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70-300mm 這個焦段,在船堅「砲」利的 C 家(至少是 Mobile01 的 C 家)始終都是備受冷落、極不起眼的小角色。或許是小白家族的鋒芒掩蓋了一切吧?彷彿只要不是白色的鏡頭,就不算是 C 家的望遠鏡頭似的,反觀在 N 家擁有不錯口碑的 70-300mm VR ,處境淒涼的小小黑 IS 和它的難兄難弟小綠,在 C 家的待遇則有如天壤之別,像「雞肋」一般的默默存在著...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翻開小小黑的身世,EF 70-300mm F4-5.6 IS USM 上市時間是 2005 年,和 EF 24-105mm F4 L IS USM 算是同班同學,比同為天涯輪落「鏡」的 EF 70-300mm DO IS USM 小綠晚了 1 年,算是很年輕的一支鏡頭,小菜手 2007 年購入它的時候也才剛上市 2 年而已。小小黑的前身,是號稱『世界首支』搭載防手振系統的交換鏡頭 EF 75-300mm F4-5.6 IS USM ,這樣應該勉強可算家世顯赫吧? 系出名門的小小黑,不但搭載了比上一代更強的三級防手震,而且它的 IS 系統還具備自動判斷是否有上腳架的特異功能。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在 Mobile01 的相機與攝影討論區裡,三不五時就會看到類似這樣的討論:「小白、小小白、小綠、小小黑、EF-S 55-250 IS,到底我該選哪支?」老實說,如果要我認真回答的話,我會這麼說:「只要你負擔得起,隨便選哪支都好...」這裡所謂的『負擔』,其實有兩層含意,一個當然指的是金錢上的負擔,另一個『負擔』,則是買了之後你會好好「善待」它嗎? 好器材當然人見人愛,像我自己從還沒有 DSLR 的時候就哈小小白 IS 哈得要死,可惜口水流了快四年,至今還是下不了手。不過,當一個人對「攝影」這個活動有一定程度的涉入之後,拍照拍了好幾年還是執著在器材的追求上,被器材牽著鼻子走,我覺得就有點...嗯...還是不說好了... 若以小菜手自己對器材的感想來說:「『對』的鏡頭永遠比『好』的鏡頭重要 N 倍。」當你看到一隻漂亮的小鳥想要拍下來,手上即使抓著一支超廣角鏡皇也完全無用武之地,但是當你在「對」的時間,手握一管「對」的鏡頭,隨便哪一支都是神兵利器...

望遠就像微距,是很容易引起人們興趣的東西,因為它們脫離了人們日常觀察事物的視野,讓人們感覺彷彿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但是,就像小孩子遇到新玩具一樣,不少人都興緻勃勃想要擁有一支望遠變焦鏡頭,卻也同樣有不少人熱頭過了之後就把鏡頭束之高閣了,即便是號稱神鏡的小小白 IS 也不例外... 畢竟,望遠鏡頭終究是望遠鏡頭,不會突然變成讓你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的「魔鏡」,它的用途相對是比較侷限的,至少你不會在家人、朋友聚會的時候,熊熊抽出一根大白管或大黑管,自已一個人跑到窗戶外面幫大家拍合照吧? 而且,望遠鏡頭個子比較突出,對焦距離又長,攜帶上和使用上的便利性都比較不足,例如小小白的最短對焦距離是 1.2 公尺(注意,單位是「公尺」喔~),而焦距較長的小小黑最短對焦距離更長達 1.5 公尺,這種鏡頭很明顯就是戶外專用的鏡頭,如果要在家裡用,除非你家客廳比籃球場還大...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長期在 Mobile01 觀察下來,望遠端在 200 ~ 300mm 之間的望遠變焦鏡頭(旅遊鏡不算),其用途大概不外乎是以外拍人像、戶外拍小孩、拍運動賽事、拍劇場或表演活動為主,也有少部份人是用來拍局部風景。不過,小菜手早已過了有可能對美少女外拍產生興趣的年紀,先天缺乏運動神經的小菜手對運動賽事的興趣當然最多也僅止於看電視轉播的程度,而我的小孩現在也還沒大到需要動用焦距超過 50mm 鏡頭的年齡。因此,小小黑對小菜手而言似乎也沒啥多大用處,呵呵... 但不管怎麼說,不太用得著的小小黑終究還是在小菜手最常用的三支鏡頭名單裡面,平常沒啥特別需求的時候,我用 EF-S 17-55mm F2.8 IS USM 、想認真拍照的時候,我用 EF 100mm F2.8 Macro USM 、想自己一個人出門走走散散心的時候,我用小小黑。三支鏡頭,代表的不是三種用途,而是三種心情,小小黑雖然使用率不高,但稱得上是小菜手休閒娛樂的伙伴...

