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漠隱約的感覺到「竹東小鎮」的景點,都會在「雙十國慶」這天放假去了 ~所以大漠決定下一個景點要去「竹東生態河濱公園」,在這麼開放的空間,應該沒有「關門」的問題了吧 😂

前言
一、停車場
二、入口處
三、攔汙柵
四、汙水排入口 (揚水水車)
五、濕地生態教育解說站
六、沉澱池 ( J 區)
七、沉澱池 ( G 區)
八、沉澱池 ( H 區)
九、竹林大橋
十、返程
地圖
相關文章
一、停車場
上方的「高架橋」是「臺68線 (南寮竹東線)」,因為「光影」看上去很漂亮,所以大漠就幫它拍了幾張照片 ~
「臺68線」是沿著「頭前溪」建立 ~
所以「頭前溪」沿途的「河濱公園」,都會看到「臺68線」的身影 ~

「梁柱」剛好把「大樓」框了起來 😄

二、入口處
在逛「竹東生態河濱公園」前,可以在「入口處」的「廁所」小解一下 ~避免在廣闊的「河濱公園」裡,找不到「廁所」 ~

治理「生態環境」時,政府不忘提供「寓教娛樂」~
規劃了六個「生態區」,讓大家親近更容易「大自然」,並認識「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

另外還有設置「自行車道」,讓大家可以「安全的運動」,還可以順便觀賞「河岸之美」 ~

「竹東生態河濱公園」的「淨化水質」的方式,好像跟「奮起湖老老街」看到「水質淨化區」工法相當類似,只是它以更「自然的方式」呈現 ~

(一)、大卷尾
突然發現樹上站了一隻鳥,大漠好不猶豫的換上了「RF-S 55-210mm」,來個「先拍到」在說 ~
這隻「大卷尾」看起來真是「傲嬌」啊 😂

一下看向「頭前溪」~

一下看向「天空」,也不知道是在找什麼 ~

既然這隻「大卷尾」看起來,沒有要逃跑的跡象 ~

於是大漠就「從從容容」的換上「RF 100-400mm」,來個更特寫的鏡頭囉 ~

會不會有人好奇 ❓❓
大漠為什麼一開始,就直接換上「RF 100-400mm」就好了 ❓❓

因為「RF 100-400mm」蠻大支的,比較不好容易更換,需要花的時間比較長 ~

所以就先換上「輕巧方便」的「RF-S 55-210mm」,求個先拍到再說啦 ~

大漠常常剛換上「RF 100-400mm」,準備瞄準時,鳥就起飛了 😅

真是氣死大漠了 😂

(二)、黑貓
另外還在「廁所」前,發現了一隻正在「理毛」的「黑貓」 ~原本還有隻「橘貓」,但在大漠整理裝備時,跑到樹叢裡了 ~

揉揉眼睛 ~

舔舔小手手 ~

啊 ~ 被牠發現有人在偷拍牠了 😆

停止了「理毛」的動作,想要做什麼呢 ❓❓

不斷盯著大漠,又從地上爬了起來 ~

再來就是往大漠的方向走來 ❗❗
這時大漠手上拿的是「RF 100-400mm」,根本來不及「對焦」,所以得到了「一片模糊」 😂

這時的「黑貓」看上去,好像一頭「黑豹」 😆

後來大漠跟牠說「沒有吃的」~
牠就又「理起了毛」😆

大漠選擇「右手邊的路」,開啟探索「竹東生態河濱公園」的旅程 ~

(三)、生態介紹
「攔汙柵」會將「汙水」中的「雜質」過濾,而「揚水設施」會增加水中「溶氧量」,讓「好氧微生物」分解更好的去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沉澱池」則是讓「泥水」的「沙」沉入底部,只保留下「淨水」,而「淨水」會流進「人工溼地」和「生態景觀池」,最後排入「河川」 ~

