這邊我坦言AD1000X是不那麼適合,雖然AD1000X聽起來很輕鬆,但因音場過大和開放式結構關係,聲音有種不在小空間並自然向外擴散的感覺,樂器位置也抓不太到成大片狀,此外音色清冷下沒有小酒管那種昏黃矇矓的氛圍,反而像在6500K日光燈下演奏,可能這種音樂還是得用老鐵三角封閉木殼耳機比較正確

新世紀:
◆范吉利斯 / 火戰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YJzcUvS_NU
  奧運常用曲,輕快、朝氣充滿希望,開闊的音場聽起來無負擔,有些考驗高頻低頻厚度,處理好者是輕鬆舒服,反之則是不耐聽
錄音品質:普通
本首測試重點:音場、厚度
AD1000X表現:AD1000X在這首裡保持了高透明大音場,玻璃音清脆透明不刺耳,乾淨直接中帶一絲柔性,殘響長餘韻強,是初聽驚豔型,比較需要注意的是AD1000X在這首厚度仍有些不足必須要補上,否則聲音會飄在中上盤不太耐久聽,只要前端中低頻厚度補上後,聽喜歡這種叮叮噹噹的聲音的人一定特別愛這味,基本上AD1000X表現可圈可點

◆喜多郎 / 天與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tvFr1XwBw0
  喜多郎是日本出色的作曲與演奏家,做不少現場演奏,也幫過一些電影做配樂,如此張與宋家皇朝都曾是音響論壇大力推薦作品,本張曲風悲壯滄桑令人為之動容,錄音佳,一些演奏中出現的細微聲都清楚可辨,是古典樂之外少數錄音好聲
錄音品質:佳
本首測試重點:細節、空間感、音場、韻味
AD1000X表現:風格雷同火戰車但是是中國風格呈現,低頻氣勢也較多,AD1000X在音場上表現很好,也有現場聽的迴音感,細節一絲不茍呈現,一些錄音電平變化都抓得清清處處,由於並非是正統古典樂也無人聲,定位凝聚相對不是很重要,因此AD1000X在此反而聽的很寬鬆自然,浩瀚有氣勢但不會音壓壓耳,至此我是覺得AD1000X很合得來這類大音場無負擔的新世紀音樂

爆棚:

◆漢斯季默 / 黑暗騎士黎明升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LqKSv1F42A
  常聽電影原聲的應該沒人不知道他吧,曲風多變,但大多以激烈澎湃配樂與劇情環節緊緊相扣聞名,無接斷接曲是他的特色,善於使用合成樂器,但錄音上有些兩極,中速部分層次不錯,但節奏快與金屬敲擊聲齊出下一般耳機鮮有能順利過關,需要強大控制力才能表現完美,此外漢斯季默的音樂都常有種無法言喻的黑背景感是需要注意地方
錄音品質:佳
本首測試重點:背景黑度、暫態反應
AD1000X表現:碰上爆棚片,往常印象老鐵三角都是得靠邊站,AD1000X幸得這次新鐵改善了過去音場平面和加強了低頻凝聚力問題,加上這次音場、殘響有做出來,氣勢也就跟著出來了,若真要挑毛病,我會說再節奏過快地方還是能聽出凝聚力還不足,聲音啪啪啪一多起來就失控糊掉了,不過我覺得這樣表現已經可以入耳了,再者這首也沒幾個耳機能完美過關,AD1000X甚至比手邊DT880來的從容,有了人聲毒性又能應付一些大動態夫復何求呢

◆大衛阿諾德 / ID4星際終結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bzV0YIPTa8
  這位電影配樂家不同一般,愛用真實管絃樂團演出激烈的曲風,但如此一來更考驗耳機乃至前端的能力,弦樂銅管定音鼓齊出壯觀程度不輸給古典樂中的馬勒交響曲,這張過關聽古典大編制基本上就沒問題了
錄音品質:極佳
本首測試重點:動態、分離度、殘響、暫態、層次感
AD1000X表現:在運用真實樂團的大動態就AD1000X有點力有未逮了,AD1000X殘響長與較好包圍感無法完美的救回動態密度不足問題,聲音比較虛散,定音鼓、鈸、顯得輕薄像沒吃飯敲出來般,樂器顯混亂分離度不佳,大提琴陣的共鳴表現不出,看起來好像很慘吧?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是這音樂本來就難以處理,在喇叭系統上若處理不當是很吵雜難以入耳的,耳機也少有能完美過關,此外AD1000X雖然底氣不夠但聽來卻少了點火氣,能讓人心情平順的聽下去,畢竟輕鬆自然就是AD1000X的特色吧

