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階段以 AI 運算為主打的的筆電市場中,HP 不落人後的推出旗下全新的旗艦級輕薄 AI 商務筆電 EliteBook Ultra G1i,其最高搭載 Intel® Core™ Ultra 7 268V 處理器,內建具備高達 48 TOPS NPU,同時升級為 Xe2-LPG 架構的 Intel® Arc 顯示晶片,而這款筆電也獲得 Intel® EVO 認證平台。在記憶體部分則是支援最高 32GB LPDDR5X-8533MHz,以及配置最高 2TB PCIe Gen4x4 NVMe SSD 儲存裝置。這款筆電也配備 14 吋 2.8K OLED 面板,具備 120Hz VRR 可變更新率與 100% DCI-P3 廣色域,同時支援低藍光護眼設計與觸控顯示螢幕的規格。
全新的 EliteBook Ultra G1i 的筆電本體重量約為 1.195 公斤,厚度則為 14.9mm,而在輕薄機身下,這款筆電也通過 MIL-STD 810H 軍規認證,讓這款筆電兼具行動性與耐用性。此外,這款筆電也配置 900 萬畫素 IR 臉部辨識視訊鏡頭,具備 AI 防窺通知、自動調光與自動鎖定與喚醒功能,搭配 Wi-Fi 7 與藍牙 5.4 無線傳輸功能,以及內建的三個 Thunderbolt™ 4 傳輸埠,與指紋辨識電源鍵等配置,則是近一步提升使用者在實際使用時的安全性。
今年 HP 商務筆電的產品線有個滿明顯的變化,如果各位有關注近期的新品資訊,會發現 HP 將整個商務系列從命名到定位全部優化。從入門款的 HP 200 系列、針對中小企業的 ProBook 系列,到常見在企業採購清單上的 EliteBook 系列,這次更加上了主打 AI 性能的 Ultra 系列,讓整個筆電產品線更為精準明確。
而本次要為各位實測的 HP EliteBook Ultra G1i 則是全系列產品中的旗艦級商務筆電機型,不只配置高階硬體規格,包含像是 AI 加速的處理器、安全性強化設計、還有針對混合辦公進行的優化配置,就是定位給「要效能、要輕薄、又要安全」的專業使用者。你可以把它當成是 EliteBook 系列的進階款機型。另外我覺得這次 HP 把 AI 功能放入筆電中,不是只有配置具備 AI 運算能力的處理晶片,而是從軟體到硬體,整合了更即時的回饋能力,像是預測性效能調整、背景降噪優化、甚至還有 AI 驅動的攝影機跟會議工具,對於常需要遠距開會或行動辦公的使用者來說,就是相當實用的設計。
外觀設計與配置
myHP 應用程式
AI Companion 應用程式
處理器效能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
硬碟讀寫效能
AI 運算效能
圖形渲染效能
電池續航力
綜合效能
心得總結
HP EliteBook Ultra G1i (B8QU9AT)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 :Windows 11 Pro
處理器: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up to 4.8 GHz P-core Max Turbo frequency, 12 MB L3 cache, 4 P-cores and 4 LP E-cores , 47 TOPS NPU, 8 threads)
螢幕:
14 吋 2.8K(2880 x 1800) OLED,螢幕比例 16:10/ 亮面 / 低藍光 / 400nits / 120Hz (VRR) / DCI P3 100% / 人臉辨識 / 觸控螢幕
記憶體:
32GB LPDDR5X-8533 (支援雙通道 / 無法擴充)
硬碟 :
1TB SSD PCIe Gen4 x4 NVMe
顯示晶片 :
Intel® Arc™ Graphics
無線通訊功能 :
Intel® BE201(2x2) Wi-Fi 7 Bluetooth® 5.4
電池 :
HP Long Life 6 cell, 64Whr (3年保固)
I/O連接介面 :
● 左側
1 x headphone/mic 複合音源插孔