對小菜手而言,小小黑之所以會和休閒娛樂扯上邊,原因在於它是一支讓我覺得很好玩的鏡頭。長長一支黑管拉到望遠端再套上遮光罩,握起來很有 fu 自然不在話下,尤其小小黑的 USM 又是陽春版的 USM (這也是最令人遺憾之處,小菜手所有 USM 鏡頭裡面只有這支沒有全時手動對焦),那個伸縮扭轉的回饋力道真的很帶勁,加上 IS 運作的聲音超明顯,用起來聲光效果十足... ...呵呵,以上當然只是針對小小黑的缺點所說的玩笑話,如果真的想玩的話,買支玩具槍來玩還比較過癮哩,何必花這麼多錢買鏡頭呢?好玩當然是指拍照方面嘍~

回想當年,驅使我想要一管望遠鏡頭的主要動機,就是想拍來小菜手家築巢的斑文鳥: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於是,在入手人生第一台單眼相機的時候,小小黑也跟著一起來到了我們家。雖然當時很嚮往小小白 IS,但畢竟是第一次,所謂「凡事起頭難」,什麼東西都要從頭買,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只好退而求其次,抱了小小黑回家,並且安慰自己:「沒關係,黑的比白的便宜很多,而且還多送了 100mm 說。」

300mm 的焦距,在 APS-C 機身上變成等效 480mm,帳面上的數字相當漂亮,好像拿來打鳥也不成問題的感覺: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可是, 300mm 的變焦鏡頭要拿來打鳥其實是力有未逮的,這張照片是剛好鳥自己飛到我面前才拍得到的,完全是稍縱即逝的機會快門,所以也沒什麼構圖,中央點對焦下去就隨便拍了。真想打鳥的話,還是得選更長的鏡頭才行,除非...小鳥是你的好朋友... 當然啦,如果您只拍容易接近的鳥、比較大隻的鳥,用小小黑也算 OK 啦~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雖然拍鳥不是小小黑的專長,但是如果您喜歡拍小動物,小小黑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您不願意下水又想拍青蛙,小小黑或許還不一定夠用: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但是像松鼠這種體長大約 20 公分、尾長大約 20 公分的身材,用小小黑來拍就遊刃有餘了: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不但可記錄生態,還可以拍點特寫回家做寫真集: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可見帶寵物出門拍照的話,小小黑肯定是很夠用的。

不過,網路上很多人批評,小小黑比小小白多出來的 200mm-300mm 這段,真的是「多出來的」。的確,假如用 300mm F5.6 拍的話,除非光線好到不行,不然拍出來真的是會讓人分不清楚究竟是失焦、移焦、手震,還是照片原本就該是這樣... 所以,拍動物時,小菜手都直接把小小黑當恆定光圈 F8 的鏡頭用,所謂「縮光圈無爛鏡」,此言確實為真:(以下為第一張松鼠的 100% 原圖裁切,小菜手喜歡原汁原味,所以銳利度是預設值 3)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小小黑內含一枚 UD 鏡片,面對高光時,雖然紫邊不太明顯,但或多或少還是看得出來。自從 C 家有了鏡頭自動修正這種特異功能之後,小小黑簡直是脫胎換骨大昇級,直接正對天空也不怕: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以下為左下角 100% 原圖裁切)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0.26x 的放大率,讓小小黑跨過了鏡頭廠商們心中那個放大率 1:5 的門檻,所以名字雖然沒有 Macro ,但鏡身上還是被悄悄標上了小小的黃色 MACRO 字樣。以小小黑的放大率來說,假如不要求能夠「數鱗片」的話,拍拍中、大型的蝴蝶還算滿方便的: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根據台灣佳能官網的資料,小小黑加上 25mm 接寫環後,放大率還可進一步提昇到 0.4x 。不過,別問我效果如何,因為我雖有接寫環,卻根本沒用小小黑試過...