古典:
◆福特萬格勒指揮 / 貝6 田園

  十大指揮之一的福特萬格勒是個唯美派指揮宗師,風格上不按牌理,不受樂章音符的侷限,以田園這個柔美風格的交響小弟個人認為福特萬格勒版本的田園更勝卡拉揚指揮,當然也有另一個貝姆指揮版本更受人推崇,不過小弟還是比較喜歡福特大師的風格,本張可惜在早期類比錄音,雖溫潤但底噪過大是缺點
錄音品質:普通
本首測試重點:韻味
AD1000X表現:福特這首田園硬是比一般指揮來得慢、柔、抖,但卻更有田園的詩情畫意,AD1000X在這也表現了是種自然調性,對比了K701與HD650後,覺得AD1000X不似K701的柔順或HD650的華美是走較理性的風格,不過並不會難聽,且還滿有種特別感的,就有如福特萬格勒染上托斯卡尼尼風格一樣,緩慢中出現了精準,對一些聽慢聲不耐煩的人會起到調和效果,至此我感覺新鐵有在找一些能受大家認可的音染方向,將調音調向不再單一只是女毒的面向,在AD1000X已見將近成熟的影子,我會說古典已經不全是歐陸廠天下,新鐵三角已有迎頭趕上趨勢

◆卡拉揚指揮 / 德9 新世界

  但若是新世界這種比較理性一點的音樂,那卡拉揚指揮當然是一流,當然卡拉揚畢竟也融合了一些福特的風格,能剛能柔非常動聽,本張錄音不錯,是後期踏入數位時代的錄音,這張小弟個人覺得錄音偏薄,若太過薄聲的系統會表現不太出聲音的大氣
錄音品質:極佳
本首測試重點:韻味、定位、結象、空間感、音場
AD1000X表現:稍理性配上理性會如何呢?不用說是更理性啊,AD1000X下的卡拉揚變得一絲不茍,走向平實精準,沒太多點綴有什麼給什麼,小提琴群及銅管樂器有銳化情況,定音鼓敲來則輕軟。AD1000X的廳堂感不是很明顯,有種向外擴散感反而像處在空曠無牆的空間,聲音近呈一排在頭頂處,感覺像坐第三排略為抬頭聽演奏一般,其他方面層次不錯,音場公整,整體中規中矩,打個比喻對比交響佔利的HD650來說,HD650是富麗堂皇的音樂廳自動會讓你穿起西裝打領帶正襟危坐聆聽,AD1000X則像在家中穿著輕便T恤小聲放著音響當背景音樂,很輕鬆不會讓你注意他,但音符就是存在在那裡一般,就這張來說這樣聽我是感覺有點乏味了,但或許有人就愛這清爽簡單不做作風格吧,只能說人各有所好囉

◆弗拉基米爾 / 穆索斯基 展覽會之畫鋼琴

  彈奏者不熟悉,但音樂本身十分通俗易聽,鋼琴是少數聲域特廣的樂器,從低音域的共鳴擊鍵感到高音域的清脆透明都可檢視耳機的本質,另有一說是一套音響耳機聽小提琴好聽鋼琴就不行,反之亦然,就來試看看是否真有此事
錄音品質:佳
本首測試重點:韻味、定位、結象、厚度
AD1000X表現:如同介紹,鋼琴音色依個人喜好,有人喜歡清脆的聲音,有人喜歡飽滿的擊鍵感,也有人喜歡琴體共鳴的聲音,但是往往一副耳機難以三者皆顧,AD1000X個性很明顯就是第一種,琴音晶瑩剔透那一種走向,但論及按下琴鑑的重量感就不是AD1000X拿手的,總的來說AD1000X是一種欠缺實體感,漫布於空氣中的輕鬆聽感,輕脆殘響也持續繚繞,正規演出可能稍不夠穩重,但頗適合拿來聽背景鋼琴不會使人分心這類

◆渥爾費雪 / 柴可夫斯基 洛可可大提琴

  一樣小弟不熟悉演奏者,無法提供意見,純就音樂本質來聽聽大提琴的聲音,不同於小提琴,大提琴有更多腔體共鳴和擦弦顆粒感,這張是小品室內樂沒特別強烈節奏,舒緩適合放鬆心情
錄音品質:佳
本首測試重點:寬鬆感、顆粒感、厚度、殘響
AD1000X表現:AD1000X表現的大提琴頗微妙,聲底往上抬後大提琴如小了一號,也有變中提琴的感覺,共鳴聲與擦弦感都有表現出來,但都染上了柔軟的美感,少掉了本來的粗曠,不過並不難聽,甚至還意外的順耳,洛可可變奏曲本來就是有種浪漫風格的音樂,AD1000X表現出來柔軟甜美的風格剛好很合,聽起來就有種讓你想輕輕的跳起舞來,非常特別