1 x USB Type-A 10Gbps signaling rate (1 charging)
1 x Thunderbolt™ 4 with USB Type-C® 40Gbps signaling rate (USB Power Delivery, DisplayPort™ 2.1)
●右側
2 x Thunderbolt™ 4 with USB Type-C® 40Gbps signaling rate (USB Power Delivery, DisplayPort™ 2.1)
1 x 安全鎖槽
其他規格:
.內建網路攝影機:9MP+人臉辨識 IR 攝影機
.觸控板:Yes(多點觸控手勢使用)
.獨立數字鍵盤:No
.音效:Audio by Poly Studio
.內建麥克風:整合式雙陣列麥克風
.背光鍵盤:Yes
.SMART CARD:No
起始重量:
1.195 公斤
尺寸 (寬 x 深 x 高):
31.37 X 21.72 X 1.49 cm (正面)
保固服務 :
三年保固 (台灣地區零件/人工保固/到府服務/含電池)
建議售價:
76,900 元
◈ 外觀設計與配置

HP EliteBook Ultra G1i 在筆電的 A/C/D 件採用常見的鋁鎂合金材質打造,搭配在商務筆電也是主流的銀灰配色,螢幕上蓋中央則有鏡面的 HP 品牌 Logo,筆電外型呈現一個簡約俐落與樸實的風格,這款筆電也通過 MIL-STD 810H 美國軍規認證,在堅固與耐用性表現上也是相當出色。
- 筆電前端
- 筆電尾端
- 筆電右側
- 筆電左側
從筆電前端可以看出其薄型的結構設計,同時也備有可單指開啟的螢幕上蓋的凹槽,筆電尾端則印有 ELITEBOOK 產品型號,用白色的字體配色真的相當顯眼。筆電左右兩側則有兩個 USB Type-A 3.2 Gen 1 連接埠、3 個 Thunderbolt 4 與 3.5mm 複合音源插孔等 I/O 配置,比較可惜的是並未搭載 Micro SD 或 SD 記憶卡,以及用於輸出影像的 HDMI 端子,稍稍降低使用上的便利性。此外,在左側機身上可以看到 Poly Studio 音效的字樣。
- 顯示螢幕
- 螢幕解析度
- IR 視訊鏡頭
EliteBook Ultra G1i 搭載 14 吋螢幕比例為 16:10 的 2.8K(2880 X 1800)OLED 顯示螢幕,由於是標配的觸控螢幕因此螢幕為鏡面塗層配置,如果對於反光問題有所顧慮的使用者,建議可以到 HP 展售中心實際體驗一下。不過這塊顯示螢幕具備低藍光、400nits 亮度規格、120Hz 可辨更新率,以及 DCI P3 100% 廣色域覆蓋範圍,以規格及實際瀏覽層面來說,真的算是相當出色的顯示螢幕配置。

顯示螢幕當然是採用窄邊框設計,這已經是目前筆電的標準設計風格,上方則可看到備有實體鏡頭遮罩的 9MP IR 視訊鏡頭模組與雙陣列式麥克風,能搭配 Windows Hello 進行臉部辨識的安全性登入,同時也能透過內建的 Poly Camera Pro 應用程式來進行背景、聚光燈、濾鏡、鏡頭取景,以及畫面背景等設定調整,而微軟內建的 Studio 效果也能一起搭配使用,這對於商務使用者來說是相當實用且便利的功能。
- 色域覆蓋率測試
- 顯示螢幕詳細資訊
透過實際校正與量測後,這塊面板的色域覆蓋範圍達到 100% sRGB、94.2% Adobe RGB 與 100% DCI-P3,色域容積部分則分別為 170.7% sRGB、117.6% Adobe RGB 與 120.9% DCI-P3。另外在針對色準的 ΔE*76 測試中,其平均值為 0.20、最大值為 2.85,整體 RMS 為 0.42,色彩準確性表現也相當不錯。
- 180 度全開上蓋
- 整合指紋辨識器的電源按鍵
- 筆電 C 件
- 鍵盤背光
- 筆電 D 件
身為一款商務筆電就絕對不能少的 180 度全開螢幕上蓋,當然也可以在 Elitebook Ultra G1i 找到相同的結構配置,搭配上觸控螢幕讓使用者在會議時能夠與同事一起用更直覺的方式討論主題,但就是要注意螢幕上的指紋油污需要時常擦拭,才不會出現尷尬的情況。筆電 C 件則有筆電標準全尺寸鍵盤,但以其接近 13 吋的機身大小,就不嚴苛的強求還要配上獨立數字按鍵。按鍵最上排的 Fn 功能按鍵,HP 在 F2 配上計算機功能,F11 搭配 Programmable Key 自訂編程鍵,這是一般筆電比較少見的配置,能增加實際使用時的便利性,至於上排按鍵最右側的電源啟閉按鍵,則是整合指紋辨識裝置,同時也針對鍵帽形式進行特殊設計,避免使用者有誤觸的情況發生。最後則是加大尺寸的觸控板配置,支援多點觸控與手勢操作的功能,且在用力按壓時會有像是 MacBook 觸控板的觸覺回饋手感。