待會在「人工溼地」可能會看到的植物,有「金露花」、「樟樹」和「大花咸豐草」~
鳥類則是有「白尾八哥」~

還有可能看到「澤蛙」、「黑眶蟾蜍」、「台灣黃斑蛺蝶」以及「八哥」~
這邊的「八哥」是指台灣特有種的「冠八哥」,而不是外來種的「白尾八哥」喔 ~

三、攔汙柵
「汙水」經過「攔汙柵」後,會以「瀑布」的方式,排入下游 ~
(一)、生態介紹
「攔汙柵」這邊也有介紹,待會可能會看到的植物 ~可能會看到「構樹」、 「月橘」、「相思樹」和「紙莎草」~

動物會看到「小白鷺」、「夜鷺」和「大卷尾」,昆蟲則是「雙白蜻蜓」~
剛剛大漠在「入口處」,已經看到了「大卷尾」~
其實也看到了「霜白蜻蜓」,但因為在牠們空中飛,實在是太難拍攝了,所以沒有記錄下來 ~

感覺進入「秋天」後,這裡一定會是「色彩繽紛」~

四、汙水排入口 (揚水水車)
「揚水設施」的外觀,被設計成「水車」的樣子 ~
(一)、小白鷺
真的發現了「小白鷺」 ~
大漠一樣是先使用「RF-S 55-210mm」進行拍攝 ~
還是主打一個「先求有,再求好」的概念 ~

後續一樣換上了「RF 100-400mm」這支鏡頭 ~

在「長焦鏡頭」的加持下,發現這隻「小白鷺」正在「覓食」 ~

嘴上叼著一隻「蟲」,眼睛又在地上「找蟲」~

真是「吃碗內,看碗外 (閩南語)」啊 😂

換回「RF-S 18-45mm」這支「標準鏡頭」後,遠方的「小白鷺」就只剩鼻屎般的大小了 😂

五、濕地生態教育解說站
前方是看似「住宅」的是「濕地生態教育解說站」~
今天的「雲」好像在模仿「樹」的「凹凸起伏」😄

看看這「起伏點」,是不是非常的「相近」啊 😄

真的很像古早人在住的「紅磚房」😆

左手邊還有另一間「紅磚房」喔 ~

「濕地生態教育解說站」內的「導覽圖」,再次介紹「河岸的生態治理」😅

六、沉澱池 ( J 區)
J 區的「沉澱池」像是一大面「天空之鏡」~
七、沉澱池 ( G 區)
(一)、紙莎草
「紙莎草」 是個「爆炸頭」 ~
G 區「沉澱池」的水,會經過「一個台階」,再流入 H 區「沉澱池」~

這樣還可以再次增加「溶氧量」,強化讓「有機污染物」的分解 ~

(二)、吳郭魚
「沉澱池」中還有好多隻「吳郭魚」~
看來「淨化後的水質」,相當的優質啊 ~

八、沉澱池 ( H 區)
(一)、朱槿
使用「RF-S 18-45mm」標準鏡頭,看到的「朱槿」~
使用「RF 100-400mm」長焦鏡頭,看到的「朱槿」~

「0.41 倍」的放大倍率,果然非常的猛 ~

此時突然大漠想試試「RF 100-400mm」加上增距鏡 「Extender RF 1.4x」後的放大效果會如何 ~
但不知道會什麼就突然「起風了」,讓大漠拍得十分痛苦 😅

最來終於等到風停了,可以好好的拍拍那,小小的「花蕊」和「花蜜」了 ~

粒粒分明的「花蜜」,看起來好像很好吃 😆

(二)、飛機
拍完了「朱槿」,上空剛好飛過了一台「飛機」~
天上那鼻屎般大小的「飛機」,在「RF 100-400mm」加上增距鏡 「Extender RF 1.4x」下,各種細節也是「無所遁形」~