◆穆特 / 魔鬼的顫音 流浪者之歌 卡門幻想曲

  這張幾乎已經是古典必測曲,錄音比較近代,動態不小,但若聲音不夠豐厚就會變得不耐聽,當然還是要選這張試一試新鐵表現如何
錄音品質:極佳
本首測試重點:韻味、定位、結象、厚度
AD1000X表現:這張CD小提琴是比較妙的一張,小提琴型體感及能量遠超過其他古典,在HD650這隻耳機會發生壓過背景樂團太多情況,AD1000X則適當的收束了小提琴型體,聲線凝聚了點,不過稍有變形成扁平狀,此外AD1000X定位會亂飄是比較大問題外其他就過關了,穆特小提琴染上了點卡拉揚風格拉弦略帶剛性,AD1000X演繹也不屬滑順類形,適當保留了點那點擦弦的剛性與顆粒感,卡門幻想曲中快速運弓如流星瀑布轉眼間數十音符就已經傾洩而出,我是覺得AD1000X這風格介於HD650細膩與RS1i粗曠之間,是不過不失類型


◆西崎崇子 / 梁祝

  這版本的梁祝是我聽過所有梁祝最喜歡之一,西崎以女性身份參透原曲,以婉轉的琴音詮釋祝英台那種情意相投卻又有口難言的心理,一陣陣高把位抖音聽起來實在感動揪心,錄音電平低底噪略大,聽起來就偏平凡無奇,此特性考驗耳機韻味表現能力,不足的只會讓人聽到昏昏欲睡之聲
錄音品質:普通
本首測試重點:韻味、定位、結象、細節
AD1000X表現:聽一聽後覺得我選錯首席小提琴了,西崎過度柔化慢速的風格在相對理性下的AD1000X就少了點淒美感,相對的AD1000X比較像在解析音樂,將小提琴運弓按把解離出來,充份表現小提琴手的技巧,此外高頻泛音多,小提琴高把位都會出現輕微絲絲聲,因而稍有了點金屬味,想想應該改拿俞麗拿拉的版本,俞風格上較為能剛能柔,他的小提琴腔體共鳴音也多,剛好適配AD1000X,不過定位和結像都不錯,小提琴有確實凝聚在頭前方並與樂團鋪陳開來,至此,對於古典方面不是主場的鐵三角能有此表現已經讓我驚喜

◆帕爾曼 / 辛德勒的名單

  這張當然不是古典,但用上了帕爾曼小提琴,曲風淒美,錄音極好,對比謝霖的理性或阿卡多的剛直,帕爾曼拉小提琴音音色我感覺偏陰柔和感性,是少數我特愛的小提琴音,少見的電影配樂美聲
錄音品質:極佳
本首測試重點:韻味、結象、細節
AD1000X表現:如同介紹帕爾曼風格陰柔,他手上史特拉蒂瓦里琴也是柔美風格,而AD1000X在小提琴上表現普遍聽下來比較直線條,為婉轉優柔曲風帶來了點小小改變,就像使史特拉蒂瓦里琴混入了點瓜納里琴一般,琴音的力道與穿透力也增加了,變為比較理性的聽感,但總體上還是柔滑的。細節不必擔心,前面試聽結果AD1000X絕對不少,聲線比較寬淺,滑順而擦弦感較弱,聽起來像一氣呵成般,整題來說在水準之上

音樂性總結

  當然小弟絕對試聽不止上面這些音樂,總的來說面對一隻有水準以上的耳機,能找到適合的音樂更為重要,音樂對了感動自然加倍,我認為AD1000X適合用在合成樂器及錄音水準中上,以大空間錄音為主的音樂,歐式歌劇女高音、合唱、合成樂器構成的New Age、鋼琴都是適合AD1000X的地方