- 筆電本體重量
- 電源供應器重量
實際測試 HP Elitebook Ultra G1i 的單筆電機身重量為 1.185Kg,雖然距離理想中的低於 1Kg 重量還是有點小小的距離,但實機的手感真的相當輕巧,這點布萊恩可以做為保證。至於隨機附上的 65W USB-C 電源供應器,雖說還是採用分離式電源連接線設計,但編織包覆不易纏繞的線材,以及僅有 305g 的重量配置,這對近期一直測試高階電競筆電的我來說,在攜帶重量上確實獲得一定程度的解放與舒緩...

◈ myHP 應用程式
- 筆電主控頁
- 音效設定
- Poly Camera Pro
- Programmable 鍵設定
- 電池管理程式
作為 HP 筆記型電腦的中控應用程式,myHP 在今年也迎來全新的改版,讓使用者能夠進行包含音效、視訊、Programmable 鍵、電池管理程式、系統控制、能源消耗、觸控板、健康與手勢的功能設定與調整。至於下方還有售後服務的協助、產品資訊與保固狀態等資訊查詢,只能說能夠一站式處理各個功能真的是相當便利。
- 自動化設定
- 按鍵順序設定
- 文字輸入設定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 Programmable 鍵,共可搭配 shift、crtl、alt 三個按鍵來進行自訂義的功能按鍵操作,包含自動化、按鍵順序與文字輸入三種,像是自動化動作,就可以快速開啟指定應用程式、網站、資料夾或檔案,就是快速啟動;按鍵順序則是可依照使用者所排列的按鍵順利,直接透過一鍵就可完成輸入,最後的文字輸入,則是可快速鍵入所預設好的文字,最多就是 2,000 個字,這對於上班族來說,就可以更快速的進行 E-mail 或訊息的回覆工作,各位可以依照平時使用需求來進行設定。
- 系統控制
- 能源消耗
- 觸控板
- 螢幕時間
- 手勢設定
另外可以看到系統空中具備 Smart sense 模式,簡單的說就是 AI 自動效能模式,建議各位在使用內建電池時開啟,只不過在電池使用中也無法打開效能模式就是,最下方則有最佳化 OLED 耗電量功能,原廠預設是關閉狀態,開啟後會降低面板背光亮度,我自己覺得是沒有太明顯的視覺落差。另外像是電池管理程式、能源消耗及健康選項,則包含螢幕使用時間與螢幕距離等警示,各位如果不覺得麻煩的話也是可以開啟。最後就是觸控板則可啟閉手勢操作功能,並可讓使用者自行決定要啟動哪個手勢操作功能。
◈ AI Companion 應用程式
- Discover AI 聊天
- 可使用繁體中文
- 實際演示
- Analyze 分析功能
- Perform 功能
雖然目前還處於測試階段,但 EliteBook Ultra G1i 已經在筆電中內建 AI Companion 應用程式,目前可以看到像是 ChatGPT 的 AI 聊天功能,可輸入文件自動總結分析的 Analyze 功能,以及最後 Perform 則同樣具備 AI 對話功能,均可使用繁體中文的自然語言輸入,並能進一步透過 AI 功能調整系統效能輸出等作業。從以上三個內建的 AI 工具來說,我自己覺得最有趣的當然還是與 AI 進行對話,雖然試了幾次後,覺得準確性還有待加強外,整體的使用上算是相當順暢,這也滿讓人期待後續正式版 AI 工具的推出。
◈ 處理器效能
- 處理器資訊
- CPU-Z 處理器效能
- Cinebench R20 處理器效能
- Cinebench R20 多核處理器效能
- Cinebench R23 多核處理器效能
- Cinebench 2024 多核處理器效能
- Cinebench 2024 單核處理器效能
- X264 FHD Benchmark
