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 10-20與Tamron 10-24與原廠一樣廣,不過與原廠一樣光圈較小,且為浮動光圈,
Tokina 12-24是裡面最便宜的,六月底前買還送HOYA保護鏡,且造工不錯,
不過T家向來有紫邊相對嚴重的問題,
而12-24的後繼11-16貴前輩不到兩千元,焦距小1mm,光圈大一格,為恒定2.8,
雖然變焦範圍是這一群裡面最小的,不過18mm以後的區域有其他鏡頭代勞,
最後便由Tokina 11-16/2.8出線。
於是就讓小弟與大家分享簡易的開箱。
1.外盒,代理商公司貨 for canon

2.紙盒上蓋內側已經沒有台灣字樣

3.上遮光罩的樣子

4.對焦表尺處,標示型號規格(不如做定焦的變焦範圍)

5.有使用非球面鏡片,這在現在是沒啥特別的,還有77mm大口徑
不果我實在不懂為何要在鏡身側面設計螺絲孔,且不藏在對焦或變焦環橡膠圈裡

6.前緣,已經上保護鏡

7.附的遮光罩內部是有絨毛的毆,感心

一般開完箱,多是附贈美美的測試照,這次換個口味,
正好手上有幾支鏡頭與以前用幾張照片,就來看看這些鏡頭星芒的形狀
使用40D拍攝的有Rollei 50/1.8、Sigma 18-50/2.8、
Canon 35/2、Tokina 11-16/2.8與Canon 17-85/4-5.6
這次試拍不包含Rollei,其他各鏡頭皆以ISO 200,f 22,10秒拍攝
Sigma用18mm、Tokina用16mm、Canon 17-85用17mm
8.待會會裁兩個部份,左邊的是距離約兩公尺的路燈、右邊距離約兩百公尺橋上的路燈

9.Sigma,14芒

10.Canon 35,10芒

11.Tokina,18芒,光源太近的話,感覺會因為芒太多打在一起

12.Canon 17-85,6芒

附上其他星芒照
13.40D+Rollei 50/1.8,6芒

14.Olympus E330+14-54/2.8-3.5,14芒

15.Olympus E330+70-300,18芒

16.Nikon D200+Tamron A09,14芒

鏡頭小評
Sigma 18-50/2.8 對C家而言是個c/p值高的泛用變焦大光圈鏡頭(for Nikon的有HSM,大約貴三千),
有1:3微距,恆伸3年保固口碑好。
Canon 35/2 有趣的定焦大光圈鏡,輕巧,有小微距,食記不錯的選擇。
Tokina 11-16/2.8 造工優良的數位單眼用超廣角鏡頭,想要衝大景、
展現室內設計空間等,又喜歡大光圈的不錯選擇。
Canon 17-85/4-5.6 嗯...就是一支原廠旅遊鏡,造工不錯,有絨毛的遮光罩要另購,
還好有IS跟安靜快速的USM加持(好吧,我承認我有大光圈控)。
此外,尚需注意的:
1.星芒好不好看全憑個人喜好,沒有如解象力、形變控制、色彩還原等有可以客觀比較的標準。
2.星芒對畫質而言,不是一樣好東西,因為被星芒打到的地方,只有一片光亮,
沒有細節。漂亮的星芒可以說是一樣美麗的錯誤。
感謝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