  再來剖析一下AD1000X一些細部總結,首先這是一隻融合不少矛盾的耳機,在高頻部分雖柔化,但毛邊處理上,我認為AD1000X是不假修飾的,本來存在的毛邊缺陷它還是會還原出來,中低頻雖偏軟、乏力和薄,但在共鳴殘響卻有著硬調子感,種種矛盾下組合出了AD1000X外柔內剛,表感性裡理性的聽感,AD1000X就是這樣奇妙,不過我想鐵三角已經走出自己的路線,我甚至覺得新AD系在調音成熟度更高過W3000ANV一些,不會刻意去特化解析或強拉平衡造成顧此失彼情況,有興趣的可以去聽一聽看看

  總結特色──柔中帶剛、理性中存感性、傳遞細節但不以呈現細節為重,更重一面一片的大面積聽感、一絲冷冽透明、飄逸娟秀、軟化修飾而非去稜角糊化聲線、輕快富殘響及包圍感

=====================================================================
  
  以下比較硬調,可以跳過無視,最重要的是素質不代表聽感好壞,想詳細了解還是耳聽為憑,跑一趟耳機店或鐵三角展示中心就知道了


音響性比對

  相關名辭可參考音響論壇之音響二十要,小弟則再加以詳細分化表現,在此小弟要說明幾件事:首先是各項所下之評語是以次旗艦級耳機標準做為竿地,但即使評語落到不佳仍足以大幅勝出一般中低價耳機;再來是因聽感疲勞、記憶力等影響,一次對比多隻耳機又將其眾多聲音特性抽絲撥繭分析是非常困難之事,必需一直更換這幾隻耳機,但仍不可能面面俱到完全準確,這點還請見諒

◆高頻量:稍偏多
RS1i>>K701>AD1000X>AD2000X>DT880>HD650
◆高頻密度:略偏薄
RS1i=DT880>AD2000X=AD1000X>K701>HD650
◆高頻延伸:中等
RS1i>>HD650>AD2000X=AD1000X>DT880>K701

◆中頻量:少
DT880>HD650>AD2000X>K701>RS1i>AD1000X
◆中頻密度:薄
DT880>RS1i>HD650>K701>AD2000X>AD1000X
◆弦接:延展平順
DT880>AD2000X>AD1000X>K701>>HD650>RS1i


◆低頻量:偏少
HD650>DT880>AD2000X>K701>AD1000X>RS1i
◆低頻密度:略偏薄
DT880>HD650>K701>AD2000X>AD1000X>RS1i
◆低頻沉潛:足夠
HD650>K701>AD2000X=AD1000X>DT880>>RS1i


◆背景黑度:中等
HD650>>AD1000X>AD2000X>K701>DT880>RS1i
◆透明度:極高
AD1000X>>K701>AD2000X>HD650>RS1i>DT880
◆細節:極多
RS1i>AD2000X=AD1000X>>HD650>K701>DT880

◆結像力:不佳
RS1i>HD650>K701>AD2000X>AD1000X>DT880
◆定位穩定性:佳
RS1i>K701=DT880>AD2000X=AD1000X>HD650

◆聲線刻畫:寬而深度中等
RS1i>>HD650>K701>AD2000X=AD1000X=DT880
◆顆粒粗細:細
RS1i>>AD2000X>AD1000X>DT880>K701=HD650
◆分離度:不佳
HD650>K701=RS1i>AD2000X>AD1000X>DT880

◆泛音:中等偏多
RS1i>>K701>AD1000X=AD2000X>HD650>DT880
◆殘響:極多偏長
AD1000X>HD650>AD2000X>K701>>DT880>RS1i
◆空氣感:中等
DT880>RS1i>K701>HD650>AD2000X>AD1000X
◆活生感:佳
RS1i>K701>AD1000X>HD650>AD2000X>>DT880
◆速度感:中等偏快
RS1i>DT880>AD1000X>AD2000X>K701>HD650
◆暫態反應:偏慢
RS1i>DT880>HD650>K701>AD2000X>AD1000X
◆動態對比:中等
HD650>AD2000X>DT880>AD1000X>K701>RS1i
◆凝聚力:不佳
RS1i>HD650>K701>DT880>>AD2000X>AD1000X
◆寬鬆感:佳
HD650>AD1000X>AD2000X>K701>DT880>RS1i

◆音場寬度:極寬
K701>AD1000X>HD650>AD2000X>DT880>RS1i
◆音場深度:中等
K701>HD650>AD1000X>AD2000X>DT880>RS1i
◆音場高度:略小
HD650>DT880>K701>AD2000X>AD1000X>RS1i
◆層次:中等
HD650>AD2000X>K701>AD1000X>DT880>RS1i

  比完這真的好累,其實真正在聽音樂時我也不可能會去這樣瘋狂的一個一個分析,這樣不叫聽音樂而是被音樂折磨,看看音響論壇吧,學他們評每一樣器材音響二十要樣樣滿分,全給個滿分多輕鬆啊,且送測廠商也更開心,但這樣看倌好像也分不出到底是好壞,不過基於寫心得和個人風格和原則該做的還是得做......