除了賞鳥、看動物之外,一般人會用望遠鏡來做啥麼呢? 答案當然是觀察天文星象囉:(以下為原圖縮小 50% 裁切)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小小黑 300mm 端的最大光圈雖然只有小小的 F5.6 ,但最小光圈的數字可是非常驚人的,居然達到 F45!(誰會用這種光圈拍照啊?) 所以這張月球照片我用了 F22 的光圈拍,效果非常好,月球表面隕石坑清晰可見。以下這張則是原圖 100% 裁切,當時技術還沒到位,稍微模糊了些: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然而,月亮出現的時間大多在晚上,可用來表現的題材非常有限,可是面對變化多端的夕陽可就不同了: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長鏡頭可將太陽適度放大,方便利用太陽來創造更豐富的題材。既然如此,一些平常想拍卻又無能為力的東西,透過小小黑終於也可以實現願望了~

例如高高開在樹上的花,想拍也拍不到,除非直接爬到樹上去: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又如開在水中的花,想拍也不一定拍得好,總不能為了拍花跳進水裡去: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雖然小小黑望遠端的「軟」被眾人批評得一文不值,但小菜手卻覺得這樣反而恰到好處,因為花的主要特性就是「柔」,就是要小小黑這種鏡頭才能表現那「柔」的感覺,用上太「利」的鏡頭反而就失去那個味道了。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估且不論「利」不「利」的問題,小小黑的細節描寫能力在小菜手看來是令人滿意的,即使是純白的花瓣,依然可以保有豐富的細節: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以下為 100% 原圖裁切)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長焦鏡頭最大的特色,在於距離上的壓縮感,產生主體彷彿貼在背景上的感覺,再加上視角小,畫面顯得單純許多,很方便搭配背景來作文章,拍出來的照片有點像在畫圖的感覺: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小小黑的廣角端 70mm 雖然不怎麼「廣」,至少 70mm 和 300mm 之間的彈性算是相當大的,一伸一縮之間,同一支鏡頭即可表現出不同的風味: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長焦鏡頭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在常用光圈下景深都很淺,近拍時容易將背景化為大片的色塊,讓畫面變得很純淨: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通常越是「經濟型」的鏡頭越是容易出現二線性散景,這是小小黑較大的致命傷,但沒有二線性的時候,小小黑的散景糊起來還是不錯的。

擁有八枚葉片的光圈,讓小小黑得以創造出接近圓形的散景光點: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假如您就是偏好這一味,小小黑在這個項目夢幻十足的表現倒是滿物超所值的...

所謂「發色」、「調性」這種東東,在數位時代是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小菜手覺得,這種事情原本就是見仁見智,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怎樣吵也不可能吵出個結論來... 但若要問小菜手相不相信「發色」、「調性」這種東東呢? 我認為肯定是有的,要不然那一大票玩鏡頭玩很大的人難不成都是白癡嗎? 況且,如果真的有用心在拍照的話,難道不同的鏡頭接在您的機身上,真的感覺不到差異嗎?

小小黑沒有紅圈圈,所以就和許多 C 家沒有紅圈圈的鏡頭一樣,不是屬於「吃重鹹」的那一族,拍出來的色彩比較清淡、比較偏向冷調,整個畫面看起來清清爽爽,有點像冬天清晨的味道... 這樣的特性,常常出乎意料拍出一些小菜手個人覺得滿驚豔、滿有 fu 的東西: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網路上很多人以「後製」作為否定「發色」的理由,但小菜手個人反而覺得,就是因為後製,所以「發色」也有它的重要性在。至少清淡的色彩在後製上的彈性顯然滿不錯的,例如我在 DPP 把這張照片對比 +2 、飽和度 +2 ,再拉亮一點點,然後再套用一下 Nikon 風格(沒錯,不是別的 Nikon,就是俗稱 N 家的那個 Nikon,我真是愛死了這個 Nikon 風格),一張重口味的照片就出來了: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雖說小菜手擁有小小黑已經相當滿足,而且拍照也有一段時間了,對於器材早已沒有那麼熱衷,但「吃碗內、看碗外」畢竟是人的天性,尤其又長期飽受 Mobile01 的污染,每每看到這種陣仗的時候,還是難免口水流到差點把松鼠都給淹死了: (這裡要特別聲明一下,小菜手是有修養的人,流口水當然是對「器材」不是對「人」...)(噢,對了,小菜手也要順便宣導一下,各位大大可不要學他們把腳踩進花圃裡面喲...)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不過,當小菜手看見重砲部隊當中有一個人脫隊朝向松鼠走來,心中突然有種開悟的感覺:人家扛大砲筒也是拍松鼠、我提小槍管也是拍松鼠,同樣都是拍松鼠,本質上並沒啥不同,況且他站的角度不見得有我站的角度好,他的大砲筒也沒我的小槍管焦段長,他的大砲筒只是隨手拍拍、我的小槍管卻可以幫助我觀察入微。所以,管它是大砲筒還是小槍管,只有用在對的地方,才有辦法成為致命武器,況且,我用一樣的光圈、一樣的焦距、一樣的腦袋,換上了鏡皇就會拍出不一樣的東西嗎? 呵,想了半天,我是來拍照的,又不是來「比大支」的,想那麼多幹啥呢,專心拍照比較重要吧?於是,小菜手繼續把鏡頭對著松鼠,更認真的把快門按了又按、按了又按...