(三)、杜英
「杜英」它那高處的果實,也是被拍的一清二處 ~
「杜英」 變色的葉子,也是相當的美麗 ~

(四)、白頭翁
為什麼大漠會一直拍攝「杜英」呢❓❓因為大漠在找它身上的「白頭翁」~
「面壁思過」的「白頭翁」,看起來就像跟「樹幹」融合為一體了 ~

樹上明明有好幾十隻「白頭翁」在「吱吱叫」~
大漠還是花了好幾十分鐘,才找到其中一隻的身影 😅

九、竹林大橋
拍攝到「白頭翁」後,可以繼續出發,去探索「竹東生態河濱公園」啦 ~順著路走,往左邊看,會看到「竹林大橋」~

而往右邊看,會看到「人工溼地」上,那蜿蜒的「小河」~

如果繼續順著路走,最後則是會回到「停車場」~

因為大漠還不想回家,所以選擇往「竹林大橋」方向,繼續探索未知的世界 ~

直直的一條小路,不知道會通往何方 ❓❓

路上還會碰到「騎著單車」的在地人 ~

看上去是多麼的優閒啊 ~

大漠走到大樹下時,也是聽到「此起彼落」的「鳥叫聲」~

吸引著大漠,再次開啟「尋鳥模式」~

(一)、綠繡眼
這次的主角是「綠繡眼」~
牠的保護色比「白頭翁」更強大,讓大漠找了好久 ~

這隻「綠繡眼」好像想要吃「樹上的果實」 ~

但「果實」好像比「牠的嘴巴還要大」啊 ❗❗

還是這隻「綠繡眼」,其實是在吃「果實上的蟲蟲」呢 ❓❓

這麼嬌小的「綠繡眼」,看到還不一定拍的到,因為「自動對焦」常常對焦到牠前面的「樹葉」上 😅

(二)、寬嘴鶲
大漠一開始以為樹上只有「綠繡眼」,沒想到還拍到了「寬嘴鶲」~
「寬嘴鶲」好像比較不怕人,可以讓大漠一直拍一直拍 😆

可是大漠還是比較想拍「綠繡眼」😅

走到了「竹林大橋」橋下後,大漠就打算回頭了 ~
因為順著這條路走,似乎不會走走回「停車場」 😅

十、返程
準備回程囉 ~
剛剛拍攝到「綠繡眼」和「寬嘴鶲」的大樹 ~

今天的「雲彩」,有「萬丈光芒」的感覺 ~

(一)、小白鷺
回到「人工溼地」後,又看到一隻「小白鷺」在正在「覓食」 ~
這隻「小白鷺」有確實吃下「蟲蟲」後,才繼續尋找下一隻「蟲蟲」😄

公園內還有「石桌」和「石椅」,讓人可以在大樹下「休息」和「乘涼」 ~

(二)、白尾八哥
其實剛進入「竹東生態河濱公園」時,大漠就有看到「白尾八哥」了 ~
只是在「台北的市區」,就常常看到牠,所以一開始沒打算拍攝牠 ~

(三)、黑貓與釣客
最後回到「停車場」啦 ~
此時有一台「火車」快速駛過 ~
大漠才發現「鐵路」,也是沿著「頭前溪」建造的 😄

「高架橋」下方,是在地居民「慢跑」及「散步」的好地方 ~

「紅磚拱橋」附近有許多「釣客」,而他們的車子,大多停會在「紅磚屋」前~

一開始的那隻「黑貓」,似乎在等待著「釣客」賞飯吃 😆

「牠的背影」有種「殷殷期盼」的感覺 😄

地圖
相關文章
【遊記】初章,中華民國114年「雙十國慶」,再次帶著「國旗」出去玩,竹東小鎮 - 大漠國渡【遊記】中華民國113年「雙十國慶」遊「雙溪」,不厭亭 | 雙溪火車站 - 大漠國渡
本文同步發表於:【遊記】終章,中華民國114年「雙十國慶」,再次帶著「國旗」出去玩,竹東生態河濱公園 - 大漠國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