◆頻率分配粗估:
  
  光用文字形容三頻量感可能很難體會,目前並無AD1000X的頻率分配測試圖,故在自己的前端及我自己的聽感下手繪了一張注意這圖供參考。此外部分DAC或耳擴的頻率並不平坦,如YBA WD202在高頻有上揚,故搭上不同前端也有變化可能,如有實際專業測試網站測出則當然以測出為準


  熟知耳機種類的玩家一定知道動圈耳機非常難以做到如靜電或平板耳機平坦的響應頻率,必定會有高起或陷落,此時如何靠耳擴去修正就格外重要,以AD1000X來說如果搭上鐵三角自家的耳擴,原本略陷落的中頻會被補上,聽到的就是更豐潤有肉的聲音,不得不說自己對自己還是最了解的,鐵三角耳機搭自家耳擴調音確實有一套,若單只看音色不計素質,即使是最低價的鐵三角PHA-10迷你耳擴都能為AD1000X染上甜美、稍潤、更討喜的聲音

  個人聽感上在400~600Hz間有個輕微凹陷,但並非峽谷型的忽然深陷,而是平緩的向高低兩頻延伸攤平,故在2Khz以前都算平順,並不會造成聽感上高低頻分割感,約3Khz前後有個峰是一般高音樂器聽起來嘹亮的原故,在8~9Khz又有一個峰,因此AD1000X齒音上稍多稍刺,也會凸顯出一些錄音問題,好壞見仁見智,個人傾向還是得去在前端修飾一下否則不太耐聽,當然如果是細節解析狂就不必理會

◆音場形狀:



  以假人頭錄音出來的正規交響樂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做測試,同樣音場以圖示顯現並比對AKG K701、Beyerdynamic DT880 Pro、Sennheiser HD650三隻耳機,AD1000X與HD650是四隻中並列音場第二大,略呈扇型如圖所示


  耳機向來難以表現出高度變化,AD1000X的近耳部份高度表現則略優於DT880,但出耳後急速縮減為最小者,總合起來有趨呈現點到線的音源,而樂器形體也會因此被拉扁些


音響性小結

  如果要下個評語,我會說是整體超越鐵三角過去的調校,雖不是十全十美但在各項目中取得一個平衡點,中規中矩,沒有過度專強某項也沒特別弱勢,易於出好聲,若真要分出優勢與弱勢部分,我會指出殘響是AD1000X的亮點,透過稍長的殘響能取得不錯的尾韻及空間感,也有音場瞬間加大的錯覺,缺失較大則在凝聚力部分,低音仍有些鬆散不紮實,但如此一來音壓能降低不少,更能輕鬆無壓力的享受音樂,也不算全然壞處,只要音樂對了就會很好聽,其餘詳細我歸到音色那一方去談

  素質總結──中規中矩、不過不失,不會有太明顯顧此失彼,與前代AD1000或AD2000比起來是不小進步,特別是音場公整性立體感及低頻凝聚力上

=====================================================================

結語與搭配建議

  聽下來首先是忌諱搭上太過解析、密度不夠薄聲的前端,搭亮聲前端可以但一定要注意亮也要亮得有厚度,否則就是變刺。中頻量及密度一定要補上,但普遍國產近期萬元左右耳擴都為了加強解析而打薄密度,即使聲底暖底搭上去還是不太行,中低頻可以找稍拖沓黏膩風格的耳擴方能引出毒性,此外不必重視控制力,AD1000X用上再強再凝聚的耳擴低頻仍是偏散,倒不如把量感密度加強更能使AD1000X聽起來更寬鬆有包圍感。

  總結AD1000X是隻轉形趨於成熟的作品,比起前代AD1000略生澀的調音我是覺得這次進步很多,音場不再那麼平面死版,改善了適應面狹小缺點,除了爵士樂力有未逮外,連大編制都已經處理到一定水準,這是前代AD1000不會有的,在前端預算有限情況下AD1000X還比隨便亂推的歐陸三廠舊旗艦來的好聽