HP EliteBook Ultra G1i 所搭載的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處理器,為 Lunar Lake 架構的低功耗高效能行動處理器,其採用 8 核心(4P+4E)、8 線程與 12MB L3 快取記憶體設計,最大 TDP 則為 17W。在 CPU-Z 的測試中,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在單核心執行緒效能獲得 753.3 分,多核心執行緒效能則達到 4930.9 分。而在 Cinebench R20 測試中,其多核心執行緒效能分數則為 3661 分。
在單核心運算效能部分,Cinebench R23 單核效能分數為 1854 分,從下方的得分排行可以看到,其優於第 11 代 Intel Core i7-1165G7 與 Apple M1 等處理晶片。而在 Cinebench 2024 中,這顆處理器單核心運算效能則為 121 分,同時在多核心運算效能上測得 498 分的效能分數,效能等級排名也超越 Apple M1 Max 與 M1 Ultra 等處理器。
◈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

HP EliteBook Ultra G1i 所搭載的記憶體為雙通道架構的 32GB LPDDR5X-8533MHz 規格,經實測在主要記憶體讀取速度達 87,346 MB/s,寫入速度為 115.12 GB/s,複製速度則為 106.00 GB/s,延遲時序為 98.5 ns,整體的效能雖說在平均水準以上,但在讀取速度與延遲時序部分仍有加強的空間。此外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處理器所配置的 12MB L3 快取記憶體,其讀取速度達 289.84 GB/s,寫入速度為 162.77 GB/s,複製速度則為 208.72 GB/s,延遲時序為 14.5 ns。在整體效能的表現上也相當夠水準,尤其是在主要記憶體表現較差的讀取速度與延遲時序方面,能有效補足其效能上的不足,對於多網頁開啟、多工資料處理與運算方面都有明顯的助益。
◈ 硬碟讀寫效能
- 硬碟資訊
- Crystal Disk Benchmark
- AS SSD Benchmark
- TxBench
- PCMark 10 硬碟效能
HP EliteBook Ultra G1i 搭載 1TB KIOXIA KXG80ZNV1T02 PCIe 4.0 x4 NVMe SSD,採用 2280 規格與 TLC 顆粒。根據 CrystalDiskMark 測試結果,其循序讀取速度為 6980.25 MB/s,寫入速度則為 5414.26 MB/s。在隨機讀寫速度方面,在 CrystalDiskMark 的 4K Q32T16 隨機讀取速度達 680.20 MB/s,寫入為 353.80 MB/s,而 4K Q1T1 環境下的測試則為 54.61 MB/s(讀取)與 118.69 MB/s(寫入)的表現。
另外在 AS SSD Benchmark 測試中,實際測試存取時間為 0.046ms(讀取)與 0.026ms(寫入),整體效能分數達 3,779 分。而在 TxBENCH 測試軟體中,這顆 SSD 具備 5660.473 MB/s 的讀取速度與超過 5534.946 MB/s 的寫入表現,並在隨機存取測試中獲得 1803.957 MB/s 的寫入速度表現。最後在 PCMark 10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實測中,則獲得 1808 分、平均頻寬 283.87 MB/s、存取延遲僅 91µs,在模擬真實工作環境下的整體讀寫效能表現依然相當優異。
◈ AI 運算效能
- Windows ML Float 32 浮點運算(CPU)
- Windows ML Float 32 浮點運算(GPU)
HP EliteBook Ultra G1i 所搭載的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處理器與內建 Intel® Arc™ 140V GPU(16GB),在實測數據中,可以發現 CPU 在進行 MobileNet V3 與 Inception V4 等輕量模型推論時,平均推論時間分別為 1.81ms 與 69.63ms,但在面對 Real-ESRGAN 這類超解析強化模型時,平均推論時間就提升至 7910.07ms,而在 YOLO V3 平均推論時間也達到 204.86ms,這表示在單純使用 CPU 執行時高負載的 AI 推論時還是相對有點勉強。
