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沉吧....

有機會把 核四改成 核融合反應爐嗎?
次世代能源靠你了 天才~
雖然看不懂~但配服您的精神
也覺得你應該出國深造

台灣那些政治家只知道選舉和利益 留在台灣實在太埋沒你了

如果真的出國深造 別忘了台灣是你的家 在這裡有你的家人在支持你
其實我覺得很多在酸你的人,自己並不懂,找些文字抄來批判、打壓你,顯示自己有多睿智,顯示你是個騙子、笨蛋~
科技進步本來就是要做實驗,那些人只是在忌妒你而已~
希望你能繼續加油,不要受這些人影響~
樓主晚安呀!

我從這篇文剛發表就一直關注了
您有提到您下一個作品會是探測器
應該是為了證明您的反應爐有核融合的現象
如果是要推翻鄉民的質疑,我覺得就不必了

以下引用蘋果的文章
《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博士、核研所物理組副研究員陳孝輝說,看過該名學生介紹,原理可行,實際用的裝置根本達不到熱融合,原因是真空度不夠、材料不夠純,研判只是「低真空下的高電壓氣體放電現象」。》

證明您的理論是行得通的,只是在設備與材料上尚有不足
這些部分的補強以及證明的動作,我想會用掉您許多時間

我認為您該將心力花在可能實現「輸出大於輸入」的發電裝置
而不是一一解答鄉民的問題,那肯定沒完沒了的!
即使您確實證明了核融合存在,那也是早就已經有的發明了(FUSOR)

但如果您真的實現「輸出大於輸入」的發電裝置
那可是前無來者的世界創舉呀!
所以別再拘泥證明您是對的這些鳥事了,太浪費時間了

您要有驚人創舉,必定會有經費上的問題
前面有許多人願意資助您,可以向他們請求金援,我也會很樂意幫忙的
不要害怕別人投資在您身上,因為我們都是要幫您更快速完成目標
也為台灣爭光
文不對題很對不起,但我實在是忍不住。
用了幾十年的實驗兩字,為什麼會變成演示呢?
沒有的字詞受到文化衝擊而吸收無可厚非,
已經用那麼久的字彙被翻譯/教學資源數量打敗就真的很令人難過、彆扭。

再次抱歉文不對題,實在是忍不住...
樓主加油…
就算2個月後實証失敗又怎樣…
你只是又找到了一個不能製作核融合反應爐的方法…
向愛迪生看齊…
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至於高階知識圈的生態…
並不會因為你網路上出了名…
國家、政府、中研院、國科會等就會撥經費給你…
因為預算就那麼多…
要分給國內很多的研究單位、學校、教授等…
畢竟對他們而言…
你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卒…
他們不可能把有限資源投資在你的身上…
寧可相信這些國內外學府的學者、博士…
就算你得到了國家的資源…
限制也會很多…
只會讓你往後的研發之路越行越窄…

但我想一定會有很多人、企業家…
甚至國外的基金、經費能夠贊助你走下去的…

然後不要說英文不重要…
身為學術界的一份子你應該清楚…
況且如果真的有機會到外國深造或工作…
這個基本能力是必要的…

最後…
如果你真的在國外發光發熱了…
不要忘記我們在台灣的同胞…
也不要忘記繼續造福人類…

加油~~
lun.t wrote:
文不對題很對不起,但...(恕刪)


實驗是我自己想做的
我每次做東西只是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看書看資料跟自己做又是不同感覺了

然後東西做出來是拿來演示或展示給別人看的
那時候就是跟同學說我要做一顆星星來看
算是用途吧
雖然我不是學物理,但就實驗室安全的角度來看,如果核委會循線到您學校開單罰錢,也請不要意外,也不要覺得被打壓,他們只是在做該作的事。輻射實驗本來就應該符合應有的安規條件,也需要有執照進行,就算最後你的裝置的輻射量比香蕉還低,你有意圖進行輻射試驗卻沒有對應的安規條件與執照,罰錢只是小事。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那個老師要把重水回收吧...有創意以及大膽實驗很好,但先瞭解規則,當你導師或相關人員被打屁股時,請想想是不是自己造成的,明明也可以安安靜靜的做,再補好這一些條件,你就要上來炫耀....
感謝半夜不睡覺還回我文,
不好意思水瓶座其實跟處女座差不多龜毛。
如果您當初用展示品這三個字我都比較能接受,
一個大學的課程名稱如果連 實驗課 三個字 都改成 演示課 的話,
我這個離開校園生活近十年的大叔在情感上實在是無法接受。
再次感謝您的回覆。

lun.t wrote:
感謝半夜不睡覺還回我...(恕刪)


原來是這樣我會錯意了!

我們系有兩堂課跟實做有關
一堂是標準普物實驗
一堂是科學演示
兩個都是做東西跟觀察現象
只是演示是做出實體去跟別人解釋跟演講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