  此外AD1000X仍帶有毒性,只是毒的點已經有所不同,同音樂性小結那邊提過選對音樂就會很毒,我會形容這隻是柔順開揚,如黃鶯"入"谷──把聲音帶入自然又用重重殘響迴蕩出來,彷彿身在迴音交織的中心,若喜歡迴音重包圍感好、輕快柔亮且偏聚集的人聲,如果前端不投注重本情況下,這隻絕對是萬元級易於出好聲選擇之一,它會比一些傳統老旗艦好處理,只需要適當的調音配合就能讓聽者安心聽音樂,這也正是音響器材的最終目的及目標──回歸音樂

=====================================================================

番外篇大雜燴

網聚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3119342&last=40728163

  有幸參加了一場軍火強大的網聚,回來已經9點多了,L3000只能留明天了,希望還在......


地點:台南品味耳機音響
是家台南新開的耳機店,空間寬闊,台南耳機燒友還沒去過的可以去晃晃
另外品味原有意引進鐵三角耳機,但遭遇不明因素無法如願,小弟是無意深入和下定論啦......感覺打這段話有可能會起一些紛爭,不過是希望台灣鐵三角可以再考慮看看囉

先簡單提一下W11JPN這隻老鐵三神器及在場鐵三角耳機
我就以飲料來比諭

◆W11JPN:
  像加了50%牛奶的溫奶茶,茶底是大吉嶺,有一點佛手柑味,入口甘醇農厚是種微微奶香,吞下後有留一點茶底香味在喉頭化開,擴散一陣子才消去,主音弱但尾音會凸出婉轉
  聽部分輕慢有磁性的女伶聲的話聲音會很近耳,因主音弱關係聲音軟綿綿,尾音卻強拖著微弱主音一直擴散開來,聽起來有種在耳旁輕聲呵氣感,簡單講就是有點嬌喘呢喃的風格,其實女毒上不是那麼通吃,主要聽爵士風格或日式帶磁性轉音演歌風格女聲強大,密度低,蓬鬆慵懶
  與A900那一路數的鼻音和閃亮不同,W11JPN不是鼻音,而是有喉音,亮而柔,我想這就是老鐵的濃厚毒吧,此外這隻教堂合唱我覺得才是可怕,勝過AD1000X的迴音感,更飄更抖,所以這隻有另一個新定位了,比AD1000X更毒的合唱毒

◆W5000:
  清晨的和煦中多了一點陽剛,加了點透明,我感覺對女毒上是更通吃了點,不那麼重但樣樣都能感覺到帶那一點毒性,聲音可近可遠,可飄逸亮麗可溫厚甜潤,像極了熟知禮儀的年輕女孩,這個我會比成稍放涼的白毫烏龍吧,茶香混有很淡很淡的蜂蜜味,初入口不是那麼甜膩,有點茶澀卻能回甘,千變萬化,動靜快慢都能應付,當然慢的還是表現最好

◆AD2000:
  也許我的器材沒補上正確的味,這隻在我聽來味道是最弱的一隻,無甜份在,我會說是杯溫開水吧,覺得這隻可能是旗艦身份關係,整體更走向音響性,音染方面反而沒次旗艦來得明顯,像AD1000,W1000個性都比老大還鮮明那樣吧,如果有個鐵三角擴把理性的中頻稍加點黏度我想毒性就會出來了


◆兩代AD系列對比中......

◆AD1000X:
  本次試聽的主角,這隻其實是有不小毒性,但毒點與往常不同,是在於歐式歌劇飄逸女聲或,合唱部分也很毒僅次於W11JPN,但若是普遍JPOP或成熟女聲就太不適合了,如前面評測,這隻我會說像30%的含果汁水,依前端可以像加葡萄,可以像加芭樂,或是西瓜,此外這隻在音場和人聲結像和往常老鐵或前代新鐵是在耳邊唱不同,AD1000X是依錄音不同會有凝聚在頭前走向,大致如此

◆L3000:
  因台灣鐵三角活動L3000會在台灣巡迴演出,第一站就在台南宏華,不過聽到這隻老實說是驚訝,不是驚訝好而是驚訝聲音一入耳馬上有種"即視感",這聲音像在那聽過,仔細想了想就像上了鐵家小擴的AD1000X及Sennheiser HD580,由於HD580不是鐵家就先不提了,本質上是隻音響性中等,音色柔亮輕快那一種,如果說W11JPN是個30歲喝醉步履蹣跚的女高音有氣無力的耳邊唱,那L3000就是15歲在如麻雀跑跳的農家少女放聲唱,又以飲料比了話像微涼的西瓜牛奶清甜卻又帶一點黏滯的矛盾,L3000中頻也有一區是小凹陷,只不過凹的範圍比AD1000X小非常多,似成一個峽谷狀,AD1000X是凹成一個盆地,因而兩者都有點特別的空曠感,低頻稍多,高頻也是兩個小山峰,一些齒音也是很明顯,種種特質實在很接近,我會覺得這種中高頻染法是7成相像了,不像的地方僅在中低頻以下密閉式和開放式表現手法差很大......我在想經我這麼一說不知有多少人會去這樣試,注意這邊是L3000不上鐵家擴和AD1000X上鐵家擴比,如果L3000上鐵家擴那風格會和AD1000X拉開距離,此外密度也是巨大的差異

