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開始迷上縮時攝影,就是將相機架好腳架之後,
對著同一個會變化的風景或物體,每隔幾秒鐘就拍一張照片,
最後將做成影片,就會有時光飛逝的感覺。
像這部影片就是每隔一分鐘拍一張,連續拍了2個小時再串起來,
但這部是我用手動計時,手動按快門拍下的,
缺點是間隔時間不固定,有時會忘記去按;而且也要人一直顧在相機旁,
很不方便!!
所以就打算買一條可定時攝影的快門線,但這種快門線都不便宜,
canon原廠一條高達4千5,副廠也要1500元。
那就DIY吧!!
在這之前先研究一下5D2快門線的接腳是如何運作。
5D2快門線的接腳共有三支腳針,如下圖......

簡單來說,如果你要對焦時,就是common + focus 這二支針給它短路,相機就會執行對焦動作。
如果你要快門,就是common + shutter 這二支針給它短路,相機就會執行快門動作。
但是快門要執行,前提是要合焦,所以它也會再自己做一次對焦再執行快門,
如果合不到焦(比如白色紙張),就無法執行快門,除非你切換到MF。
此外5D2還有一樣非常鳥毛的設計,就是快門接頭相當特殊,
這種三支針的母頭我找了各大電子材料行都找不到,
並不像入門款的550D 或 500D那種只要用3.5mm耳機接頭就可以了。
所以只好先去買一條副廠的基本快門線,約200元就有了。

其實我只要它的接頭而已啊!!! 這是最貴的元件....

既然買了,就順便分解看一下內部,就是三塊金屬片的構造。

這種便宜的東西居然還保固一年耶!!!!
看完之後就不客氣,剪下去吧!!!

接下來就是計時電路的部份..........
網路上也找到幾位前輩有DIY的經驗,我就依樣畫葫蘆也來做一條.....
參考了某位網友前輩的電路,如下.......

上面這個電路是利用555計時IC來做計時,說穿了只是利用R2及C1的充放電來做延遲觸發。
在經我實測之後,消耗功率是230mW,老實說是有點耗電。
除了555 IC之外,後級輸出也相當耗電。
這樣電池恐怕不持久,長時間拍攝之下容易因沒電而中斷。
再者計時間隔時間只能到33秒,也不符合我的需要。
於是我做了一點小小的變動,紅色部份是我修改的規格。

一來可以更加省電,只有113mW,
二來計間可長達104秒,比較符合我的拍攝需求。
那就開始焊電路吧!
要把這些電子零件焊到只有十元硬幣大可真不容易!!!

還要再想一下按鍵的配置,按起來才會順手,
考量好了之後就列印及護貝做成了面板圖示。

在元件盒的外款鎖上按鍵及燈號

把電路接到元件盒中

因為怕主要電路會短路,用以熱縮套管將它包起來,防止短路。

最後將各元件塞進元件盒裏,各個元件都有自己的位置,再裝上電池,
可看出電池佔了一半以上的體積,不知有何方法可以再縮小??

鏘鏘........!! 完成了~~
本快門線結合了快門、對焦、B快門及間隔定時拍攝的功能。

其中,定時間隔攝影的開關在下方,
換句話說........只有在定時拍攝時,才會耗電;對焦及快門都只是接點的切換而已。

此DIY快門線成本大約350元吧! 其中快門接頭就要200元了! 我也很無奈!
不過DIY最無價..................以後得多多利用才行。
參考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jingtw/15522176
http://lars.ahlzen.com/projects/timelapse/
最後來測試一下性能.......
首先是快門遙控,接下來是約7秒的間隔攝影....
謝謝收看!!