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不起咖啡的誘惑和受到友人Jeff的勸敗,隔了幾天就上網把它買了回家。照片堆在相簿裡好久了一直沒空拿出來寫。
咖啡店是每個轉角就有一家,一個賭場裡可能就有2家starbucks。總之,從開始喝咖啡後不知在外面花了多少錢在咖啡熱冷飲上。我也知道他們的成本有多低,不過家裡沒有一個espresso maker,要喝還是要去外面。
放眼望去一個功能不錯,入門級的意式espresso machine都要上千美金,對于我這種三天兩天才喝一次的不怎麼適用,加上現在的廚房也沒位子擺一臺機器。後來跟友人討論過後才發現這小小一個爐上 Moka壺竟然可以煮出類似espresso的咖啡,而且價錢十分便宜,我毫不猶豫的就敗了一臺。
Moka 壺的咖啡是介于drip coffee和真正的espresso的中間,由于它利用高壓滾水來煮咖啡粉,Moka壺可以從咖啡粉中萃取出較多的咖啡因和味道。而Brikka的賣點是它利用壺上的pressure valve來煮出咖啡帶有"crema"(老實說,我不知道crema特別在哪..)
剛買的壺需要使用三次後才能煮出像樣的咖啡。剛開包裝的壺上有少許的油,大概是用來保護鋁合金的表面,使用前需要把壺洗乾凈。
Brikka壺有分2杯和4杯的大小,價錢沒有差很多,當然我就選了大的。

壺底,用量杯裝水之後倒入壺中,裡面也有刻紋路來標明水要加到哪裡。

加了水之後,再蓋上一個filter,咖啡粉要加在這個裡面,下面的洞口可以讓滾水進出。

蒸汽開始積壓後,通過咖啡粉最後達到上層的壺中,中間的safety valve會不時的減少壺底的壓力。

咖啡最後從這個pressure valve噴射出來,煮咖啡時會產生不小的聲音。上面的蓋子沒什麼用,使用書上建議煮咖啡是不要把玻璃蓋蓋起來。

壺底的safety valve。

在轉緊上下壺時千萬不要用這個塑膠把手來使力,容易斷掉。

在同一個網站上我順便買了兩瓶illy Moka咖啡粉,咖啡粉的粗細度是專門設計給Moka壺用的,價錢和其他的產品同樣。
ok,來泡一壺咖啡!

把水倒入壺底後,蓋上鐵濾網,把咖啡粉倒入濾網中,千萬不要用壓的,不然滾水沖不上去。輕輕倒大概8分滿就好。轉上上層壺,用范圍小,但是高溫的火來煮(如果是用電子爐,或是ceramic-topped burner,用中火就好)如果火的范圍太大會把壺的周圍燒黑。

等個三分多鐘就會有咖啡開始滲出來,剛開始只有幾滴,再來就是幾秒的強烈噴射,這時就可以把壺移開熱源,咖啡會持續的噴出十幾秒。上面一層淡咖啡色的泡沫就是所謂的Crema。
清洗滿簡單的,當壺裡還有壓力時可以把上面的閘往上拉幾下釋放壓力,這樣壺就比較好轉開。
在煮咖啡前我通常會先把牛奶加熱然後打出泡沫,因為我不太愛喝純的espresso,大多都喝cuppuccino或Café au lait。

糖我則選擇Swaziland產,La Perruche的方焦糖,味道我很喜歡。


一杯剛煮出來的cuppuccino,味道實在不錯。不過自己一個人喝一整壺加上空肚子會喝到全身發抖,汗如雨下...絕對不敢再嘗試。
花少少的錢能喝到這種等級的咖啡算是不錯了,在starbucks省喝十杯大概就可以買得到嘍。如果去超市買咖啡部門的新鮮烘培豆要注明是medium grind,太細粉會漏進水裡。
我只有在和咖啡時才比較會喝牛奶,所以喝咖啡等於可以幫助我補充鈣質,呵呵...
部落連結
吃喝玩樂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