◆AD2000X:
  這隻只是短暫借聽,也是鐵三角此次試聽的一型,我個人是較prefer AD1000X,原因是在AD2000X可能因身為旗艦而刻意加厚中低頻使聽感更為平均完整,但單體性能未差異太大下強加出來的中低頻我聽來有感覺到密度追不上量感的情況,有如發脹的泡綿雖形體變大但細小空洞卻浮現,顯更乾而粗缺少溫潤水份了,同時也壓縮了音場及高頻柔軟韻味,相比AD1000X雖然密度一樣偏低但未過度膨脹,聽起來就會細緻透明,水份也較聚集沒分散開來,我想AD1000X可能是沒旗艦這個包袱存在──AD1000X雖中規中矩但並不是隻三頻均衡耳機,稍偏離的調音更能發揮獨有特色,當AD1000X配上以荷蘭體系三極管管機或中頻韻味良好的晶體機,其聲音表現我聽下來是高出他老大哥AD2000X,就有如鐵家低階產線中的TAD400對上TAD500一樣,TAD500雖有著更好的中頻,但我一直覺得TAD500的調音成熟度並不如TAD400一樣,事實上TAD400也遠比TAD500來得火紅,AD1000X是否會重演以下犯上戲碼就不得而知了,當然這只是我的看法與聽感,熟好熟壞還是有不少個人口味存在,也有可能是搭配不當問題,這部分就僅供參考


◆神鞘HA2002


◆神器配神鞘......這位美女是誰我完全不知道

  音響性只略題一下,基本上AD2000最強,W11JPN最弱,AD1000X我覺得夾在中間但偏AD2000多些,另外我忘了把AD1000X插上去試試看了,時間總是不夠

店訪亂亂插篇:

  趁AD1000X被回收前有空會再店訪......至少紀念有玩過鐵三角

台南
◆品味耳機音響:
  Micromega Mydac + 電光火石Bobby:除非有個強大線材支撐不然我直言是不太適合,Bobby中頻目前聽來比較平淡,水份上也略乾,配上AD1000X會只剩下柔和和清亮聲底,中音那塊殘響長的餘音繞樑毒性卻會被吃光光,在聲音乾乾淨淨這樣聽起來的AD1000X顯得比較平淡乏味,這樣感覺Bobby較適合歐系高阻耳機吧

◆宏華資訊廣場:
  筆電 + 長物誌森羅萬有27st:毒,27st有點類似300B的那種甜,清爽不油膩,AD1000X的中頻輝度也被補上了一些,為偏冷冽的AD1000X染上了一絲金黃色澤,就像寒冬中燃起的一把爐火一般,唯場地不是很優接地不良有很大的麥克風效應,管噪也被高敏的AD1000X毫不留情的放出,如果能解決管噪問題我想類似300B這種三極管管機會是搭配正解之一,但若是五極管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了

高雄
◆首都音響:
  M2tech Young DAC + 原廠電供 + Violectric V200:算是讓我見到另一種風貌的AD1000X了,此種搭配下的AD1000X變很溫厚凝聚,頓時我以為在聽AD2000X一樣,中低頻飽滿不少,不過音場和殘響明顯小自己系統一圈,有點拘謹,個人覺得並不是那麼的喜歡,甚至比Micromega Mydac + 電光火石Bobby那組搭配還死板缺少毒性,當然若想把AD1000X搞成AD2000X那種醇厚味這樣做倒是可行,不過當耳擴換掉後就改觀了
  M2tech Young DAC + 原廠電供 + Musical fidelity M1HPA:好很多,M1HPA聲音輕鬆開放了點,為溫厚聲底再添點活力,底盤不若V200那麼沉穩紮實,音場和殘響倒是加大了,我是比較喜歡這樣的音樂性,畢竟自然就是AD1000X特性,這樣搭聽來就順暢不少,當然聲音有變化,聽蔡琴不會再是少女般在唱,比較正常了,喜不喜歡就看個人囉