最後,補充一下小菜手想要寫這篇文章的緣由,坦白說是因為最近靠小小黑完成了一套自己覺得很滿意的東西:

巴克禮生態筆記 ─ 赤腹松鼠

當然,這只是小菜手閒暇之餘的消遣,個人純粹拍拍、寫寫好玩的,沒什麼值得一提,但總覺得小小黑似乎給了我一些新的悸動,所以就把過去的心得整理一下,寫了現在這篇文章。其實,小小黑真的是很冷門的一支鏡頭,為它寫篇介紹文也沒啥意思,因為沒幾個人會想看,但小菜手常用的三支鏡頭裡面,唯獨沒有為它寫過開箱文,所以剛好趁這機會補上一篇。 小菜手過去還滿熱衷寫開箱文的,但其實不管由誰來寫,開箱文寫的都不過是初次使用的印象而已,像鏡頭這種東西本質上和 3C 產品不同,不是翻翻說明書就能懂,而是需要長時間去體驗才能瞭解的,若只是用過兩、三次,甚至只是開箱試用一下,或是像我這樣什麼都不懂就矇著頭亂寫一通,著實很難言之有物,即便是長期使用,也僅能就個人的觀點所及加以分享,很難全面涵蓋一支鏡頭的整體表現。不過,至少長期使用的心得,我覺得比開箱文更有意義、更有參考價值得多。反正現在小菜手也很難得有東西可開箱了,或許哪天心血來潮,我會把另外兩支鏡頭也重新整理一下,重新發個文也說不定...


延伸閱讀:

原廠副廠殘酷 PK 戰 Canon EFS 17-55 v.s. Sigma 17-70 Macro
終極微距怪兵器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USM
等待是值得的 - Canon EOS 50D 初體驗
[心得分享] 攝影「素人」之眼






看好久才看完,頂高一點.
15151515
tw.shop.com/ecash168
樓主大大將小小黑發揮得淋漓盡致, 真是佩服!
小弟同樣擁有小小黑
但是入手一年多來卻只"真正"帶出門拍過...
慚愧慚愧..
Adamchien
樓主大大的分享真是精采! 可惜在下還不能評分, 只能來回覆支持啦

小小黑是在下的第三支鏡頭 (前兩支是 kit 與標準定焦),
在大學校園裡拍鳥, 拍松鼠, 拍花草樹木, 拍人物特寫,
真是越用越順手, 使用頻率甚至有超越前兩支的趨勢 - 此誠好鏡也!
期望在下也能拍出像大大一樣清新明透的佳作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thenelin/ 歡迎參觀指教
很棒的分享~

非常感謝!


只是餵食野生動物好像不太好吧~

如果能夠自然的拍到松鼠想必那照片會更顯的珍貴與完美~^__^
XD
lcying.tw wrote:
70-300mm 這...(恕刪)


還不錯的鏡頭摟
一些老圖
推你一把
























"Shawn Liu Studio" shawnliustudio.com
喜歡這種長期使用後的分享文~
推一個 善用手邊的工具~
iverson0211 wrote:
還不錯的鏡頭摟一些老...(恕刪)


這位大大拍的真不錯

厲害厲害~
很棒的文章!

能善用的器材就是好器材!

不久前才出掉小小黑,現在還滿懷念他!
(雖然我只用了一次,其他都時間都在防潮箱中,真是對不起他!)
小弟沒有這個焦段的鏡頭
但沒想到版大能時常帶著這焦段出門...

說著說著又想買長焦鏡了

有人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可是我卻是含著塑膠湯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