相較來說,在相同測試環境下,使用內建的 Intel® Arc™ 140V GPU(16GB)來進行 MobileNet V3 平均推論時間則為 1.00ms,Inception V4 與 DeepLab V3 分別為 11.92ms 與 25.39ms,而 Real-ESRGAN 的平均推論時間則降至 981.75ms,整體的效能約為使用 CPU 時的 1/8。而在 YOLO V3 測試中也將推論時間降低至 31.93ms,代表這顆內顯晶片在 AI 運算上擁有能應付多數 AI 模型的效能表現。
- AI Image Generation_Stable Diffusion 1.5(FP16)
- AI Image Generation_Stable Diffusion 1.5(INT8)
- AI Image Generation_Stable Diffusion XL(FP16)
-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在 AI 圖像生成部分,使用 Stable Diffusion 1.5 FP16 模型進行測試下,這款筆電的平均生成時間為每張圖 20.21 秒,效能分數為 309 分。切換至 Stable Diffusion 1.5 INT8 量化模型下,其平均生成速度提升至 14.13 秒/張,效能分數則為 2211 分。最後在使用高解析度與更大型模型 Stable Diffusion XL FP16 測試環境下進行測試時,平均生成時間大幅拉長至每張圖像 117.33 秒,效能分數僅 319 分,在面對大型 Diffusion 模型仍顯效能有所不足。
而在文字生成實測方面,這次同樣是執行 Phi、Mistral、Llama 2 與 Llama 3 等語言模型。在最輕量的 Phi 模型測試中,平均 TTFT 時間為 0.94 秒,平均生成速率達 33.1 tokens/s,效能分數為 950 分;而 Llama 3 模型的平均生成速率則降至 18.67 tokens/s,Llama 2 則為 10.83 tokens/s,平均 TTFT 時間則提升至 3.10 秒,整體分數分別下降為 738 分與 687 分,透過實際測試的數據,可以發現這款筆電在面對輕量的 AI 語言模型具備相對流暢的生成效率,而在大型語言模型運作下效能輸出部分就顯得有些吃力。
◈ 圖形渲染效能
- 3DMark Wild Life
-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 3DMark Steel Nomad Light
- 3DMark Night Raid
- Intel Xess Feature Test
透過 3DMark 多項圖形效能測試環境測試中,在《3DMark Night Raid》測試中,EliteBook Ultra G1i 獲得 30,156 分,優於約 50% 的測試系統,GPU 項目的效能分數為 41,518 分,表示內顯晶片能夠應付一般圖形運算與多媒體加速需求。不過在對效能負載較大的《Wild Life》與《Wild Life Extreme》測試中,效能分數則分別為 15,171 與 4,612 分,僅分別優於 18% 與 11% 的已測試系統,代表這款筆電較不適合 3A 遊戲或高解析度的創作內容的圖形運算效能。
而在《Steel Nomad Light》測試中,這款筆電獲得 2,746 分的效能表現。最後看到 Intel XeSS 超解析技術測試,在 2560 X 1440 解析度與平衡模式下,啟用 XeSS 後平均幀率由 7.25 FPS 提升至 18.55 FPS,約有 156% 的效能提升,雖說 Intel XeSS 對內顯晶片在圖形運算有強化的效果,但主要還是以基本圖形運算效能需求的遊戲與軟體為主。
- V-Ray 6_CPU
- V-Ray 6_GPU