◆其他:
  鐵三角PHA-10:不起眼的小擴雖別指望用了會有顯著進步,甚至會吃掉不少細節解析,為本來銳利的AD1000X帶來迷濛點的聽感,但的確變更好聽,比起一般耳擴,鐵家自家小擴中頻補上了不少,也增加很多黏滯感,講實在話這樣搭起來真的有7成相似於L3000音色,從中高頻以上都是略黏,稍輕快、柔軟活潑的閃亮風格,想體驗L3000聽感的可以這樣玩看看,但低頻這邊就無法相像了,除了量感不同外L3000有帶封閉式略凝聚低頻彈跳感及筒音染色的風格是AD1000X偏擴散式低頻難以模仿,也難以靠線材補正,且綿密度還是L3000佳,不過若提到包圍感和音場、空間感會是AD1000X略勝,至於W11JPN就不可能仿出來了,那種軟慢綿密卻又亮的高頻是真的是從沒聽過。新出的鐵三角HA-26D是否有同樣音色就不得而知,台鐵尚未引進,我是覺得台鐵能考慮引進了,畢竟這一代聽說有進步,也能補上HA20跟HA5000那麼大的空檔
文章關鍵字
寫在這樓

小弟在寫這篇是盡量讓有意購買的朋友能更看到耳機的本質
不是過度包裝美化
該有的缺點還是得提出
畢竟絕沒有"十全十美"的音響器材
挑對適當的耳機才是重要
而非人云亦云持續買買
一旦發現不合又堆堆或拋拋像無底洞無限循環
這對耳機而言是個蹧踏

AD1000X有它的優勢
如果看到這篇的人聽的音樂是我指出那些種類
建議可以去試聽看看
不管是台鐵展示中心還是耳機店都去聽看看
多聽個幾次確定後下手
那AD1000X將是陪你聽這些音樂的一副好耳機

以上
可能理性了些
但這才是我這個身為寫試聽心得者真正的目標與希望
PHOENIXBEC大大這邊也把試聽表格給端出來了 有這種文可以欣賞 真是福氣啊 感動

PHOENIXBEC wrote:
前言◆柔順開揚、平順...(恕刪)


PHOENIXBEC大~
真是用心100分.....
還是戶外開講喔....
鐵迷有福了.....快搬來啦....
很期待大大這篇文章後續的更新

特別是AD1000X跟AD2000X的比較

是否有考慮再把W1000X一起比較呢XD
PHOENIXBEC wrote:
前言◆柔順開揚、平順...(恕刪)

P大的文章當然要來光顧一下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nicotwn wrote:
PHOENIXBEC大大這邊也把試聽表格給端出來了 有這種文可以欣賞 真是福氣啊 感動


感謝回應
其實有想過用上這麼多偏音響專有名詞不知對大家有多少幫助
會不會過度硬調嚴肅
看別人寫的就比較輕鬆活潑

accuracy wrote:
還是戶外開講喔....


單純覺得聲音偏平順自然
加上自己沒什麼拍照底子
就想以草地這種做背景
只是拍時很怕耳機進沙土草末啥的
弄壞我會賠不起台鐵啊

x123356 wrote:
特別是AD1000X跟AD2000X的比較
是否有考慮再把W1000X一起比較呢XD

W1000X我恐怕借不到
只能說聲Sorry
至於AD1000X和AD2000X
可能是因小弟前端關係我是喜歡AD1000X
也覺得AD1000X整體勝出不少
所以可能會影響到之後評比
之後您看可能要適度權衡一下

不過最後我會提出原因在那
主要問題還是在前端"能力有差"
詳細之後見搭配建議和結論


leaf428 wrote:
P大的文章當然要來光顧一下

歡迎光臨(誤)
寫太差照不好沒啥人要看呀
好啦是小弟功力太淺

是說沒人好奇手上那隻岌岌可危
幾乎已經是陣亡
這可是真話不是寫好話討好喔
PHOENIXBEC wrote:
前言
...(恕刪)

有猛到~~~~連頻響圖都有
有機會也借我聽一下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小弟有個疑問
分離度方面P大把HD650排在這幾台的第一名
可是根據印象沒有覺得HD650的分離度很高
當時是Asgard+MDAC或MDAC直推
反而用手機直推AD2000X竟然分離度還不差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5分奉上

這種比較方式還蠻不好寫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