HP EliteBook Ultra G1i 在 V-Ray 6 渲染測試中,針對 CPU 渲染效能部分,其所搭載的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處理器,在 1 分鐘測試時間內獲得 8,897 vsamples 的效能表現分數。另外在 GPU 渲染部分,這款筆電內建的 Intel® Arc™ 140V GPU(16GB)於 CUDA 模式下測得 413 vpaths,相較於搭載獨立筆電 GPU 的筆電來說,還是偏向入門效能等級的表現。
- Blender 渲染效能(CPU)
- Blender 渲染效能(GPU)
最後來看到 Blender 渲染效能的測試數據,在 CPU 渲染效能方面,Intel® Core™ Ultra 7 258V 處理器獲得 120.47 分,在已測試過的系統中約排名在前 81% 的位置。另外在 Intel® Arc™ 140V GPU(16GB)的渲染效能部分,這款筆電則獲得 592.78 分的效能分數,效能等級排名則位於前 38% 的區間。雖說整體效能表現仍不及搭載獨立筆電 GPU 的機型,但在僅有內顯晶片的規格配置下,已經算是具備中階效能表現的水準。
◈ 電池續航力
- 鋰電池資訊
- 電池續航力
- 充電時間
接著要來看的是這款筆電的續航力測試,EliteBook Ultra G1i 搭載 6Cell 64Wh 的充電式鋰電池,將筆電環境設定在平衡電源管理與平衡效能模式下,關閉藍牙傳輸、定位功能與鍵盤背光,並開啟 WiFi 保持連線,顯示螢幕的亮度則設定在 40% 的環境下進行測試。在 PCMark 10 Modern Office Battery Life 測試中,獲得 15 小時 27 分鐘的續航力成績,在模擬網頁瀏覽、文書處理與視訊會議的日常辦公情境下,這款筆電擁有優異的單次續航力表現。根據 Windows 系統顯示,在僅剩 6% 電量時,預估完全充飽所需時間為 1 小時 13 分鐘,這樣的充電速度已經能滿足短時間快速恢復電力的需求。
◈ 綜合效能

根據 PCMark 10 綜合效能測試結果,EliteBook Ultra G1i 獲得總分 6,853 的效能表現,超越所有受測裝置中約 79% 的效能,細看這款筆電在常用基本功能、應用程式啟動,以及基本的試算表與文書處理測試環境中,均獲得平均水準以上的效能表現,整體效能已經接近中階效能筆電水準。另外在專業創作方面,EliteBook Ultra G1i 於影像處理與視覺渲染測試項目中的表現略高於平均水準,但相較於搭載獨立筆電 GPU 的中高階效能等級筆電仍有一定落差。另外在網頁瀏覽分數與視訊溝通的效能表現也相當不錯,相當符合這款旗艦商務筆電,對於專業商務人士對於視訊會議、遠端協作與線上資訊處理的效能需求。
◈ 心得總結

HP 所推出的全新 EliteBook Ultra G1i,從輕薄的筆電外型設計,到實際的效能實測結果,乃至目前主流的 AI 運算效能表現上,其所搭載的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處理器與 Intel® Arc™ 140V GPU(16GB)內顯晶片,確實能在輕量化的 AI 圖像與文字生成任務中獲得穩定的效能表現,但相較於搭載獨立筆電 GPU 的機型來說還是有一定的落差。搭配 32GB LPDDR5X 記憶體與高速 PCIe 4.0 SSD,以及內建的 14 吋 2.8K OLED 廣色域觸控螢幕與 9MP IR 視訊鏡頭模組,也能強化商務使用上的實用性。最後再加上超過 15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表現,也能免除長時間行動辦公時的電量焦慮。
不過,EliteBook Ultra G1i 採用板載且不可擴充的記憶體設計,與因應輕薄機身設計而犧牲 HDMI、SD 卡等常用 I/O 配置,也相對地會影響使用者對於未來硬體升級與外接擴充便利性的疑慮。最後以這款旗艦級商務筆電 76,900 元的官方建議售價,已經接近部分具備入門筆電 GPU 的中階電競或薄型創作者筆電,在僅搭載內顯晶片的規格配置下,如何強調 AI 運算效能對於日常使用情境的優勢,以及是否提供更完整的 AI 軟體服務,都會是這款 HP EliteBook Ultra G1i 在筆電市場所會面臨的挑戰。
▊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